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病害防治论文 > 无公害淡水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

无公害淡水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20 00:30:00人气:38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及饮食结构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年来,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支撑下,我国淡水养殖及海洋渔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产出的水产品品质优良、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需要。目前,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海洋资源不断匮乏,水产养殖成本越来越高,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已成为当前水产品养殖的主要方式。但是,与海洋养殖业相比,我国在淡水养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各种病害问题频发,严重阻碍了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无公害淡水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探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淡水养殖;病害防治

近年来,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逐步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人们开始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并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无公害食品成为了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在无公害食品生产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无公害食品的产品、生产地及加工工序作出科学规定。与海洋养殖不同,淡水养殖需要通过水库、池塘及江河等进行鱼类、虾蟹类养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淡水养殖的规模。另外,与海洋相比,内陆水域没有较好的流动性,从根本上增加了水产品病害防治的难度。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实地调研,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无公害淡水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1养殖水域设计与建造

在淡水养殖中,最为关键的是养殖水域的设计与建造。在设计建造之前,要提前对水源地点进行严格的勘察,在保证水源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后,方能进行养殖水域的设计与建造。具体来讲,水域水质要满足淡水生物生产标准,不能含有大量污染物、金属物质与病原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制订了渔业水质生产标准,在勘察水源时,可以依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与建造。在建造养殖场地时,要根据养殖规模、养殖场地面积等综合设计出科学的养殖地,要在养殖区域内设置出入水口以及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务必保证每一个独立的养殖场都能够拥有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另外,在引进水源时,要做好水源的消毒工作,并保证氧气容量与水温达到国家规定的养殖标准。

2病原体控制与消灭

与海洋养殖区域不同的是,我国内陆的淡水养殖区域内水源流动性较差,必须时刻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才能真正达到病原体控制与消灭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水域水质实现病原体控制与消灭的目的。具体来讲,可以在池塘水域内定期投放漂白粉、生石灰等物质来调节池塘水质。另外,在投放鱼苗等水产品幼苗之前,首先要根据《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对这些幼苗进行检疫,不仅可以保证幼苗的质量,而且能够保证幼苗的繁殖能力。最后,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杀菌消毒工作,从水质、苗种、场地、工具及饲料五方面加强病原体的控制[1]。

3无公害渔药的使用

所谓无公害渔药,主要是指其具体成分中没有无毒成分存在,而且能够快速在水环境中分解,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通常来讲,无公害渔药都有相关的生产与使用标准,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选择无公害渔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坚持预防为主。要定期对养殖水域投入无公害渔药,定期杀灭其中的虫害及病毒,坚持防治结合,尽可能多地使用生态环境友好型渔药,从根本上降低对水池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二,坚持安全性原则。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淡水养殖,必须保证使用的渔药属于无公害类型,从根本上保证淡水养殖的安全性与科学性。

4季节性疾病的防控

在淡水养殖中,有些疾病属于季节性频发的疾病,一般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因此,养殖场要结合实际情况,搞好季节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草药预防、外用药物及饲料使用都能够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对外用药物来讲,可以直接把药物泼洒到养殖水域,也可以通过在养殖场地悬挂药用竹篓进行疾病的防治,这种方式可以对鱼类体表疾病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硫酸铜、漂白粉及硫酸亚铁是常用的药物。另外,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素等药物来防治鱼类的肠炎。对于中草药预防来讲,可以针对鱼类的皮肤病利用流苏子等中草药进行预防与治理,进而增强鱼类的抵抗力,为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2]。

5提高水产品抗病力

对于水产品病虫害的防治,一方面要加强外部防治力度,利用药物的投放来防治鱼类病虫害;另一方面要从鱼类自身出发,不断提高水产品抗病力。具体来讲,第一,要实行科学的放养。在放养之前,首先要科学选择合适的品种,尽可能保证鱼类放养的单一性,避免混养带来的疾病感染。另外,可以在北方地区进行冬季放养。第二,科学投放饲料。在投放饲料之前,要对养殖水域进行调查,保证水温、天气及水质等达到渔饲的投放标准,尽可能保证科学投放饲料。第三,调节水质。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池塘中的空间会逐渐变小。因此,可以采取隔天向池塘灌注新鲜水源的方式增加养殖场水域的流动性与活性。

6标准化生产技术

在具体的生产技术运用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要结合养殖产品的特征,不断完善操作流程。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饲料喂养、日常维护、苗种引进、疾病预防等,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水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3]。

7结语

要想实现淡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应用,如提高水产品抗病能力,合理设计与建造养殖水域,加强病原体的控制与灭杀,推广使用无公害渔药,及时防控季节性疾病,才能实现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无公害淡水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6(7):96.

[2]陈海冲.淡水养殖病害生态防治技术[J].海洋与渔业,2008(10):39-40.

[3]张冠宏.无公害淡水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技术[J].水产科技,2006(5):28-29.

朱宝斌 睢宁县凌城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