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发展论文(4篇)
第一篇:民营林业发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伴随关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林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掌握民营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本文对山西五台山林区的民营林业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五台林区;民营林业;发展对策
一直以来,林业在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1]。但是林业建设的投资较大,周期又长,仅仅依靠国家投资建设和经营则难以实现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要以国有经营为核心,积极推进民营林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台山林区的民营林业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但也要意识到在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服务功能不健全、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等。因而,有必要对五台山林区的民营林业进行深入探讨,以制定出发展措施。
1.民营林业建设及发展的意义
民营林业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而来的,其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及林业经济水平提升。具体而言,民营林业发展意义在于:
(1)深化林业产业化建设。民营林业有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进而推进其产业化发展,而这也是新时期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2)推进林业投资改革。当前已实现了私营、股份制及公私合营等投资经营方式,打破了以往国家独立投资的格局。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国有林业投资不足的情况。
(3)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现阶段,只有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积极推进民营林业建设及发展,才能真正促进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才可在最小投入下取得最大化经济和环境效益。
(4)提升林业作业效率。实现民营林业,有助于强化经营人员的责任心,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以提升营林的效率和质量[2]。
2.五台山林区民营林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服务功能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林业管理部门不应以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到民营林业经营中,应将职能和工作点置于技术咨询、组织协调、质量监管及信息等方面。但因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影响,当前民营林业的有关服务机制尚未健全,比如:技术指导、育苗造林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
2.2效益规模不明显
当下,由于有限的资金支持,我局股份制经营、私营的苗圃面积还比较小,且较为分散,在日常经营和管理上难以体现规模效益,且不利于长期林业生产。而私人承包林区因周期较长,见效缓慢,再因投入不到位,直接影响到规模经营效益凸显。
2.3相关林权不明确
目前,国家所有的林业其所有权归国家,但是,至于民营林业,倡导“谁营建,谁所有”,这在林权上还不够明确,以致于有关政策难以相适应。
3.推进五台山林区民营林业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3.1强化认识,更新发展理念
自天然林停止采伐之后,本局主要收入受到明显冲击,特别是一线员工受到工作环境及自身因素影响,难以适应或者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为有效解决员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本局逐步将民营林业纳入工作中,开始准许一线员工进行私人承包或者联合股份承包林区,进行育林、造林等经营活动,并每公顷补助一定资金,一般在750~1000元。但此种基于工作方式,采取行政方式的民营林业建设未得到良好效益[3]。基于此,林业管理部门深入调研,了解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仅仅通过行政方式布置,部门领导批准,大多数员工担心往后政策的变化,而影响到自身效益;另一方面,担心造林和育林投资大而周期长难以及时见到效益。基于此,通过文件方式将五台山林区民营林业发展进行规范,加大政策宣传,让员工及其他社会人员认识民营林业,转变经营和进步思想。在此基础上,国家政府在政策、技术、资金上给与相关支撑,有效指导民营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对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予以总结,带动民营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2完善政策,提供良好条件
基于五台山林区林业建设和发展现状,林业管理部门制定了《五台林局发展民营林业办法》等一系列办法。这些办法及规范均明确规定,民营林业可采取个人独资、联合承包、公私联营、股份合伙等形式开展;而投资方式,则采取劳务入股、自筹资金、无息贷款及贴息借款等。
3.3落实政策,发挥政策效用
一是要政策宣传到位。民营林业经营主体大部分是林区以往员工,只有他们自愿、积极参与到这些工作中,这样才能保障民营林业的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是否落实到位这不单单是林区一线员工最忧虑的问题,还对林区民营发展规划、目标,及管理服务有一定担心。所以,应积极深入宣传政策,作为发展民营林业的首要工作,让民营林业有效政策和发展理念记在每个人心中,形成和谐的发展空间。
二是重视管理服务,即使说民营林业的施行,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员工的自主经营,在操作上也慢慢实现市场化,但由于林业有一定特殊性、技术性及规范性,所以要创建民营林业发展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5]。
三是促带动重示范。应实施领导带头,树典型,点带面,辐射式推进民营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政策的有效落实,措施的及时有效,五台林区的民营林业规模大幅增加。在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推进防沙治沙、太行山绿化工程等方面的民营化,让五台林区的林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民营林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要重视风防控。一方面,应及时引导民营林业因地制宜经营,打造本地区民营林业力量;另一方面,应为民营林业与林木加工机构合作给予平台,形成互助联盟,不断提升民营林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力。
4.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五台林区民营林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看到,五台林区的民营林业经济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基于林权改革的机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关政策,推进民营林业的发展,真正实施国有林业为主,民营林业协调发展,使五台林区的林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丹.五台山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J].吉林林业科技.2014,12(11):317-318.
[2]刘兵.提高五台山林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技术措施[J].山西林业.2015,5(14):226―227.
[3]刘洪,刘晓燕.做实森林工程发展三峡库区中药材产业[J].森林工程,2013,28(1):111-114.
[4]王书光.五台山林区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林业.2014,14(7):135-136.
作者:刘利军,杜莉华 单位: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
第二篇:广西林业生态建设困境及对策
[摘要]广西地区一直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原始的生态资源与日益发展的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逐渐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业生态的建设就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与考验。本文通过对广西地区的林业建设的现状和显露出来的问题来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建议与对策,为今后广西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为广西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的林业生态建设事业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广西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对策;建议
广西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全国林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自1998年以来,广西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的林业建设政策以来,广西地区的森林面积及其质量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保护,林业资源也随之丰富起来,这是我国林业资源建设中的一大进步。但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对林业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广西本地的生产发展始终存在着效率低下且消耗资源过剩的情况,对林业资源的破坏程度也相当严重,这给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并且使得广西地区的林业建设再一次面临着困境与危机[1]。因此,重点加强对于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保护是迫在眉捷的。本文在详细分析广西地区林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其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1广西地区的生态现状
1.1地理位置优越且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地区是我国的林业大省,具有一个非常独特又具有优势的位置,且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仅拥有适合林木生长的气候优势,同时也拥有较为复杂的地势地貌条件,其生物的种类也相对繁多和复杂。广西地区自古是我国南部的重要地区,拥有独特的民俗风貌和文明,在资源优势上也是同样。广西地区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的复杂罕见的生物种类繁多,且其地处湿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适合较多种类的森林资源生长,其气候和土地资源条件使得广西地区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地。
1.2生态资源遭到破坏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广西地区长期的经济发展与其所拥有的资源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矛盾。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样也需要更多的资源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撑,但是由于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甚至与发达城市相比却较为落后。广西地区在对自然资源尤其是林业资源的利用上降低了其利用率,对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和浪费,这也使得广西地区的林业资源锐减。需求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使大量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已是迫在眉睫。
2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困境
2.1资源利用率较低
广西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林业资源,其高温多雨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应森林资源的生长,这是其天然的优势。但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显得相对落后,在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远远低于发达城市,且其经济所需对资源的需求量并未因此减少,使得具有天然优势的林业资源遭到大量的浪费与破坏,给自然资源的保护又增加了一大难题。
2.2土地荒漠化等现象严重
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自然资源与经济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大量的资源开采和浪费使得广西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的现象逐渐表露出来,由于广西地处云贵高原附近,其土质也受其影响有一部分红土壤,容易出现喀斯特地貌,这种土壤结构松散,常年需要森林植被的覆盖才能很好地控制土壤,一旦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严峻的生态破坏现象也随之而来。
2.3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功能减退
广西地区优越的天然因素使得其森林资源生长迅速,且其生长量也相对较大,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可行的。但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广西地区的森林资源开发得越来越多,但其生长量并没有随着增长,就使得广西地区的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功能减弱,大大影响了广西地区的生态状况。
3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对策
3.1政府加强对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视度
林业生态建设是广西地区一件非常大的建设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对其加强建设与管理,这些都需要政府的投入与参与领导。政府是社会建设之根本,是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最大保障,只有在政府的带领下,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只有政府加强投入力度,加大对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重视力度,才能带领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3.2制定林业生态建设体系
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全面发展与建设。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多方力量的全力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要想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建设体系,亦即建立广西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只有在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带领下,每一个发展的阶段才能有其明确的指导方向,使得林业生态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并且加快了广西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
3.3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始终
广西地区林业资源的开采与建设都需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其中。只有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融入建设过程中,才能从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提升资源的建设效率,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要将未来的状况联系起来,将全国甚至整个世界的生态建设联系起来。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并不仅仅代表广西地区,而且已经将其融入且成为国家和世界生态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
4结束语
广西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虽然面临着重重困境,但在经济与科学发展的今天,只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融入到建设中,加大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制定完整的发展体系,发动整个社会全员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就能在困境中找到适合广西地区发展的道路,在这条科学道路的指引下,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等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并且使其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加平坦[7]。
参考文献
[1]吴少琼,许松葵,曾锋,邱治军.广东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11(04).
[2]郑镜明.广东省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02).
[3]王鑫.庆阳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4(04).
[4]江锦烽.广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林业发展探讨[J].森林工程,2014,30(5):30-35.
[5]张於倩,王玉芳.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12(04).
[6]于龙,周新江.林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13,45(4):32-33+38.
[7]张於倩.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林业财务与会计,2013(10).
作者:黄永锋 单位:广西合山市柳花岭林场
第三篇:湖南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本文对湖南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湖南实际情况,根据林业生产规律与环节特点,针对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环境分析;对策建议
湖南省2015年,湖南省以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契机,按照“绿色湖南”建设的总要求,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列为林业首要重点工作,如何抓住这轮全面深化改革机遇,着力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对我省林业深化改革的整体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省注重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初步统计,我省共有各类新型林业生产主体5125个,其中林业专业合作社1277个、龙头企业356个、家庭林场612个、种植大户2880户,覆盖面积达到1940万亩。
(1)林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全省林业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277个,入社农户22.53万户,合作经营林地309万亩,分别占到全国同期林业专业合作社1.4万个、502万户、4665万亩的8.4%、4.3%和6.1%。
(2)林业企业。截至2014年,湖南林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56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林业企业有21家,产值过亿元林业企业达110家。龙头企业行业分布有种植、林产品加工、林业服务、休闲等,结构不断优化,湖南林业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的潜力明显。
(3)专业大户和家庭林场。我省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林场,提高林农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2014年新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林场320户,经营林地面积20多万亩,经营收入达9270万元,带动周围农户面达65%以上。
2、存在的问题
(1)经营管理水平低。目前湖南农村出现“空心化”,缺乏新型职业农民,地区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认识不清,缺乏主动性。大部分林农习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力水平较低、林分质量较差、品种结构单一,过度关注经济利益,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好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关系。
(2)经营规模偏小。
(3)林业经营基础设施落后。我省林业资源多分布在湘西、湘南、湘东山地,地处偏远、人烟稀少,大多数林区未通林区公路,林农无力开发林地,林地资源优势无法显现。
二、湖南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升专业大户经营水平
针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2014年我省累计召开森林抚育动员会、培训班1300多场次[7],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对林农推广科技成果和成熟适用技术。鼓励支持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通过林地流转等方式,从事林业开发,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
2.扩大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
以股份联结形式,引导林农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鼓励在专业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同时,加强规范林业合作社的发展运营和管理服务,从组建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着手,发挥其在服务林农、提升林农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引领林农对接大市场、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克服小规模林农局限性。
3.创新龙头企业经营机制
2013年,湖南省立足全省林业产业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修订了《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提高了省级龙头企业认定标准,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向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林农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基地+专业大户(家庭林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和“入股分红+保底分红+利润分红”等分配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共同体,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同时,不断加大政府在融资借贷、项目资金提供和管理等方面对林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其做强做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湖南林业信息网.2013年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www.hnforestry.gov.cn/MoreList_Infoshow.aspx?ID=414182,2014.06
[2]湖南林业信息网.2012年林业统计年报分析报告.www.hnforestry.gov.cn/MoreList_Infoshow.aspx?ID=412602,2013.09
[3]湖南林业信息网.2014年全省林业投入情况.www.hnforestry.gov.cn/listinfo.aspx?ID=434772,2015.06
[4]湖南林业信息网.2014年行业建设和管理情况.www.hnforestry.gov.cn/MoreList_Infoshow.aspx?ID=432464,2015.05
[5]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2):78-87.
[6]刘秋颖.哈尔滨市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建议[J].绿色财会,2014(5):39-40.
[7]湖南林业信息网.任振鹤.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推进林业转型升级.www.hnforestry.gov.cn/listinfo.aspx?ID=434772,2015.11[8]湖南省林业厅.湖南澧县三种模式推动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102/content-698153.html,2014.08
作者:李莎,应佳园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第四篇:广东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建设绿色广东,创造和谐的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林业生态建设。目前,广东省的林业生态建设整体上已经开始进入连续、稳定、和谐的新阶段,但是仍有问题存在,森林的生态功能不堪一击,土地退化、有害生物入侵、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一直存在。广东省的林业生态建设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距离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也使广东省的绿色生态的和谐发展,影响了社会整体的战略部署,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我们必须大力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严禁滥伐滥用,全面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广东;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在我国,对林业的重要性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相关的政策。2005年初,广东省政府、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绿色广东建设”其主要内容为“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文明,建设绿色环境,构筑绿色生态”。并将此作为林业长期发展的方向和建设和谐新社会的载体。中央以及当地政府实施的相关政策以及指定的战略部署让广东的林业生态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为广东林业生态发展指明了道路,让广东林业生态发展有了新的希望,同时也是对广东林业生态发展的一种监督和要求。在分析了广东林业建设发展的现状和相关政策后,针对广东林业生态发展提出了建设和完善广东生态林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一、目前我国广东省的林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广东省加大对生态林业的建设,在林业为1083.3万公顷的陆域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发展,先后实施了林业分类经营、林业第二次创业、创建林业生态县等一系列发展措施并看到了非常可观的效果。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广东省“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荣誉称号。2003年,广东省的林业占地面积已经扩展到93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7.3%,林木蓄积量已经增加至3.509亿公顷,森林资源的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已经被完美实现。林业生态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2005-2011年,全省森林生态功能未得到明显的改善,森林的景观度较低。然而绿色广东的发展、国土生态安全的保障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与林业生态的建设息息相关,因此良好的林业生态现状是一切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二、广东省林业生态现存问题
如前所述,广东省目前的林业发展建设状况很可观,但仍然存在一部分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所述。
(一)保量不保质
尽管广东省的林业面积近年来得到扩大和发展,也只是一味的数量上的增长,并没有保证生态林业的质量优质森林结构过于单一,没有合理的林业分布。省政府也为林业的发展采取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森林林分质量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结构不合理的优势树种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但总体趋势呈减缓状态;总体来看,一方面,森林的质量状况良好,基本没有过多的动荡,但另一方面,森林的景观度较低,因为长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部门采取了整改调整措施,部分地区的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没有很好地排除林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毋庸置疑,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存在,必将制约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绿化建设。
(二)林业的生态功能不堪一击,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便捷性的要求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之而来的就是毁林地而建高楼,费林业而兴交通,森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更是令人堪忧。第一,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生物多样性保全的重要因素,生态功能的减弱,使得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的保全面临很大危机,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的处于濒危状态的野生动物的比重已高达20%左右。第二,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频发。近几年,自然地林业数量有所下降,导致气候变暖,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这将进一步造成经济发展的滞后,给经济发展造成难题,因此我们在健全林业建设体系也是保障经济发展一个关键因素。第三,人工造林增加,天然林业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过度要求经济的增长,广东省即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典型代表,天然林业资源利用过度,对原生态的保护能力和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天然林业的锐减,对自然灾害的调控能力严重下降,致使森林的御灾能力较差,多方面给广东省带来困扰和危害。第四,自然灾害的威胁增加,防灾措施不健全。过度的利用自然生态林业,造成林业的生态危机,这将加重广东省的安全隐患,带来不可预测的生态危机。广东省经常发生的赤潮、台风、干旱、洪涝等的自然灾害都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息息相关。据研究发现,红树林湿地遭受破坏,导致近海地区生态失衡,进而引发广东等地发生赤潮的现象。很明显,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正常生活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经之路。
三、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保障。我们要重视并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林业环境的平衡和健康发展。确保广东省实现绿色广东的目标。在生态建设的规划中,合理的建设并发展林业建设,保证林业发展的地位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多方位保护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林业的质量
综合考量广东省的各方面风险,采取防范措施,保护生态多样性,把全面提高林业质量、发展林业规模防灾林业建设的首要地位,有效保护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综合利用各种政策和方法,使绿色广东的发展目标成为现实。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体系法律是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最有力的措施和武器。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人们的法律观念,在当代社会中,利用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手段,让人们从自我做起,让企业从自我做起,通过点滴的进步完善对广东省林业的保护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碧容.广东省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科学,2012,(21)F326.2.
[2]邓应生李莉君翟建强.广东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家科技,2013,(8):S76S71.
[3]刘强.坚持不懈开发乡土树种实现农民增收与生态效益双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曾令海研究员[J].现代商业,2014,(1):G2S75.
作者:叶惠琼 单位:龙川县林业局龙母林业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