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循环农业论文 > 循环农业模式下的经济与环境

循环农业模式下的经济与环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05 06:03:00人气:401

1几种循环农业模式应用与分析

1.1猪+沼+果(菜、稻)+灯模式

该模式以户为基本单元,以沼气为纽带,把畜禽养殖和林果、粮食、蔬菜种植业结合起来,每户建一座沼气池,养殖2~10头猪。猪粪尿排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能源,用于日常生活照明、煮饭;沼渣、沼液用作农作物底肥、追肥;在果园、菜园或稻田悬挂诱虫灯诱杀害虫。据统计,使用此模式,每户1a可节约能源开支1000元左右,节约农药肥料开支300元,产出的产品品质好、价格高,667m2增加收入300~1000元。模式集养猪、沼气生产、农作物种植、产肥为一体,农业资源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实现了农村养猪污染物零排放,解决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和农民生活能源燃料问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生态效益明显,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1.2蔬菜地综合利用模式

以淮山(套种瓜、豆)+灯+青蛙模式为例。该模式采用套种套养方式,种养结合,在不影响主栽作物基础上,利用主栽作物生长空余地面与空间,套种一茬或多茬作物,套养一批或多批动物,净增一次或多次收入,是传统耕作与现代科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叠加农业、叠加产出模式,可解决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模式内生物彼此协作,相辅相成,农业资源在小系统内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模式操作:春季种植瓜类、豆类蔬菜,收获中后期,套种主栽作物淮山。利用淮山畦沟贮水放养青蛙,每667m2放养青蛙1万~2万只。田间悬挂诱虫灯诱杀昆虫,青蛙在作物间吃昆虫,配合适量饲料补给,3个月左右长成商品蛙。此模式在不影响主栽作物产量和收入的前提下,667m2套种一季瓜类、豆类作物,可增加产量700~800kg;套养青蛙1万只,可收获300~400kg。

1.3桑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桑园+套养鸡+冬季套种蔬菜模式为例。根据桑园的生产特点,合理安排放养鸡的时间,使放养的鸡不影响桑园生产。桑园放养鸡时间以4~10月为宜,小鸡孵化后在鸡房饲养至半个月大后放入桑园放养,桑园用1m高的尼龙网圈起,桑园杂草和害虫作为鸡的主要饲料。每667m2桑园每批放养鸡100只左右,每只获利20元以上,667m2增收2000多元。需要注意,桑树剪枝后至抽条前不宜饲养鸡,以免鸡啄食桑芽影响桑园产量。桑园冬季套种蔬菜品种以低秆类蔬菜为主,如白菜、芥菜、菜花、萝卜、葱蒜类、莴苣、马铃薯、豌豆等,一般在10月下旬秋蚕结束后翻耕土地,施足底肥,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或复合肥50kg。在桑园行间套种,追肥2~3次,注意浇水。翌年1月中旬可以收获,每667m2桑园套种蔬菜可增收1500~2000元。对蔬菜采收后剩余的菜头、枝梗、黄叶等废弃物进行压青,用作绿肥。桑园养鸡,一是可以将鸡粪作桑苗和蔬菜的肥料,二是杂草和害虫可作为鸡饲料,这样既节省了锄草劳力,减轻了病虫杂草为害,还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据统计,一般每年每667m2可节省农药、肥料成本约150元,桑园内因套种套养每年每667m2增收3000~4000元。

1.4果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果园+牧草+鹅模式为例。利用果树间隙种植牧草饲养食草动物鹅,鹅为果园除草,且鹅粪含丰富的氮、磷、钾肥,可为果园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1只鹅年排鲜粪150~200kg。一般每667m2果园养鹅100只左右,每只鹅获效益15元左右,667m2增收1500多元,既保证了水果的生产,又有额外收入。也可采取果园+鹅+鱼综合生产模式,即利用水面养鹅,并在果园树下草地放牧,以鹅粪喂鱼,各取所需。通过种养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系统内物质的良性循环利用。

1.5水田作物套养模式

水田作物套养采用水稻+青蛙、莲藕+青蛙、茭白+泥鳅、水稻+鸭、水稻+鱼等模式。利用水生作物田间空隙地养蛙、鱼、泥鳅、鸭等,使水田作物和套养动物形成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生态循环系统,并用诱虫灯诱虫作为套养动物饲料,减少虫害。水田作物是套养动物的天然栖息遮荫场所,且水生物丰富,适宜套养动物生长,而套养动物则起到松土、肥田、除草、除虫作用。以水稻+青蛙为例,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四周设1m高防逃网,挖“田”、“日”字形沟,沟宽1~1.5m、深0.5~1m。水稻选抗倒伏、抗病力强的良种,秧苗栽插5~7d后、气温稳定在20℃时放养蛙苗。田面水层保持5~10cm,防青蛙逃逸。防敌害,一般667m2放蛙苗2万只,可收获青蛙750kg左右。2.6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农作物秸秆(或林木加工剩余物)+食用菌+优质稻循环农业模式为例。该模式利用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桑枝条、中药渣和木材加工产生的木糠及边角料等废弃物,经加工后作为培养料生产食用菌,菌渣经特殊发酵后用作农作物肥料。模式应用效果:①生态效益好,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②经济效益好,产值高;③社会效益显著。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2讨论与结论

2.1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势在必行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在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应用循环农业模式十分重要。农业生产中应用循环农业模式能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选择模式应当从实际出发,可以选择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并用。

2.2社会服务体系必须完善

目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还未广泛普及应用。为加速推广,在技术方面,要对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产业链延伸等纵深进行开发利用;在保障发展措施方面,各级政府应建设和完善观念、方法、投入、制度、法律及社会服务体系等。

作者:岑家兰 王雪芳 黎祖文 彭德科 单位: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农技站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