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探讨
摘要:在当前我国发展进程中,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目标之一。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活动,可以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林业建设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森林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森林资源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是重要策略之一。为了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将森林资源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相关部门应持续改进并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过度追逐经济利益
在造纸、家具与建筑等领域中,森林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可以为人们创造非常高的经济收益,很多人为了获取利益砍伐树木。一些人缺乏长远发展目光,乱砍滥伐,将林地变为农业用地,只顾追逐眼前利益,致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气候问题。这些行为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1]。
1.2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当前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中,国家未及时作出相关调整,导致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不法分子“钻空子”,甚至无视法律法规,大肆破坏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其工作内容比较烦琐、复杂,操作起来难度比较高,要求具备非常高的专业技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工作职责,但是在责任与权利之间存在关联时难以妥善处理。一些人员不能准确把控工作细则与要求,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卸责任。在森林资源管理具体工作中,不注重沟通交流,审批程序非常烦琐,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2-3]。
1.3生态公益林补偿缺乏规范性
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活动,加快推动各方面协调发展,国家推出并实施了生态公益林补贴措施。实施生态公益林补贴措施,向农户发放补偿,可以促使群众支持林业管理工作,增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然而,由于补偿金使用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在生态林业补贴制度的宣传方面,国家投入的人力与物力较少,致使许多农户不能正确理解相关政策。关于补贴金额方面,当前国家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补贴金额很难达到用户的期望,不能将广大林业户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受补贴资金较少、缺乏宣传、技术不够先进等因素的影响,广大林农的经营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生态林业的长远发展[4]。
2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林业建设未形成规模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对生态林业的标准逐渐提升,针对性地改进并优化了生态林业结构。在林业产业发展活动中,生态林业占据的比重增加,但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活动中,传统的林业生产模式依然居于主要地位。国家要想加快推动生态林业转型,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并强化林业产业结构改革[5]。
2.2生态林业效率不高
要想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关部门应当以我国生态林业的具体情形为依据,明确生态林业发展规范,充分保障所制定规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生态林业发展工作保驾护航。在我国生态林业发展工作中,传统的生产经验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建设生态林业时,相关部门虽然开展了相关管理工作,但管理力度较低,很难将管理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不能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林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导致生态林业生产效率较低,对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造成了阻碍。
2.3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
在生态林业发展中,我国相关建设活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综合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少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未掌握有关技术,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难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虽然一些生态林业部门开展了工作人员培训活动,但培训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充分发挥出培训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6]。
3生态林业建设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3.1制订并健全森林经营方案
为了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促使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应当立足于经营技术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林木树种选择,科学制订森林经营方案,并依据具体情况,不断对该方案进行完善。在树种选择与搭配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开展相关的规划工作,强化天然林保护。在重点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开展管理与监督活动,促使树种选择搭配方案得到改进,从整体上提高森林树种结构。在每个年度制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当年的评比工作中,可以将年度管理目标加入评比考核体系,并使其占据重要地位。在年度评比考核工作中,可以依据森林质量、面积蓄积增长量、总量等参考指标进行考核。在林业资源方面,应当定期开展清理与检查活动。对森林资源管理方案和指标作出考核与改进,促使管理方案得到创新,实现林业产业链的升级[7]。
3.2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具备一定的系统性,相关建设工作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除了重视生态可持续特征之外,还应当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征表现出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将科技创新的作用体现出来,促使资源管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良种培育工作中,针对重点林木良种方面,应当进一步强化培育工作,高度重视育苗环节,促使林木良种育苗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时,应当与林业生态重点项目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科技创新为产业建设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对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将新兴业态与高新技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并将高新技术充分运用于各项具体工作中。例如在育种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高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通过研发关键性技术,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3健全生态林业制度体系
为了促使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应当持续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注重对传统林业体制作出改进与优化,充分体现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优化传统林业体制时,应当加大对国有林场的帮扶,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为林业种植户提供更多帮助,充分调动林农工作的主动性,促使其全身心投入林业建设工作中。有关部门还应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监督并管理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应出台生态安全制度,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旦发现非法占用与乱砍滥伐行为,应当依据有关规章制度作出严肃处理。在采伐限定额度方面,应对企业作出明确规定。一旦超出规定范围,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处理措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对其他人起到良好的警戒作用。在生态林业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中,应将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置于重要地位,明确产权与权益,规划宏观管理方向,提高森林资源监督和管理水平。在现行的用地标准方面,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开展优化工作,将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快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全面实施奖惩制度,及时对奖惩制度的具体内容作出补充,促使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浪费问题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森林资源不仅与生产活动存在着关联,而且与经济、社会、环境、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同时,应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力度,强化相关管理工作,促使生态林业规模得到扩大,加快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时,应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严格依据国家政策与方针开展各项工作,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方政,秦安富.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9):75-76.
[2]尚悦,莫会影,徐来远,等.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策略[J].乡村科技,2020(18):87-88.
[3]司宏煜.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2019(24):70.
[4]黄贤举.浅析森林资源管理和新时代生态林业发展构想[J].农家参谋,2019(23):83.
[5]陶媛媛.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探析[J].新农业,2020(21):38-39.
[6]梅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36):41-42.
[7]彭成金.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策略[J].乡村科技,2020,11(33):60-61.
作者:蒋文亮 单位:锦州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朝阳保护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