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防治措施探讨
前言
在当前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是比较常见的基本类型,具备明显的应用优势。但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仍然可能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到道路整体的使用效果,比如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就是威胁比较大的病害类型。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因素众多,防治难度大,应该在后续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予以详细探究,加大前期预防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采取适宜的防治策略,降低沥青路面车辙的危害程度。
一、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常见类型
1流动型车辙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出现,首要表现为流动型车辙,其主要就是因为沥青材料自身的特性,在高温环境下受到车辆行驶荷载的碾压,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明显的变形问题,最终形成车辙病害。因为沥青混合料自身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有限,如果其明显超过了相应极限,沥青路面就会形成永久变形。由此可见,流动型车辙的出现一般在横断面表现为“W”型,和车辆的行驶轨迹保持一致,存在明显的凹陷问题,并且深度相对比较大,在流动型车辙周围也容易出现明显的隆起现象,进而增大沥青路面的不平整度。
2结构型车辙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问题还表现为结构型车辙在非高温环境下,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明显超过沥青路面相应结构的抗剪强度,如此很容易导致沥青路面的完整性受损,容易出现剪切变形问题,但是在凹陷区域的周围不存在明显的隆起问题,仅仅表现为相应区域的下沉。这种结构型车辙同样也是永久性变形,对沥青路面的威胁比较大。
3磨耗型车辙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中的磨耗型车辙主要是因为沥青路面长时间受到车辆行驶的影响以及自然条件的威胁,容易在沥青路面表面形成较为严重的磨损现象,进而容易出现平整度损耗问题。磨耗型车辙的出现受到重载汽车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是在车辆高速行驶的状况下,其影响更为恶劣。在冬季行车时,如果车辆加装了防滑链,同样也会加剧沥青路面的磨耗程度,更加容易形成磨耗型车辙。虽然,在道路开通后行驶车辆对沥青路面磨耗影响时时刻刻都存在,但是一般不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害表现。
4压密型车辙
压密型车辙的出现主要和施工不当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施工质量得不到较好的保障,尤其是压实环节的处理不到位,进而在道路通行后很容易导致相应的沥青路面出现明显的车辙病害问题。因为沥青路面施工中没有切实做好对沥青混合料的严格控制,相应沥青混合料自身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在应用中也没有做好压实处理,压实严密程度不高,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如此很容易使道路开通后出现明显的车辙病害。这种压密型车辙主要出现在道路开通初期,随着车辆荷载反复作用造成沥青路面出现“W”型或者是“V”型沉陷。
5水侵害车辙
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病害往往还和水侵害有关,因为沥青路面结构或者是下部结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水侵害问题,会造成相应结构的承载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沥青路面变形问题。伴随着车辆通行中出现的荷载作用力,沥青路面更容易产生严重的车辙病害。这种水侵害车辙和整个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不佳有关,同样也和当地降雨量有关,一般水侵害车辙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相对降雨量较大的区域,不仅仅表现为车辙病害,还容易出现严重的坑洞,对于沥青路面的威胁程度更大。
二、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预防
1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
预防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首先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避免应用劣质沥青混合料影响后续施工质量效果。在沥青混合料的控制中,需要从各个基本原材料的应用入手审查,比如对于集料的控制就需要全面严格管控,粗集料应该尽量应用人工破碎的砾石,确保其自身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承载力,细集料的选择同样也需要考虑到自身材料的坚硬程度,并且检验分析其应用性能,优先选择碱性集料施工建设,避免河砂配置应用。对于沥青材料的选择应用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其能够具备理想的粘附性能,可以较好地实现混合料整体应用性能的效果,并且从沥青材料的温度入手严格控制,确保其能够在各个不同施工阶段表现出较为合理的温度,避免因为温度不适宜而影响后续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质量效果。
2优化路面结构
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有效预防还需要从整体路面结构入手优化,确保路面结构层更为适宜合理,具备更强的外界荷载抵抗能力,更好地提升路面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当前SMA结构以及密级配混合料面层结构的应用体现出了较强作用价值,相应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同样也比较突出。此外,在路面结构优化中还需要重点关注防水层的有效布置,确保相应路面防水层可以体现出更强的防水性能,并且辅助以恰当的排水结构,从而更好地规避水侵害问题。
3规范施工操作
做好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预防还需要重点对施工操作进行规范控制,尽量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效果。比如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除了要重点把握好对沥青混合料自身质量以及温度的严格控制外,还应该切实围绕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平整度严格把关,保障其更为平整有序,厚度也能够较为适宜。在后续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处理中,同样也需要予以重点关注,要能够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得到较好地控制,相应碾压工作较为合理,对于压路机的选择和参数设置比较准确,最终针对沥青路面的压实状况进行详细地检测分析。
4加强道路管理
为了更好地降低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出现几率,还需要重点对后续道路管理工作严格把关,确保其能够有效规避各类不利因素。比如对于道路的开通时间需要严格限定,避免提前开通,应该在检查验收无误后再开通道路;针对后续道路通行中车辆的超载以及超速问题也需要严格管控,规避该方面因素对沥青路面形成的明显荷载威胁,严格按照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审查,比如2轴的载货汽车荷载应该控制在18吨以内,6轴的全挂列车荷载应该控制在46至49吨以内;切实做好沥青路面的保养管理,针对一些隐患问题及时排查处理,避免形成严重的车辙病害。
三、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治理
1铣刨重铺
针对沥青路面中比较严重的车辙病害,在治理中可以采取铣刨重铺的方式,主要就是针对车辙病害路段进行彻底铣刨处理,然后重新铺装沥青混合料,如此能够有效地规避车辙病害造成的严重影响。在铣刨处理后,应该切实做好杂物以及原有废料的清除工作,为后续重新铺装沥青混合料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提升后续铺设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性能,还可以借助乳化沥青做重要的粘层处理,确保其能够优化整个沥青路面的应用性能,为后续沥青混合料的铺设提供更为理想的基层条件。当然,在重新铺设沥青混合料时,需要重点把握好对摊铺以及压实环节的严格控制,以保障其具备理想的施工质量效果。
2热再生技术
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处理中同样也能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可以在有车辙病害的路段利用原有的沥青混合料直接进行路面病害处理,相应施工操作的便捷性比较突出,施工工期也相对比较短,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修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热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施工后的质量效果,往往还需要添加一些新沥青混合料或者再生剂,确保新形成的沥青路面结构具备更为理想的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
3微表处
在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处理措施中,微表处处理方式的应用同样较为常见,其主要就是利用稀浆封层对车辙病害区域进行处理,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微表处施工处理的便捷性同样比较高,工期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性同样比较理想,在一些交通繁忙路段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当然,微表处处理方式的应用局限性也比较大,不适用于处理车辙深度较大的路面病害,仅能够在20mm以内的车辙病害处理中应用。
作者:罗才洁 单位:海南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