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魔芋产量病害及防治浅析
魔芋是一种公认的保健食品,具有辅助抗癌减肥的功效。近年来,其种植区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山区已成为农民创收的主要作物之一。魔芋生产虽然病害不多,但一旦发生,则危害极大,损失严重,已成为高产的主要障碍。现将几种魔芋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病害种类及症状
(1)腐烂病又名软腐病该病是细菌侵染引起的生长期病害,一般6―7月开始发生,8月份发病最盛。病菌在土壤及球茎中越冬,球茎感病,出现水浸状条斑,球茎部分腐烂;然后病害由球茎沿叶柄中心向顶部发展,叶柄中心内部变空,但从外部还难以与健株相区别。细菌从叶、叶柄或球茎的伤口处侵入,引起腐烂,并溢出汁液和恶臭,汁液由上往下流,一般沿苗杆呈“一条线”腐烂,导致倒苗死亡。一般,从发病至倒苗只需7天左右,高温时2~4天即可倒苗。贮藏期发病,细菌从球茎伤口处侵入,使球茎腐烂。种芋堆积过高过厚时,很容易感染传播,损失极大。(2)叶枯病该病只危害叶片,不侵染叶柄和球茎,为细菌性病害。侵染初期,魔芋小叶背出现油浸状多角形小斑点,不久穿透叶表面病斑进一步扩大,在叶脉间形成细长的暗绿色长方形病斑,后变成黑褐色,发病严重的全叶感病,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空洞或叶前部病斑相连成一片,状似火烧,小叶干燥后似羊皮状,干枯倒伏。夏季高温多湿以及初秋冷凉多湿都会使该病快速传播蔓延,在生长阶段7―9月降雨日数多的年份发病重;土壤含水量高,发病重,传播快,多肥或氮肥不足发病也重。(3)白绢病这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能在土壤及球茎上越冬。病害多在6―8月份发生,高温多雨易发病,发病部位一般在柄茎部离地面3厘米处,并多从伤口入侵,初呈水渍状暗褐色小斑,3~5天即可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的菌丝,7~10天菌丝继续向上下左右扩展。感病的新部位前缘呈半透明的水渍状,老部位的组织则逐渐软腐下陷,引起倒苗。白色的菌丝体随即由白色变为黄褐色菜籽状的菌核,菌丝单个分离,但常相密集,据此可与腐烂病区分。发病后植株慢慢倒伏、发黄、枯死、块茎腐烂。
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魔芋上述病害发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海拔高度及温度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魔芋园地调查,海拔越低、温度愈高,发病越早,病害越严重。海拔700米以上的阴凉地,温度较低,病害发生轻。(2)消毒与否据试验,种芋、土壤均消毒,发病株率为6%;种芋消毒、土壤不消毒,发病株率为29%;种芋不消毒,土壤消毒,发病株率为35%;种芋、土壤都不消毒,发病株率高达65%。因此,进行种芋和土壤消毒,可使病害发生轻。(3)连作一般连作两年以上的老魔芋田易发生病害,坚持轮作换茬的病害发生轻。轮作的作物种类对发病也有很大影响,与十字花科、茄科(包括烟草)、辣椒等作物轮作发病重,与禾本科、玉米等作物轮作发病轻。(4)土壤条件一般排水不良的低洼、重粘地、土壤过酸的发病重,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背风阴凉、土壤中性的发病轻。此外,种芋过大,氮肥过多,柔嫩多水,园田渍水,中耕除草不当伤根伤苗、虫害危害造成大量伤口,易发病。种芋小,多施磷、钾肥料,植株健壮,病害轻。
3.综合防治
(1)合理轮作土壤带菌是魔芋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故芋田不宜连作,应坚持两年轮作1次。不宜与辣椒、烟叶等茄科以及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此外,避免排水不良的低洼、粘重地以及酸性强、日照强的土地栽种魔芋。(2)精选种芋选择皮色嫩黄、表面光滑、球茎上端口平,窝眼小,整个球茎为碓窝或芋头状,形状整齐,鳞芽肥壮粗短的做种芋。严格剔除破伤、虫害、病疤、畸形的球茎。对选择的种芋无论是在贮藏还是在栽培时,均应轻搬、轻放,防止擦皮碰伤。(3)种芋消毒在播种前3~4天,应选择晴天将种芋翻晒或用柴火烟熏。翻晒时,防止种芋重叠,坚持每天轻轻翻动2~3次,使水分减少20%左右,再进行药剂浸种。药剂浸种,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6~10小时,然后捞出晾干,用石灰、草木灰、硫磺粉混合后与种芋进行拌合,可以杀死种芋表面病菌。柴火烟熏时要把种芋放在火炕架上,下面用柴火烟熏,烟要浓,但不能有火苗以免烧伤种芋。熏料选用柏树枝、锯末为好。烟熏20~30分钟后,再浸种。(4)土壤消毒播种前5~7天,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草木灰、石灰混合粉85~100千克,硫磺1千克,结合整地撒在土壤中进行土壤消毒。(5)药剂防治①腐烂病。当发现叶片上有不规则、形似油浸状的小病斑时,可用敌克松500~800倍液,或用井冈霉素兑水100倍液喷雾,或50%代森铵对水600~800倍液喷雾防治。②白绢病。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1000倍液或粉锈宁1000倍液喷施植株基部及其周围土壤,发病严重时要用上述用量的药剂灌淋病穴。③叶枯病。发病时,可用0.02%的农用青(链)毒素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波尔多液间隔10天喷1次,发病严重时浓度可增大。将硫酸铜、生石灰、水按1∶1∶100比例配制成波尔多液,用时再稀释150~200倍即可。还可用代森铵或叶枯灵500~800倍液、利克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粉锈灵200倍液、杀毒矾800倍液、10%叶枯净60~100倍液、70%敌克松500~600倍液喷雾或浇根防治,每次间隔7~10天,连续2~3次。以上农药可任选一种使用,也可轮换使用或几种混用(浓度应有所降低)。
李翠英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