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政府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国家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期以来,农机管理部门在开展新机具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国家对农机试验、推广的资金明显投入不足,使得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无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1.2生产集中度低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户土地分散不集中,不适于机械化生产,这致使适宜于田间作业的农机具发展缓慢。近些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很多地区的土地由老一辈来打理,这些农户个人购买力有限,加之思想保守,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阻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3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科技含量低
目前,我国农机装备结构的特点:一是农机装备以动力机械居多,尤其是小型动力机械,如小型拖拉机数量相对较多,大中型农机装备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二是粮食作物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农业转变,进行集约经营,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机械科技水平、可靠性等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相距甚远。
1.4农机市场服务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没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农民缺乏在农机的购买、操作、保养和维修方面知识,这制约着农民对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另一方面,农机市场服务不健全,各农机企业自成一家,产品标准化程度低,零件通用性差,缺乏专门的农业机械设备作业、维修、中介、租赁市场,这增加农机装备的维修难度。国家也尚未制定出评价农业机械装备的统一标准,更缺少农机装备产品的质量保证措施,这些都制约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解决措施
2.1完善农业机械化立法,加大政策扶持
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农业机械装备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应高度重视政策法规建设。我国农机化法制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4年我国颁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地方性居多。近些年来我国各省市采取购机补贴政策、开设购机贷款创新补贴方式强化惠农务实,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各省市还应进行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支持,并加大宣传农业机械化,通过优惠信贷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大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国家应花大力气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加之政策扶持,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2.2引导农业经营集约化,全面实施农机化
土地分布不集中,农田生产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作用。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外出务工青年的不断增多,很多地区已经出现无青年人耕作的现象。因此,进行土地租赁流转,将小块田集合进行集中耕作,符合农村未来发展趋势,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国家应该鼓励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一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农业企业。
2.3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产品科技含量
结合我国农机装备结构现状,有目的性的发展大中型农机装备和经济作物机械,逐步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国家应鼓励企业、学校、研究院进行农机产品的研发,通过企业、学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将目前的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农机产品上,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
2.4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科研院校以及农机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合作,提高我国农业机具的技术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国家应加大对农机科研人员、农机维修人员等各层次农机工作者的培养,建立健全的农机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从事农机装备行业,以满足农机市场的发展需要。
作者:王忠楠 郭悦娥 单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