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农业机械化论文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问题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年轻劳动力短缺
以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为例,该村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占勤劳村总人口的50%。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选择了出国劳务,少部分劳动力涌入到城市中。使得在粮食收割时期有些村庄需要其他村庄或者雇佣劳动力来进行收割,无形的增加了农民的支出,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该产品在市场的价格,降低了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得产品难以销售从而获得利润。这是人口结构老龄化间接导致的。同时,勤劳村是朝鲜族村,村民大多都倾向于出国劳务,也是因为出国劳务将土地转让给其他务农人员,为实现机械化提供了前提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出国劳务创造收入的同时也带走了村内的青壮年劳动力,使得村庄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并且很少有人回到农村,农村没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这样使得农村无法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处于半山地半平原地区,并且人均占有耕地少,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处于半山地半平原地区,平原面积少,一些小型的机械化设备可以使用,其中小型的机械化设备仅仅局限于拖拉机小型插秧机等等。大型农机设备无法使用,或使用机械设备的成本远远高于不使用机械设备的成本。并且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例如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333m2左右。没有足够的面积无法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可以想到如果仅仅只有一点点耕地就使用机械设备的话,那是得不偿失的。
1.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机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增加了农民生产农产品的成本
就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而言,该村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一个实现全面机械化的村庄,所以农机市场的状况对于勤劳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农机市场对农民不是足够开放的话,这样一来使得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在农机的维修、使用、更换等等方面的支出会大大增加,使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地说可能会是一些刚刚起步的机械化村停止不前,将一些拥有试图机械化的村庄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这样是极不利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经济发展的,极不利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现代化建设,也是极不利于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我国未来农村农业发展。因此,农机市场开放度不高使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民的收入日渐减少,直接导致贫困村镇数量增加,拉大了贫富之间差距,影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1.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机合作社没有普及
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附近的几个村都拥有合作社并且联合起来,首先是便于管理,其次是使空间上分散的村落联合成一个集体。以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为例,勤劳村的农民农机合作社成立时间较长,但是附近的几个村庄有的合作社没有经验,发展得不好,有的村庄甚至没有农民农机合作社。这时,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的农机合作社帮助其他村庄的合作社建设起来,达到“先富带后富”的目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使经验在内部自由流动,使没有合作社的村庄建立起合作社,有合作社的村庄更好地发展。
1.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产业链很短,农产品附加价值少
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只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包装,这样无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想要使农产品在销售方面取得一定的价格,首先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产品,其次对其进行相应的深加工处理,增加其附加价值,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缩短贫富之间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2.1国家针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加大补贴力度,使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建设农村
自1996年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转对农村发展起着正向激励的作用。因为走进城市或者出国劳务的收入远高于在家务农所获取的收入,所以农民大多数离开了土地走进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并且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但是我们认为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补贴的力度,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哪怕没有出国劳务挣得多,但是也要与城市劳务相持平,这样一来有一部分人一定会返回农村,继续进行耕种,这样一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当青壮年返回农村时,他们不仅仅带回来了劳动力,也带回来了他们在城市中或者国外看到的现象与了解到的经验,带回来了活力,理论结合实际,选择一条适合自己村庄发展的道路,坚持的走下去,一定会早日完成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2.2建立家庭专业农场
由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就要将土地集中,否则无法进行农业机械化。由于个人力量有限,所以一个村庄数个家庭联合建立家庭专业农场。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镇圈河村,7~8家联合建立专业农场,每家将自己家的机械设备贡献出来,最终在分红时按生产要素参加生产比例分配利润。当建立家庭专业农场后,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又因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半山地半平原,其他劳动力可以“上山”进行特色农业发展,种植人参,木耳等产品。或者进入城市中,进入到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当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时,一定会有利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新农村建设。
2.3农机市场加大开放力度,国家给予补贴,减少农产品生产成本
农机市场对农民的开放程度还是不大,对农民的农机补贴不够全面,仅仅局限于购买机械设备方面。有时影响到农民做出正确的抉择,进而影响农村农机发展。国家不仅仅对购买农机设备进行补贴,进行一系列的补贴,形成一个农村农机化补贴体系,对后续的农机维修,农机保养,农机更新等等方面都进行补贴。并且许多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将钱贷款给农民,这样使得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政府应当出面为购买农机的农民们提供绿色信贷。
2.4在农村大面积建立农机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与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正是利用好了这一点,该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并且是我国东部水稻示范区的一员。目前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应尽能够达到了48.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提出了可以进行土地流转,这是对农村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决策,当农民的土地可以进行流转了,使得农民可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多了,组建农机合作社,利用流转土地得到的资金进行农机化建设。
2.5延长农业产业链,通过增加附价值,增加收入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实施发展多种经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几个大的数个合作社的联盟进行合作,建立股份制公司,把村中的剩余劳动力集中起来,这样可以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使用,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或以其为原材料制作一些有延边朝鲜族民族特色的食品,增加其附加值。
3结语
总之,每个地区有适合该地区发展的道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要走的便是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找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对来说也是较为富有的村落,像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一样有一定农业机械化经验的村落,进行先富带后富,带动其周围几个村落进行发展农业机械化,将他们自己的技术传递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他需要脱贫致富的地区,可能由于许多村落因为先天的自然原因无法向国家申请农业专项资金,他们可以几个村落联合起来办理农机农民合作社,向国家申请农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农业机械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率先完成农业机械化的部分村落可以为后来想要用农业机械化这条道路来脱贫致富的村落提供了宝贵财富。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许多村落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几个村落之间相互联合建立工厂,对其农产品进行初加工乃至于深加工,并将其加工的产品推向于国内市场甚至于国际市场,届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发展将会迎来新的高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甚至于较为深远的影响。如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种农业经济方式成功了,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机械化也是有积极的影响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也将使得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在国际大环境中处于一定高度。
作者:元相哲 赵宝星 沈万根 单位: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