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
摘要:在新时代,人力资源对农业企业的发展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农业企业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农业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更加高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满足新时期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分析了农业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以及现状,提出了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农业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
随着农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为现代化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使农业企业内部所有工作人员更具参与感,提升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消耗,提升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以网络技术为立足点,是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ERP、ASP(企业资源计划、动态服务器页面)的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条件[1]。在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更加顺利。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包含以下3方面的内容。第一,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原本零散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统一分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步骤得到简化,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第二,运用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外部搜集的资源进行集中、汇总,比如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在各类网站中招聘信息,与培训公司进行合作等。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将农业企业内部的员工和管理层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提升员工对农业企业的认同感,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使管理工作实现以人为本这一目标[2]。
2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2.1集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集中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是农业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将各人力资源部门整合起来并协同工作,将工作落实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不同环节,达到集中管理的要求。
2.2更加规范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农业企业能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过程,并作出适当整改,转变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落后的现状,将系统权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相关政策能够落实,实现企业所有人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防止农业企业内部操作不符合要求。
2.3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从农业企业的现实需要出发,适当调整工作步骤,或者优化工作环节,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3]。
3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
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较为迫切,但是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农业企业之间差别较明显。通过分析资料可知,当前只有小部分大规模农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大部分农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存在较多问题。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没有及时更新,管理层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于农业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第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员水平比较低,导致研究信息化专业平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第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农业企业并没有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随意套用其他农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一定问题。
4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4.1加强领导层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领导层能够决定农业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对农业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企业领导层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最新的管理知识和理念,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4]。除此之外,农业企业的领导层不但要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确保有足够的资金,还应该加入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
4.2组建专业的人才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是农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应用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因此,农业企业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组建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为工作提供支持,确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能力应用网络、信息化等先进技术,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实现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目标[5]。
4.3做好农业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第一,对基础性数据进行管理,确保农业企业内部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比如精准记录员工的薪资报酬、考核结果以及工作经验等,避免出现错误。第二,对各项业务环节进行规范,确保招聘工作符合农业企业规范,为各项活动的规范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三,制定行为准则,使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更加规范。第四,从农业企业的现实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并根据农业企业的现实要求作出适当调整。
4.4优化农业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在传统模式下,农业企业所使用的内部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型,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农业企业内部构造逐渐扁平化、矩阵化。因此,必须要对农业企业内部组织构造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其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为了防止信息化管理对农业企业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要求造成不利影响,农业企业应该制定适宜的战略规划,提升农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内部架构进行调整,防止岗位人员交叉,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应用,增强农业企业的整体实力。
4.5提升对软件系统的开发水平
第一,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对不同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调整,并科学合理地处理。第二,在构建软件系统的过程中,要确保该系统能够满足查询、维护、维修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第三,确保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合理应用。第四,在软件内部增加对员工的考核。第五,避免浪费,对软件系统进行高效应用。第六,从全局角度进行分析,做好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使其能够为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4.6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部分农业企业在内部组织构造、薪资待遇和培训等方面的网络化水平比较低,导致农业企业内部信息不集中,加大了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监督的难度,无法为农业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信息资源的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需要加大力度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第一,对员工档案进行合理存储,提升中长期工作人员工程预测的准确程度。第二,对电子文件档案进行存储、备份,优化相关工作,使资料更加完备。第三,应用现代化技术,与更多高水平的数据库进行关联,实现对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6]。
4.7融入农业企业文化
农业企业文化是农业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创造出的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密切联系,两者缺一不可。为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农业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引导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使员工在农业企业文化的影响下自觉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为学习型农业企业的形成提供支持,使农业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中,满足新时代农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7]。
5结束语
在新时代,农业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更加合理地应用人力资源,为农业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农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不足,这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农业企业管理层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科学合理地应用新兴技术,提升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农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风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2):38-39.
[2]罗玮.网络信息化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J].现代企业,2020(11):24-25.
[3]韩旭.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21):134-136.
[4]王刚.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1):90-91.
[5]吴浩.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0):78-79.
[6]陈芬.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9):73-75.
[7]杨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4):110-111.
作者:李文洁 李培伦 单位:郑州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