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要求下推进农业机械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04 01:29:00人气:375
【摘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密不可分,农业机械化水平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程度,而农业现代化发展又推动着农业机械化,并且为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想尽办法实现两者的平衡发展。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如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下更快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1.农业机械化水平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程度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随着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基本上全国的农业生产都已经实现了机械代替劳力。目前,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实现农业高产的保证,一方面,它大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之路,虽然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和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及普及。只有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使用,才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各个国家都普遍认为农业机械化程度标志着农业生产化水平。
2.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普及
要想实现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必须逐步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全面打造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力由落后向先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必须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全面素质。这一过程即农业现代化。其最核心的内容即是革新农业技术,科技引领一切。就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其逐渐发展势必要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3.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必须均衡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就我国当下农业发展情况而言,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的长效发展。二、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发展良好,但仍处在起步阶段,还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政府积极作为,对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进行补贴,调动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也间接促进农机研发机构不断创新,提高农机的质量与实用性。第二,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些地区的农业发展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从而保障了农机水平的高效益和高使用率。三、如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下更快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
1.将实现田间作业全部机械化作为主要抓手,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要想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首先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实现农机全覆盖。其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在于采用机械实现小麦、玉米、水稻的收割。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是实现机械化收割,玉米生产的重点问题除了收割以外,还存在加工问题。水稻生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播种和收割。
2.将产业结构重组作为主抓点,快速实现畜牧行业的机械化,加速发展农副产品生产
为了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畜牧行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必须得到长足发展。例如,在生猪和家禽的饲养过程方面扩大规模,实现机械化饲养,提高饲养效率。另外,要加大畜牧行业所需机械的研发力度,包括对饲料的加工,挤奶等机械的研发与应用。在农副产品生产方面,依托主要经济作物,拓宽相关农副产品的种类,提高废弃物利用率。
3.主要抓好农机新技术的研发与普及,全面改善农业装备情况
多方位考虑各种农业主体,把控各个生产环节,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满足不同农业主体的多样性需求。加大各个领域方面的农机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农机的智能化水平、精确化服务,并及时进行更新。另外,为响应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在普及农业机械化的同时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推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也可以先搞一些试点,然后再全面普及。
4.注重培养农业机械方面的综合型人才,走人才战略
要想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相关的科研人才绝对占主导地位。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侧重农机方面的专职教育。要着重加强针对农民自身的培训,逐步将农业生产的对象培养成农机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这样,既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又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保障。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我们一定要借助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优势,在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集合各行各业的力量,搞好农业行业的结构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保证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地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的农业机械化必定得到极大程度的重视。而目前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态势又必然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一定的支撑与保证。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大幅度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参考文献:
[1]杨敏丽,白人朴,刘敏,涂志强.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
[2]王利民,钱生越,杨建平,凌小燕.论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3.
[3]李岳峰,刘汶.论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
[4]罗小锋,刘清民.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10.
王俊彪 德惠市米沙子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