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发展论文 > 岐山县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岐山县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30 23:52:00人气:362

摘要: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浓厚的文化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农业与文化、农业与旅游、农业与地产、农业与休闲度假的发展息息相关,随之催生出一个新兴产业―――休闲农业。时代的发展在呼唤一个既能够整合诸类资源,又能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休闲农业。笔者通过深入有关行业进行调研,对陕西省岐山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发展构想。

关键词:陕西岐山;休闲农业;现状;对策

1发展现状

1.1旅游业带动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陕西省岐山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五丈原诸葛亮庙风景名胜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339万人(次)。依托优越的旅游资源,在全县发展以“游历史文化古迹、品正宗岐山臊子面、住农家小院、体验西岐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民俗特色旅游业。2015年,全县“农家乐”模式的民俗接待重点村4个,接待户240户,其中三星级接待户128户,从业人员1500人,每日餐饮接待能力达7000人(次),住宿床位1000多张。2015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6.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45亿元,休闲农业收入6亿元,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的凤鸣镇北郭村,“农家乐”旅游接待户由最初的6户发展到128户,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人,日餐饮接待能力达到5000人(次),住宿床位800多张,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170多万人(次),户均收入15万元。

1.2特色饮食业带动休闲农业方兴未艾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岐山地方小吃给岐山带上了“美味之乡”的称号。岐山臊子面、擀面皮、岐山锅盔享誉国内外,岐山臊子排骨、岐山肘花被认定为“陕西名菜”。2014年,岐山县成立陕西西岐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OTO和微商的商业模式,推出以擀面皮、空心挂面、岐山臊子、油酥锅盔、岐山醋、油泼辣子为主打产品的“岐山六宝”,为岐山特色饮食对外发展建立广阔的销售平台。农家特色饮食作为岐山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为全县创收2.5亿元,解决劳动就业2000人。

1.3观光农业引领休闲农业异军突起

岐山县的观光农业现正在起步建设阶段,主要有凤鸣镇北郭村生态休闲观光园,占地面积870亩,其中园内栽植葡萄树10亩,樱桃树12亩,核桃树8亩,杏树8亩,桃树10亩,奶油草莓10亩,苹果树520亩,设施蔬菜大棚293亩,共132个棚,大棚内种植西瓜、甜瓜、西红柿、豆角、甘蓝、蒜苗等瓜菜,农业观光园的建设,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100多万元,实现农民纯收入900多万元,同时,极大地提升北郭民俗村的旅游人气,为民俗旅游注入新的景观。正在迅速发展建设的凤鸣镇河家道村农业生态观光园、星辉农业生态观光农庄也异军突起,成为岐山观光农业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全面带动了周边村组的果菜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培植和“三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方致富,辐射八方的带动作用。农业观光园共计接待90万人(次)来自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村容村貌、家居环境和人的精神风貌的迅速转变,成为了岐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尤其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北郭村,并先后被命名为“宝鸡市乡村旅游示范点”、“陕西省一村一品农家乐明星村”、省级“文明村”、“卫生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全国农业一村一品工作现场会”的参观点。

2岐山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不平衡

休闲农业发展集中于凤鸣镇境内,且发展规模不同,北郭村作为全县示范村,发展程度较高。但作为典型样板,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巩固自己的成果,把自己优势充分发挥,做大做强,仍然压力重重。凤鸣镇河家道村运行几年来,前进的步伐很快,但由于单家独户经营,仅限于餐饮单独一种方式,住宿、娱乐等项目几乎没有,各家建设标准不统一,设施条件、环境卫生跟不上,建设成本高,政府鼓励补贴政策少,做不出规模,辐射带动效果就难以体现,成为制约村上餐饮业规模化、集中化、标准化发展的一大难题。蔡家坡镇星辉落星湾农业生态观光园,占地9000亩。自2012年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已建立完善,但娱乐、观光农业仍在筹建过程中。因此,各个地区发展层次高低不等,没有形成一个互帮互带的产业链。

2.2观光农业发展滞后

岐山观光农业起步早、发展慢,休闲观光农庄现有3个,且规模小、品种单一,只停留在民俗村体验农村生活,吃农家饭、睡农家炕、感受农村气息的玩乐形式,特色果园、菜园面积少,提供给游客摘果、拔菜、享受田园乐趣的空间有限。其它种类的观光农业还未建立起来。

2.3高效休闲农业缺少成功范例

岐山休闲农业主要以发展“农家乐”接待为主,集旅游餐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高效休闲农业尚未真正发展起来,以“体验西岐民俗风情”的生态、民俗、文化元素较少,民俗文化色彩过于表面化,传统农业精髓挖掘不深。能让游客深刻记忆、乐于参与的项目不多,因而,大多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不住记忆的脚步。岐山民俗村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样板,也正在观光、休闲方面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

3对发展岐山县休闲农业的建议

3.1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大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重要的措施提出,这是一次重大机遇,岐山要抓住这个黄金期,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这一主题,深入挖掘周文化精髓,突出“南桃北果中瓜粮菜”特色,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发展。加强历史文化渊源与自然资源条件及农业特色优势利用,从市场需求入手,把现代农业与观光农业发展相结合,把市场化和历史生态、民俗、文化理念融入到岐山休闲农业的发展中。要注重挖掘亮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培育几个“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创意品牌,带动和促进岐山县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3.2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全县现在已确立的三个休闲农业发展园需继续做好园区科学规划。休闲农业发展应注重对外宣传,积极申报现代化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大企业公司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发休闲农业。在保证充裕的资金前题下,给项目实施村和企业公司注入活水和信心。

3.3树立休闲农业样板

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凤鸣镇北郭村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样板,把推陈出新,提升民俗村品位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工艺技能培训等其他形式,进一步挖掘开发剪纸、刺绣、泥塑等传统民间工艺品和西岐香醋、油泼辣子、手工挂面、锅盔等地方特色风味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使北郭民俗村成为岐山民间工艺和地方特产展示基地。同时,大力弘扬秦腔、曲子、锣鼓等原生态周文化,定期举办“民俗美食节”、“臊子面大赛”、“周公家宴”、“寻根周文化”等民俗文化活动,加深外来游客对岐山感情认知,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其它村,实现农民转移就业、发展第三产业。正在起步发展的河家道、落星湾等村根据自身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将岐山休闲农业做大做强。

3.4继续做大做强旅游业、餐饮业

围绕特色、品质、创意发力,培育休闲农业品牌。依托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五丈原诸葛亮庙风景区、周原遗址景区等把北郭民俗村、河家道村、星辉农业观光农庄建设成为集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提升和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餐饮业要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改良工艺,卫生环保,使游客既品出岐山风味,又感受到西周浓厚的文化气息,促进休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张娟妮 雷锦飞 杨玉萍 潘雯 单位:陕西省岐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