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29 09:23:00人气:327

[摘要]农业机械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农业机械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本文立足桂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该区域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以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关键词]桂林市;乡村振兴;农业机械化

1桂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01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03.47万kW,比2016年增加21.22万kW,增长4.4%,农机原值达33.85亿元,比2016年增加1.15亿元,增长3.5%。2018年,全年组织63.8万台次各类耕种收机械开展作业服务,全市完成农作物机耕面积66万hm2,占全年目标计划的100%,其中水稻机耕面积24万hm2,水稻机插面积10.07万hm2,水稻机收面积23.35万hm2。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8%,比2017年增长3.4%,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7.03%,比2017年增长1.43%,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23.2万kW,比2017年增加19.7万kW,增长3.9%。

2桂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2.1土地流转程度低

目前,我国实行的土地政策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土地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极大地鼓舞了农民,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在这种土地政策下,大块土地被分割成不同的小块,交由农民自行使用。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民自主性强,在同一区域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即使是同一作物,也会因为播种的时间不统一,成熟的收获时间也不一致。再加上农户采用机械化采收的意愿不一致,在这种生产模式和土地政策下很难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统一作业,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2从业者文化素质不高

农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具有投资大、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和效益低等特点。所以,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从事农业的基本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机械操作能力差,学习的积极性和领悟性不高。由于一线的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较为辛苦,很多年轻的农业人才不愿回到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出现人才断层,并逐步出现老龄化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3农业机械种类少,创新不足

现阶段,桂林市农业机械化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供给侧的能力不足上。只有水稻、甘蔗等少量作物在播种和采收时期采用了机械化。砂糖橘、芋头等作物都是桂林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现阶段仍然需要人工进行采收作业。机械化采收水平极低,制约着桂林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没有合适的机械装备进行作业。

3对策及建议

3.1加快土地流转,建立机械化示范区

要适应时展大潮,强化土地流转的理念。在现行土地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为基础,农民可以依法通过出让经营权和使用权、土地入股、生产联营以及调换土地等方式[1],租赁土地使用权给相关企业、村集体或个人,将土地由过去的“化整为零”再次集中连片,确保土地面积达到适应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的规模发展要求。农业机械化示范区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科学规划示范区,优化产业布局和生产模式,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通过农机化示范区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

3.2加强政策扶持,开展职业培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要充分把握好精准扶贫的契机,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从中、高职业院校着手,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立志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新时期农业人才。政府应做好相应的人才保障措施,确保人才能留得住、发挥好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文化低、老龄化严重的现状,政府应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机合作社发展,吸引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以龙头企业和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系统培训农机操作手,以满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

3.3加强科研创新

创新是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引擎,也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提升的核心[3]。政府应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机化科研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各农机科研院所、农机制造和研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不断深化改革奖励机制,确保各单位、人员以高昂的斗志去研发。农业机械化的创新还应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机械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既要有平原地区的大中型机械,也要研发能适应山地、丘陵作业的小型机械,做到全领域、全覆盖。同时,在质量和价格上要做好协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农民消费得起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曾小宁.广西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8(4):189.

[2]陈朋.基于农户视角下农技员推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3]潘佰强.南宁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4)

作者:何禹 赖晨辉 陈吉聪 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