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研究
[摘要]通过阐述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目的、作用、园区的管理及建设制度,以农业机械化作为集成现代科学技术的载体,把园区建成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俱佳,科技信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农机装备与技术先进,作物品种优良,集成农业生产、农民培训和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等相结合的科学种田的农业机械化展示基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思考
一、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目的和作用
1.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目的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是联系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民群众和农机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为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农机手,培养农业机械化技术人员,通过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成为农机战线能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培育农机化推广人员、农机化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的“田间课堂”。
2.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作用
(1)提高农民农机化素质。以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通过引进农机化新技术与机具,让农民亲眼目睹、主动接受,以达到农民能够掌握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和机具实际操作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把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成农民及农机手的“田间课堂”,把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传授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受传统思维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思想保守,创造创新能力差,不愿在新技术、新机具应用上冒风险,在没有看到新技术、新机具的现实效益之前不敢应用,农民对新事物接受和掌握相对较慢,且素质低、能力差。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的素质,就要以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将国家、省、市出台的新方针政策宣传给农民知,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展示给农民看,实用的农机科技知识教给农民学,培养造就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可以采用以下宣传和培训的方式进行:一是通过编印技术资料、举办技术培训和举行技术与机具演示,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常识,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潜力;二是把农民请进示范园区建设中,通过技术与机具示范演示,打造展示区,让农民看到新技术与机具的现实效益;三是组织农民进行技术比武和学习培训,营造学习现代农业机械技术的良好氛围,让农民学到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
(2)在农民致富中,农民迫切需要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机信息、农业政策、扶持资金。特别是需要一些农村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装备。因此,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就是要突出农业机械化科研创新,没有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研究和创新改进,园区就没有生存力和生命力;没有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与创新基地,园区就缺乏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园区的科研创新,要始终坚持科技信息先行的原则,注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地位,以农机化立标准,以农机化促规模,以农机化创高效,以农机化拓市场,以农机化争效益。
(3)示范引导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的目的就在于“示范”,通过示范展示技术与装备现实效益的直观形式,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学,带着农民干,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学到真正的农机本领,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要走农机先行化、品种优良化、农艺标准化、布局合理化、经营规模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道路。要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导产业发展的优势,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创建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的基地,既要积极引进新技术与装备进行试验示范,把国内外先进适宜当地应用的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和新农艺展示给农民看,也要慎重引进示范,特别要对当地首次引进新技术和新机具的示范与推广,一定要做好试验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和改进使之适宜当地实际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后再做示范推广,降低技术与机具应用风险,杜绝农民应用造成损失。
二、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管理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应该严格把好项目申报、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三个环节。
1.项目申报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应坚持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本地优势主导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各级财政支持为保证。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农业产业,具有标准化作业、农艺技术和操作规范,具有发挥先行引领和示范带动的作用。有一定规模、效益、发展前景、农民认可。申报单位必须要有领导组织能力,一定的科研基础、一定的技术人才、一定的融资方法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机制为保障。
2.建设管理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的建设是展示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的舞台,是推动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动力。通过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载体效果。因此,园区建设管理非常重要,从项目申报立项开始,明确项目主管单位、申报单位和实施单位各方的目标责任,逐级签订项目协议书,让园区建设管理达到标准、规范要求。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项目承建单位应坚持“三个做到”:一要在园区建设内容和方向上,应坚持做到与当地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相吻合;二要在园区建设原则上,应坚持做到与当地政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针政策相符合;三是在园区建设宗旨上,应坚持做到始终服务于“三农”。
3.资金管理使用
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特别是专项补贴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严格防范出现漏洞,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项目承建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工作经费使用财务报销,相关人员必须提供完整齐全的原始票据,以便财务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以及审核经费支出范围,严格控制专项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发挥最佳效益。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规范的重要保证,也是园区建设长远发展的保障。
1.强化目标责任制度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承建单位要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细化分工,项目实施应建立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技术人员单项抓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园区承建单位要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园区建设的方案制定、区域规划、资源协调、资金监管和资料整理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园区建设项目核心区和示范辐射区的相关技术指导、宣传培训与信息咨询工作;形成相互协作、联合行动的工作态势,对于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规范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2.强化绩效考核制度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应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行定岗、定职、定员,按照制定岗位管理职责,落实岗位分工责任,对岗位实行按工绩效考核,分工管理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结合年终项目考核验收结果,推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机制。
3.强化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项目审批文件和实施方案落实好项目资金,建立规范的专用资金管理台账,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承建单位要通过建立预决算、现金管理、资金使用审批、专款专用、财务监管以及引进装备与设施维护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规范项目财务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4.强化检查验收制度
由项目审批单位成立项目验收工作小组,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项目整合、专项补贴及财政配套的资金等使用管理和项目规划实施、农机装备与设备购置管理、科技成果及项目经济效益等相关方面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项目严格实施、资金落实到位,在园区建设中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佳效益。
作者:刘兴波 单位:建平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