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林业科技论文 > 林业病虫害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

林业病虫害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22 17:19:00人气:342

摘要:林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近些年来虽然一直都备受关注,但工作重心却一直集中在营林生产上,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不重视,这不仅使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在大量使用化学药剂的情况下,造成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治理以及森林生态环境污染的控制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森林生态系统

相比于天然林,通过营林生产营造出的人工林大多并不具备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同时在面对各种病虫害时,林木的抵御能力也比较差,如果林业工作者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治理,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林区大面积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情况。由此可见,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对生态林业建设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的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1森林生态破坏严重

林业病虫害在森林系统中很常见,但在生态系统完善的天然林中,通常很难蔓延开来。然而受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开始,我国的天然林资源面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即便近20a来通过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措施的持续落实,很多地区的天然林资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与人工林相比其所占比例仍然比较低,而这更给各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以人工林为主的森林系统中,由于林木种类十分单一,生物多样性非常差,因此林业病虫害一旦发生,在缺少天敌的情况下,基本很难得到遏制,导致大规模的林业病虫害发生频率自然会大大提升。另外,大多数林业病虫害都只能够在部分林木间传播,而人工林单一的林木种类也因此成为了林业病虫害发生蔓延的又一主要原因。

1.2过度使用化学药剂

当前国内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一般都是以使用化学药剂为主,这样的防治虽然具有见效快、治理简单等特点,但如果长期使用同类化学药剂,病菌或害虫都会逐渐对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使病虫害防治效果大大下降,而在化学药剂逐渐难以有效预防林业病虫害的情况下,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会变得越来越高[1]。另外,化学药剂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往往取决于其用量与用法,由于当前很多林业工作者对化学药剂的使用比较随意,未能充分意识到科学使用化学药剂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药剂用量的选择还是药剂的具体使用操作,都经常出现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林业病虫害的再次发生埋下了隐患,还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1.3防治技术较为落后

单纯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来看,当前我国掌握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仍然是能够满足当前林业建设的病虫害治理需求的,然而由于很多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科研成果并未能够尽快转化为成熟技术,对于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也缺乏实效,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技术水平实际上并不高,这也对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1.4病虫害种类较多

据林业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相较于20世纪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过多的病虫害种类,也成为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不同病虫害的发病原因、防治方法、病状表现都存在明显差异,在病虫害种类较多的情况下,林业病虫害预防工作的难度会大大提升,病虫害发生几率则会随之不断升高。林业病虫害种类的增长意味着外来病虫害大量被引入以及新病虫害种类的出现,面对这些缺少天敌、防治经验不足的病虫害,其发生几率同样会比较高[2]。

1.5护林管理不到位

护林管理工作与林木生长发育的各方面细节密切相关,在当前我国护林管理过于粗放且不受重视的情况下,一旦护林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那么林木就很可能会因此而出现各种病虫害。例如:在林木生长阶段,如果未能按规定控制好林木密度,那么在林区透光性、透气性不足的情况下,各种病菌、虫卵就会在湿润、阴暗的环境下大量滋生,并引发一系列的病虫害。

2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策略

2.1重视营林技术应用

面对各种林业病虫害,目前能够实现无公害防治的技术手段虽然比较多,但其中最为合适、有效的仍然是营林技术。通过对选种、栽种、培育、护林管理等多个环节营林技术的灵活应用,林业工作者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消除各种病源、虫卵,实现对林业病虫害发生几率的有效控制,同时能够利用营林技术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即便出现了林业病虫害,其蔓延速度及严重程度也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从而为后续的治理工作争取充裕时间。例如:在林木种类选择上,就可以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同时,选择几种生长特征相适应的林木,营造人工混交林,以提升森林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加快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速度。而对于一些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区,除了要及时加以补植套种,同时还可以实施封山育林措施,使天然林资源面积能够尽快得到恢复[3]。

2.2创新病虫害防治手段

虽然从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来看,要想在短期内利用无公害防治手段来替代化学药剂防治并不现实,但要想真正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未来仍然需要对各种无公害防治手段展开全面创新,加大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支持力度,为无公害防治的全面推进提供技术支持。例如:针对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等常见虫害,可从各林区的生物链系统入手,研究更多的生物防治手段,通过释放赤眼蜂、大腿蜂、螳螂、蜂鸟、山雀等害虫天敌来实现对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并增强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林业工作者还可以针对各类病虫害的病源特点,采取物理防治手段来消除残留在林区中的病菌或虫卵,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例如:针对松材线虫病,就可以在每年的12月底对林区中的病死木、枯死木进行清理、搬运与统一焚烧,并在出现虫害区域的外围设置植物隔离带,防止虫害的自然扩散,降低影响。

2.3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由于当前国内很多林区所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都比较落后,因此林业部门还需尽快转变工作策略,在重视林业技术研发工作的同时,对各种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通过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创新推广工作方法等方式来提升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效果。例如:在技术推广方法上,除了常规的技术人员指导外,还需要提高对林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引入更多专业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才,并定期组织其进行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学习,使其能够尽快将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4]。

2.4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

在林业病虫害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各地方林业还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林业病虫害数据库,对各类病虫害的病症表现、病源、多发时间、主要危害等信息进行集中整理,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明确指导。之后则要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森林病虫害检测系统,尽可能在病虫害出现的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来准确判断出病虫害种类,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这样在病虫害影响范围较小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防治方法,都不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2.5完善护林管理机制

护林管理是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十分关键的一环,针对当前我国护林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林业部门还需对现有护林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全面完善。要根据林区实际情况设立明确的护林工作标准,将林木培育、树木密度调节等护林管理工作的要求明确下来,为规范化的护林管理工作提供明确指导。要对无公害防治展开宣传,使林业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在护林管理工作中加以贯彻。

3结束语

对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因此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未来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仍然需要从营林技术应用、护林管理、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无公害防治策略,以有效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生几率与影响严重程度,降低病虫害防治污染,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卫斌.试析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69.

[2]何淑琴.浅谈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03):166

[3]李春宇.营林技术对抑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策略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09):266.

[4]陈霞.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230.

作者:肖根君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驿马林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