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 农业机械化改革中农机推广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改革中农机推广的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19 07:08:00人气:440

摘要:农业机械的使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农业机械推广是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主要手段,对推进我国机械化改革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农机推广在农业机械化改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展开分析,发现并总结农业机械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农业机械的推广提出相关措施,为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改革;重要作用;问题;措施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推广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我国农业机械部的部长在1980年首次提出农业机械化改革。改革对农机的推广提出新的要求,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业市场进行新的定位,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加大推广工作的力度,这一举措对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技术水平,改善我国的农业市场有重要作用。

1农机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改革的作用

1.1农机装备水平提高

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推广农机的50多年以来,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高是阻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低水平的农业机械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机械化开始进行改革。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机械存在的问题被逐渐暴露出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动力很小,机械设备的规模不大,无法在复杂的地形上进行作业,这些问题影响着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进程,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经过技术人员的改进,我国农业机械的动力不断增大,质量越来越高,农机的装备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提高[1]。

1.2农业机械作业水平提高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靠牲畜和人力进行生产,效率很低,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但是进步空间仍然很大。种植、播种、机收等过程中出现的播种遗漏、收割不彻底等问题被逐渐解决,技术工程师不断对农业机械进行研究改进,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更大的提高,耕种面积更大,播种更均匀,收割更彻底,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提高。

1.3促进了农业市场的全面发展

农业机械部长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机械化进程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进步的速度减慢,发展遭遇瓶颈期,必须对农业机械的推广进行改革。机械化改革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和生产农业机械,对农民生产和经营的农业机械进行补贴,要求农业机械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要不断进步。这一改革导致了农业机械快速涌进农业市场,农民可以自产自销农业机械,农民的收入增加,对农业机械的投资也随之增多,推动了农业机械改革。此外,农民将农业机械投入市场之后,相关部门对农业机械的售价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购买费用在大部分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由于农业机械的制造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制造生产农业机械的成本较高,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得到的收益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对生产的农业机械进行补贴,保证生产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能够获得足够利润来进行再生产。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市场的多样化,到上世纪末,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阶段迈进,使农业市场得到全面发展[2]。

2农业机械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2.1推广资金不够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机械的推广也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推广资金不足仍然是推广农业机械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改革的推行,需要的经费更多,农业机械改革需要对农业机械的性能进行提升,对农业机械生产的规模进行扩大,对生产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进行补贴,还要对相关的推广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发放工资,这些都需要丰厚的资金支持,但是国家财政对于农业机械推广的预算有限,这导致了改革受到阻碍,影响农业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国的农业机械改革要求对现有的农业机械进行性能提升,这就需要专业能力比较强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农业机械进行研发和改进,而我国工作人员的现状是专业素质较低,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比较少,无法满足改革的需要,导致改革遭遇瓶颈期。另一方面,推广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也是影响农业机械化改革的重要因素。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态度不够认真,宣传和培训的时候,马马虎虎,执行力不高,没有将推广工作落实到实处,导致推广工作的质量不高,改革收效甚微。

2.3我国技术水平有限

我国的农业生产率远不及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先进的机械化技术。一方面,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我国的研究设备简陋,无法进行高水平的实验。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比较紧缺,对高校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培养力度不够。

2.4农田分布细碎

受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我国的土地被个人或家庭承包,使土地被分块划分,农田分布细碎[3]。农业机械化改革鼓励农民实行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而土地不集中,农田分布细碎,给农业机械化生产带来困难,阻碍改革的进行。

3推进农业机械化改革的对策

3.1加大农机投入

农业机械化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必须有丰富的资金储备来对改革进行保障。国家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完善补贴机制,加大对生产和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进行补贴。并建立监督部门,保证支持资金落实到实处,发放到农民的手中,防止公款私存的情况出现。只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支持,各项工作才能有序地开展,才能保障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3.2进行技术开发

技术瓶颈是农业机械改革的一大难题,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一方面,为解决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对在职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者选派部分人员去国外进行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加大培养力度,与高校达成合作关系[4]。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我国的机械化改革中来,突破技术瓶颈,将技术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3.3完善管理体制

农机推广是面向农村市场来进行的,涉及到的执行部门有很多。财政部门、培训部门、监督部门、宣传部门等都参与到改革过程中来[5]。农机推广的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完善管理体制是各部门密切配合,有序地完成推广工作的前提。各级管理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保证改革工作高效地完成。

3.4扩展服务领域

我国最初的农业机械推广主要针对农作物,推广的内容比较单一。农业机械的推广促使农业市场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改革更有利地促进了农业市场结构合理化。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继续扩展农业机械化的服务范围,做好对农业机械使用情况的跟踪服务,将服务范围向产品加工等方面渗透。

4结束语

农机推广对于农业机械化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各地管理部门应该加大重视程度,加强资金投入,建设高质量的队伍,做好服务工作,将改革落实到实处,促使农业机械化改革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焦嫦文.关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12):45.

[2]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建[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2(6):1.

[3]李晓春.科技进步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保障[J].现代农业,2012(7):101.

[4]张龙新.对搞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2(4):10-11.

[5]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2年工作要点[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2(2):14-16.

作者:李泽银 单位:云南省寻甸县先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