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农业机械化能源浪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的意义,提出了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的措施,以期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措施
1农业机械化能源浪费的现状
1.1农机老化油耗高
在我国很多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大多都已经老化了,甚至使用的农机就是发达地区淘汰掉的机器。这些地区使用的农机油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完成同一生产任务所使用的油耗甚至会达到节能机械的两倍。而现在生产的农机大多配备节能装置,充分利用能源,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1.2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
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直接导致了农机在实施作业的过程中浪费了许多能源。在我国,大部分偏远地区依然沿袭着单家独户、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方式,因此农田的分布不会那么密集,农机在完成一个耕作任务后,前往下一个耕作任务的过程中,频繁的转场作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浪费[1]。
1.3耕作制度不合理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但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工序繁多、效率较低,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前文提到的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经营规模小,过度消耗能源换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经渐渐不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极大地增加了机械作业量,浪费了许多能源。
1.4农机操作人员水平不高
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了农机正常发挥作用。比如收割机在进行作业时,一个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会使用最合理的收割路线,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路程完成收割任务[2]。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人员技术水平低,缺乏农机培训人员,造成操作人员素质一直提不上去,作业效率低。
2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依然占据了我国农民的收入来源,并且机械化、现代化是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的意义深远。
2.1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我国颁布了许多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人们节约能源。农业生产作为能源消耗的巨大源头,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2.2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
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可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成本包括种子、农药、人工成本等。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将显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农业环境的污染[3]。
2.3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机械化作业所需要支出的费用一般是由农民自己承担,这也在无形之中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我国一直都在提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推广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的措施
鉴于以上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重大意义以及传统农业在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提高农业集约化的程度
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是实现高效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础。在当前农村人口城镇化背景下,政府应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田集中连片,防止出现农田过度分散,造成不必要的农机能源浪费。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程度,减少闲置浪费现象。
3.2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
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是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各地包括偏远地区农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宣传,促使农机操作人员提高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的意识[4]。
3.3大力发展节约能源的技术
推广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关键在于拥有先进科学的节能减排技术。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研究节约能源的技术,对农业机械技术进行创新,设计制造出节约能源的先进机械,并且推广给农民使用。
3.4加大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力度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使用了节约能源机械的生产者,应给予政策扶持,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助。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对于节能减排大户,应给予奖励,并将其作为典型推广,引起人们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农业专家的不断努力,积极进行农业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从而促使我国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12):21.
[2]付国琦.关于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5):64-65+69.
[3]李世刚,刘冰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研究[J].农业机械,2016(10):125-126+128.
[4]刘凤英.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6-39
作者:蓝玩荣 单位: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