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畜牧机械论文 > 草地生产机械化进展思索

草地生产机械化进展思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08 06:14:00人气:394

本文作者:保平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由于畜牧业商品经济需求的不断扩大,对草地畜产品不仅需求量大,而且质量要求高,从而推动了草地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草地生产机械转化成为草地畜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以草地畜牧业为基础的草地改良、更新、建立人工草地。使草地机械化在整个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和规模。例如在西欧和新西兰地区已经几乎见不到天然草地。取而代之的是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对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土面积大,草地类型复杂的发达国家,则采用了只要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就能够对天然草地进行改良、更新和建立人工草地。现在全世界约有几百亿亩经过更新的草地,尽管这些仅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5~20%,但提供的畜产品产值却高达全部草地畜牧业产值的80%以上。由于技术进步以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工业反哺投入到草地畜牧业中的机械马力的生产效率不断地得到提升,而且性能优异。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出现了专业化分工和集成技术的组合,例如牧草生产加工、牧草种子生产等行业标准的出现就是如此。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如依据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制定出了草粉标准,标准包括草粉外表面颜色、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的含量,包装要求和储存期等(如苜蓿草粉),草粉产品已不再用于传统的草地畜牧业,而是向猪、鸡等单胃动物的配合饲料中和更广泛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在工厂化饲养条件下对上述动物对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的需求。实现这些产品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非常高,设备相当先进。由于在专业化生产中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措施和技术,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如图1所示的牧草种籽生产流程图,就是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实施的。种子专业化生产的结果,不仅保证了种子的净度、纯度和发芽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种子需用的设施及用地。在草地生产中基本实现了模式化经营,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要实现机械化生产,就必须有相对稳定的草地生产农艺要求,以便根据农艺要求,配置相应的机具及设备或研制新的机器;在生产规模上使用什么样的机具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和利润。

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有利于各自国家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这主要体现在对农畜产品价格上实施以大额财政补助,这是使得草地机械化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草地生产的内涵表现得更加深刻,主要反应在工业生产系统工程理论被引入农牧业生产中,以及原来支撑着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动物营养学、生态学、生物遗传工程、家畜环境理论等在影响着草地生产机械化的进程,使草地生产机械化向着更高层次上发展。例如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研究机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对草地机械化效益及经营模式进行研究。

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草地生产机械化所反应的不完全是先进的工具和技术,还反应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我国草地畜牧业机械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实施草畜双承包以来,由于在草地投入、监管、技术指导、政策法规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及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使草畜分配比例失衡。曾为服务草地畜牧业发展建立起来的大、中专院校、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大部分下马、转产,科研人员外流。并使原来研制、仿制的一些先进机型也都中途夭折,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行业整体水平在这时期出现了急剧下滑。例如,我国现有草地面积大约60亿亩,其中人工草地面积仅占全部草地面积的15%~20%,而天然草地“三化”面积却高达全部草地面积的80%以上,产草量与50年代相比降低了60%以上。目前在草地生产中以牧草收获、草地保护网围栏、饲草青贮及牧草加工等与牧户生产利益密切相关机具设备具有一定的销路外,在草地改良、草地鼠虫害防治机具、人工草地建设及沙化草地等生产机具的应用方面,除在治理工程项目中得以少量的购置外,草地承包户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一般不购置,这是草地生产机械设备和机具以及技术难于推广的主要原因。这与发达国家在重视草地生产和退化和草地生产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恰恰相反。自实施西部生态建设以来,通过对草地实施围栏封育、舍饲养畜等社会工程后,使大多数草地经营者不仅了解了放牧与草地载畜量的关系,有的还知道了一些改良草地工艺技术和操作草地改良机具知识和技能,如一些草地使用者对承包草地上的牧草种类、牧草性状、优劣和有毒有害牧草等方面有了基本知识。在制作青储饲料技术中,不但了解了青储饲料的转化过程,而且也学习到了有关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方面的许多内容,这些无疑是在生产观念上有了巨大的飞跃。

2科研与生产的需求脱节

我国草地面积辽阔,因地理及气候的差异性造成我国的天然草地类型十分复杂。研究草地改良建设多年,但至目前为止尚不能提出相对稳定的改良更新草场,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工艺措施。如根据不同草地植被退化程度、土壤风蚀、气候条件现状等提出草地生产和改良技术等。这使得草地生产机械化难以按照草地农艺要求研制和合理的编制草地生产机械化工艺流程。草地生产机械化是一项多学科集成的综合性的技术,而我国在多学科集中力量突破生产中瓶颈的科研力量薄弱,是造成影响草地生产机械化发展障碍。在草地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方面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转化少。不少成果停留于学术期刊、电脑、实验地、文件柜;竞争多、协作少;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现象,题目不同,但是研究相似;研究技术不能够得到深入,也难以组装集成;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在试验区跟踪观测研究周期短;基础性研究项目多,着眼于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研究项目较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量薄弱。推广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在基层推广人员缺乏。

3国家在草畜装备制造业方面投资力度不够

“十一五”期间,全国整个行业技改资金的投入还不及一个汽车厂多,作为草畜生产机械化后盾的制造业的综合技术和设备目前相当于国外五、六十年代水平。因此,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性能差、寿命短、耗能高仍然是我国农业及畜牧业机具及设备在制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捆草机可靠性系数国外是0.98而国内产品只有0.4~0.6。其次是对于外资引进消化吸收的项目大部分未能很好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也未得到提高。由于草畜机械项目小,很难持久连续列入国家重点研究及开发项目,由于得到资金支持困难,使得产品更新换代、开发、推广缓慢,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研究力量薄弱。从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牧草种子基地、草原围栏、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防火、草原治虫灭鼠等建设项目,在这方面,国家投入超过110亿元,每年平均超过15~20元/hm2。但是由于在农村、牧区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使得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降低,对于需要用大马力拖拉机完成的高效、先进、连续完成多种作业程序的草地机械或在开发、研制、生产方面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包括拖拉机的零配件、油料价格及维修服务体系不配套或不及时,给农牧民造成了采用大型动力和多种作业机械生产的不安全感。

4草地改良机具

经过几十年的研制,生产出了近几十种机型,经过生产实践筛选出了一些经济效益好,符合当地植被条件下改良草地的机具,但是由于对新型机具的推广开发不够重视,至今也没有提到日程上。如适合在退化羊草地作业的松土切根施肥机、草地无耕作撒肥机、麦草沙障栽植播种机、牧草调制青储技术和机具等。尽管在发展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在草地机械的研究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在已恢复的近10%草地植被中,引进消化仿制的机具和国内研制的机械在生态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目前市场对草地畜牧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围封和有限的草地中如何通过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来提高畜产品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是目前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把牧区的家畜移到半农半牧区育肥后出售,是目前条件下可以采取的较好的方法,也叫异地育肥。经实践表明:对改良天然草地只要略加改良,草地产草量可以增加40%~50%以上,如在杂类草地植被盖度大于50%的退化草地进行松土+施肥,草量可以增加35%以上,在植被盖度大于40%的退化羊草草场实施松土+切断禾草根茎+施肥(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可使草地牧草产量增加4~7倍。对于在植被盖度小于40%以下退化的草地实施围栏封育并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等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草地机械和畜牧业装备技术的制造,正在逐步向成熟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渐形成符合我国草地生产条件下的作业要求。

如何迅速提高我国草地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和对策

发达国家高速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客观的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草地生产机械化是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作用促进着草地畜牧业的机械化。问题是在此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草地畜牧业的机械化?其相应的发展对策是什么?

1应当将草地机械化水平和创新研究和推广持续纳入到草地生态治理和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围绕草地畜牧业生产建设为核心。结合生产实际并按照不同草地自然条件特点,以及依据草地自身生产力的高低和草地退化程度来确定哪些地区适合发展草地机械化,并根据当地、生物、土壤、气候、草地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特点设计和推广作业机具,形成从研制到推广及技术服务的支撑体系。目前我国草地退化的趋势还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扼制。草地畜牧业商品增长率长期在35%~45%之间徘徊,这与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

2在目前国力经济较好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对第一性草地生产机械和配套技术的投入,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地生产机械化统一起来,完善好草地机械化服务和生产体系的关系。

3在增加对草地治理建设投入的同时,应当增加科研比例,减少大量重复研究,对前期已获得效益的技术实施组装集成,增加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使得草地得到良性循环和有序利用为目前的主要目标。

4在草地治理、牧草业生产、草地保护等方面,逐渐的改变由国家巨资改良建设、保护草地逐步转向由草地经营者自主实施建设、保护方面发展。国家资金在投入方面应转向对草地经营者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鼓励草地经营者科学生产。从而达到草地改良-牧草增产-家畜质量和产量提高-牧民收入增加,形成草与畜的良性循环。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