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确保应用先进的农机设备,最新的技术,能真正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而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是节约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1.1增加粮食产量
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最终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农业机械化技术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解放更多劳动力。同时,应用多种农业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深松处理,进行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获、机械化药物防治,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缓解传统农业生产对土壤造成的损害,增加土壤耕作层深度,为农作物根系向着纵深化生长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农作物生长中后期不会出现倒伏,避免出现减产。同时应用机械化播种技术、收获技术、农药防治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播种,完成收获,提高出苗质量和收获效率,避免农作物成熟之后,因为长时间收获所造成的营养损失。
1.2促进先进农业技术转化
以玉米生产为例,目前在玉米生产全过程,有超过70%以上的工作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以农机设备为载体,基本实现了玉米精量化播种、保护性耕作、土壤深松处理、高效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以推广应用,主要依赖于农机设备的推广。通过依托农机设备,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提高了水资源、种子资源、肥料药物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对耕地质量的改良,进一步发挥土壤和农作物品种的生产能力,最终实现增产增收。例如在玉米播种过程中,应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能够确保播种深度一致,下籽均匀,确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够得到等量的肥料。同时,机械化精量播种,还能够实现深施肥,种肥分离,节约大量玉米种子和化肥投入,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1.3抵御自然灾害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了相应的装备支撑,减少了田间病虫害发生,为农作物实现高产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随着耕地数量逐渐减少,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就需要保证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高的粮食。通过大力培育农机手,提高农机手农业机械设备操作质量、操作水平,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解决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依靠农业机械为载体,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技术进行有效集成,切实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降低劳动强度,解放更多劳动力,这样才能更好的种地,更好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由此可以看出,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是节本增效,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
2.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时,要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构建地方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依法约束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推动落实法律法规对技术推广投入保障和推广机构队伍条件制度建设的规定,改良基层地区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广大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进一步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基层地区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经济收入,可以推动落实法律法规支持多元主体从事技术推广的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同时要依据法律规范各种主体的推广行为。
2.2强化资金投入
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并推动建立长效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进一步推动通过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拓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资金来源,使财政支持和社会资金支持有效结合,从而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引导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好的投入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领域。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发挥当地金融机构对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持作用,从而构建以财政支持为主导,社会投入、民间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帮扶为客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以此来改进基层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条件。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现阶段基层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工作能力不强的现状,应该广泛吸收农业部门和农机科研研究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等方面的专家,全面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当中,逐步构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专家队伍,以此来提高技术水平和推广服务能力。针对部门内部现有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定期学习,确保现有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促进农机生产、流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员、农机实用人才及推广业务技能等多领域培训工作开展,切实提高整个工作队伍素质。
作者:王彦春 张莉 单位:陕西省榆阳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