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 土地整理对使用农机的影响

土地整理对使用农机的影响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27 00:53:00人气:360

国外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农户农业机械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一些学者认为:农场所属的土壤区域、农场种植作物类型、农场规模、库存农机的价值、经营者年龄、经营者教育年限对农户购买农机决策有重要影响[8-10]。农地整理是一项国家投入资金、各地方政府和国土部门负责实施,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系统工程,10余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田间道路网络的配套及田块合并为农户使用农业机械创造了条件,必然会影响到农户的农业机械投入决策行为。但有关农地整理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就农地整理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从农户微观层面来考察农地整理的绩效,为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农地整理对农户固定资本投入影响的模型分析

农业生产性投入是农户为了获得生产经营利润或满足家庭消费将劳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于农地之上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行为,主要包括土地要素投入(包括自家承包地和转入土地);劳力要素投入(包括自家劳力和雇佣劳力);资本要素投入(包括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其中固定资本投入主要包括农业机械、生产性用房、传统农具等[11]。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投入占了农户固定资本投入的主要部分,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户的农业机械投入行为。借鉴有关文献关于农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的计量模型,结合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情况,建如下计量经济学模型。(l)模型的假设条件。①农户以单个劳动力为基础,其行为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②农户生产目标是追求农业利润最大化;③不考虑技术条件的变化,不考虑风险因素;④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对农地面积没有影响,只对农地质量产生影响。(2)模型的说明。由于农户生产目标是追求农业利润最大化,所以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决策模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劳力、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投入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其没有影响。然而,土地是不动产,土地要素的价格要受到耕作地块质量的影响。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后,农地平整度、道路通达度、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即农地综合质量提升了,随即农地价格发生变化。因此,农地整理项目区农地价格的变化,就是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结果。农地价格的变化对农户固定资本投入的影响,实际上就反映了农地整理对农户固定资本投入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在农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农户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投入量受农产品市场价格、劳动力要素市场价格、流动资本要素市场价格、固定资本要素市场价格、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资源禀赋和农地整理的影响。

二、农地整理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的实证分析

1.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数据资料来源于课题组2010年12月在湖北省一些农地整理项目区域进行的问卷调查。湖北省是全国农地整理开展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农地整理项目较多、成效较好的省份。武汉市和鄂州市是全省第一批实施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地区,研究选择鄂州市鄂城区的杜山镇和长港镇、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作为样本调查区域。这几个调查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毗邻,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相似,地貌上都属平原,是湖北省东南部的粮食主产区,种植结构相似,以水稻种植为主,大部分区域已经实施了农地整理项目。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即在实施农地整理项目区域内随机选取3~4个乡镇,在选取的乡镇中按当地农地整理项目分布区域选择相应的行政村与农户进行访谈式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其中武汉市63份,鄂州市122份。

2.农地整理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1)变量选择。选取农户的农业机械投入作为农户生产固定资本投入的表征,故选择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投入规模作为因变量。由于调查区域农户使用农业机械的方式主要是租赁农机,所以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投入规模用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机械租赁费用来表示。在参考上述理论分析结果和相关研究成果[12-16],以及调查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了分析影响农户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投入规模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向,选取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经济状况、市场情况、农地整理变量等五大类变量。农户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户主年龄和户主学习年限。户主是农户家庭的代表,是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的主要决策人。户主的年龄和学习年限能反映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素质和农户接受先进生产技术的能力。资源禀赋变量主要包括农户家庭务农劳力比例和承包的耕地经营规模。农户家庭务农劳力比例反映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家庭承包耕地规模主要表征农户的土地要素投入量。经济状况变量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的农业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比例,用此来表征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和兼业化程度。市场状况变量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各投入要素的价格。根据调查区域耕地作物种植情况,选用稻谷的市场价格表征农产品市场价格。被雇务农劳动力价格用来表征劳力投入要素的价格。由于调查区域农地流转比例不高,耕地价格无法得到,故农地整理变量主要用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意愿和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来表示。

(2)模型选择。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租赁金额差异较大,呈典型的正偏态分布。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概率P值(0.00)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拒绝零假设[15],即农户单位面积农业机械租赁金额数据的总体分布不属于正态分布,未通过正态分布检验。因此,需要对变量观测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转化。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概率分布检验,得到P-P正态分布概率图。如果处理过的观测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则图中数据各点应近似为一条直线。农户单位面积农业机械租赁金额概率分布如图1。图1-a中的数据点与第一象限的对角线基本重合,图1-b的数据点随机分散在0横线附近,说明转换后的数据有较好的正态分布性[15,16]。另外对自变量观测数据点个体差异较大的变量(X5、X7、X8)也进行自然对数转化。

(3)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利用上述回归模型,采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区域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对农户农业机械租赁金额影响较大的因素,结果见表2。首先,对方程进行拟合度检验。调整判断系数adjusted-R2是解释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变异在因变量变异中所占的比率。表2中adjusted-R2系数为0.650,因此模型拟合优度满足计量需要,可以很好的解释因变量的情况。其次,进行F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678,P值为0.001,小于0.05,显示因变量与模型筛选出的各自变量整体关系显著,可以用选择的模型来表示因变量与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4)结果分析。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对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租赁金额有正向影响,其伴随概率P为0.013,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同程度越高,农户的农业机械投入规模就越大。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主要反映农户对土地整理这一惠农政策所持的态度,会影响到农户的农业生产投入行为。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意愿对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租赁金额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其伴随概率为0.324。在农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使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更易于被当地农户所接受,能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风险,也可以更好地监督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维护公众利益。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对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租赁金额也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伴随概率P为0.076,达到了10%的显著水平。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高低反映了农地整理项目实施效果的好坏。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越高,农户的农业机械投入规模越强。此外,对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租赁金额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还有户主年龄、农户家庭耕地经营规模和家庭农业总收入。户主年龄、农户家庭耕地经营规模和家庭农业总收入对农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租赁金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的年龄反映了农户家庭劳动力的素质,较年长的农户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操作农业机械的能力较差,倾向于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侧重于使用劳力。家庭耕地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从农业生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发,考虑到全部租赁农业机械的成本较大,会选择购买一部分的农业机械来减少农业机械租赁成本,因而农户家庭耕地规模越大,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机械租赁金额反而较小。家庭农业总收入反映了农户家庭农业资本富余情况,农业总收入越大,农户农业机械的购买力越强。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会促使家庭资本较富余的农户选择购买农业机械并向其他农户提供农机租赁服务[17]。

三、结论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分析了农地整理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3点研究结论。(1)在农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农户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投入量存在一个最优规模,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影响这个最优规模的大小。(2)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价格、劳动力要素市场价格、资本要素市场价格、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资源禀赋和农地整理的影响。其中,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和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意愿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3)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今后应加大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农地整理这一惠农政策的认知程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与到农地整理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提高农地整理项目工程的质量;从而使农户产生积极的行为响应,增加农业机械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作者:田甜 杨钢桥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土地管理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