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林业科技论文 > 小议县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路径

小议县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路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5 07:05:00人气:369

洞口县旧的林业防治机制

以往洞口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主要实行由县林业局提供林药、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乡镇负责林业药械及人工防治等经费。这种方式缺点为:一是耗时,从发现虫情预报到防治实施,中间要通过部门协调、筹资、组织人力,需要近一个月有时甚至超过一个月,往往在防治时,已虫满叶光,耽误最佳防治时机;二是筹集防治经费困难,由于林农个体意识和防治能力差距较大,出现一片山场中你防我不防、我治他不治、互相观望和等、靠、看现象,造成交叉感染,错失最佳防治时期,导致“小灾变大灾”[5];三是防治人员技术不熟练,机械损坏严重,防治效果不理想;四是防治人员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不按实际发生情况进行防治,不分有无,只要是自己的地方都要防到,既浪费了药物又污染了环境,造成极大的浪费。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尝试与探索

1防治专业队的建立

针对上述情况,洞口县响应国家林业局的号召,2007年,对原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制实施变革,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专业化。在原森林消防中队基础上组建了首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利用火灾发生期与病虫害发生期基本不重叠的特点,做到有火防火,无火防虫,确保了防治队伍的稳定。防治专业队的成立,使我们做到了能及时防治发生的病虫害,防治设备也由于有熟练人员操作而显得经久耐用。但由于采用日固定工资制,且没有一整套的防治效果验收方法,因此防治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还存在磨洋工现象,防治成效不是很理想。

2具有法人性质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成立及运行机制

为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需要,探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市场化体系建设模式,2009年元月,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洞口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公司拥有职员22名,其中管理人员3名,专业技师2名,作业机手17名。公司成立之初,县林业局筹措资金30余万元,购置了22台烟雾机、弥雾机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器械给予扶持。2010年3月,将洞口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公司―――洞口县雪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责任公司。至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正式走向市场化运作的轨道。防治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我县将每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承包给洞口县雪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责任公司,并签订了防治合同书,任务实行包干制。县林业局负责药物及防治经费筹措,防治公司负责防治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及防治所用交通、油料及人力费用。承包经营按烟雾、水剂、粉剂等不同防治方式实行不同防治单价。防治后由林业局组织对防治效果进行验收,按防治成效进行验收结算。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成效

我县自2007年成立首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以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大幅度下降(见表1),由2006年度防治面积0.59万hm2下降到2011年的0.12万hm2,防治经费也由2006年的50多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19.6万元。五年来,专业防治了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竹毒蛾、松茸毒蛾、杉木炭疽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对防治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卓有成效,如2011年我县8个乡镇56个行政村发生了竹毒蛾危害,发生区域主要是村民房前屋后的竹林,严重地区竹叶基本吃光,还危及群众的人身安全与饮用水源,县林业局森防站接到虫害情报后,及时做出防治规划设计并联系防治公司实施防治,防治公司组织了四支防治小分队,在10天内,便控制了虫情,得了群众的好评。近年来,洞口县没有发生大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主要是由于洞口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责任公司的快速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治及时,从发现虫情到防治开始只需2~3d;二是防治人员专业化、责任心强,能结合树种高度、密度,控制施放药物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三是节省了防治成本,基本上做到按需防治;同时,由于防治及时,减少了有害生物危害范围及程度。以往我县每年的森防费用都要安排60万元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超过了100万元,近四年每年防治费用不到20万元,极大地降低了防治费用,为我县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

洞口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及发展的思考

1公司可持续经营的有利条件

由于防治公司的职员基本由县森林消防中队人员组成,职员在防火期发固定工资,非防火期也有基本生活费,因此,防治公司的队伍基本稳定。林改后,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区的防治,正在从过去相对集中的集体林地防治到大分散的农户,经营主体大量增多,加之我县大部分乡镇处于丘陵地区,人口多、人平山林面积少,整个林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低,大部分农民还是靠劳务输出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对山林投入积极性不足。所有这些都给防治经费的筹集带来极大的困难,筹措防治经费费时费力,耽搁防治虫情的最佳时机。2007年,洞口县林业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提出了设立森防统筹基金建设性的意见,改以往“谁受灾,谁出钱”为“谁受益,谁出钱”。森防统筹基金只能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得挪作他用,森防统筹基金直接从经营单位或经营户山林收益后的木材销售收入中提取2~5元/m3(松木5元/m3、杉木2元/m3、楠竹2元/50根)。县委、县政府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征求了广大群众的意见,同意设立森防统筹基金,这样每年可筹得森防基金20万元左右。2009年8月,又将森防统筹收费项目列入洞口县人民政府的《服务性收费刚性收费目录》,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免。森防统筹基金的设立,保障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正常运行。

2防治公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防治公司拥有职员22名,而年营业额一般为15万元左右,除去防治成本及劳务费支出,利润较少。公司办公条件简陋,机械设备保管室和药品储藏室窄小;成立时有烟雾机10台、弥雾机12台。经过几年的使用,烧坏、损坏的不能修复的烟雾机达5台,弥雾机4台,保存完好的机械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应急需要。对山高陡坡上的林木因缺乏大型高射程喷雾机器和精准施药设备感到无能为力,单纯靠人工走动,防治效率不高,有时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影响了防治效果。防治公司是建立在森防消防中队的基础上,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拥有大专文化程度的1人,中专文化程度的3人,高中文化程度6人,其他队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的专业人才没有。病虫害防治药物的采购与施药技术只能依靠县森防站技术人员的指导,对防治药物性能缺乏了解,施药成效调查不专业,市场开拓能力严重欠缺,防治业务仅来自县森防站,在农业、园林及城市环卫方面拓展的业务尚为空白。由于防治公司的防治服务都是以应急救灾和限期除治为主,因此它的营业额是建立在完成防治面积和病虫害减退率这些数字上,这使公司面临一个很矛盾问题,第一年防治效果越好,第二年的防治市场越小,有些年份防治甚至趋于零的局面,使公司陷于破产的困境。如防治效果不好,虽然单价方面低一些,但第二年还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2012年,洞口县雪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上交税费3000元,工商年检费3000元,加上其他总开支过1万元,这对刚刚起步的防治公司是个沉重的负担。

破解制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瓶颈建议

1改革验收结算方式,以承包的方式替代现有的《防治合同书》制度

当前,防治公司收益是通过实际防治面积来结算的,防治面积越大效益越高,这与我们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相违背。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方式,转为大承包方式,将我县全部森林承包给一家或几家防治公司,承包期限5年以上,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可能性及需要防治的工作量确定承包单价(元/hm2),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为主要考核标准,达到这个标准,按单价结算给防治公司,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按合同条款扣减单价,防治不作为的,中止合同。防治药物及机械均由防治公司自主采购,这样既能调动防治公司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主动监管积极性,又能让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长期监测预防,促使防治公司走向市场化运作。

2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绿色湖南建设纲要》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成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体系、低碳的绿色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体系、和谐共生的绿色文化体系和高效运行的绿色管理体系。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不单纯局限于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对公共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的目标。这些都需要“绿色卫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不懈努力。因此,应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去,国家应给予大力支持。

3争取上级森防部门资金、设备上的扶持

由于防治公司处于组建初期,底子薄,办公设施简陋,防治机械设备过时老化、损耗率大,防治药物单一,贮备严重不足,对新型生物农药性能了解极少。因此,迫切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在防治公司组建初期,在新型防治机械设备、新型生物农药及防治资金安排上给予支持。

4争取各级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防治公司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级政府和工商、税务、银行等职能部门,要在林地流转、登记注册、税费减免、融资贷款、产权转让上给予优惠[6]。国家林业项目资金要逐步向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倾斜,将防治公司列入试点示范项目,促其健康成长。防治公司购买的防治机械应享受上级财政部门给予购买机械补贴,对防治公司的技术咨询和劳务收入免征所得税,把防治公司作为经济组织和法人单位对待,允许申请立项和贷款,确保其健康发展。公益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从公益林补助中提取部分用来做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偿。

5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防治公司森防业务水平

根据防治公司经营规模合理确定人员,引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市场营销方面专业人才,加强公司员工防治业务培训,提高森防业务水平,不断拓展有害生物防治领域,从而更好的为省西南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服务。(本文作者:谢先兰、尹青山、卿伯峰、谢倩家 单位:洞口县林业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