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气象病害防治及栽培技术
摘要:猕猴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果,其味道酸甜、营养价值丰富,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猕猴桃栽培也不断增多。但猕猴桃的栽培有一定难度,易发气象病害,常致使产量、品质受影响。基于此,对猕猴桃常见的气象病害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猕猴桃;气象病害;栽培技术
猕猴桃属于藤本果树的一种,富含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氨基酸,具有助消化、降低血压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研究显示,猕猴桃对心血管疾病、消化道恶性肿瘤、麻风病等有预防作用,因此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增大。猕猴桃的栽培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适合于温暖湿润的气候,但可能会有气象病害出现,致使品质、产量受到影响。因此,猕猴桃栽培中,应该明确其常见的气象病害,并有效防治,不断提升栽培技术,以使其产量、品质得以提升。
1猕猴桃常见气象病害与防治技术
1.1旱害
旱害多于高温季节发生,集中在7―8月,受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叶片会萎缩、枯焦,使果实难以顺利膨大。对此,每隔4~6d需早晚各灌水一次,使温度降低,并增湿。灌水主要为排水沟引灌、跑马水等,若有条件,可予以滴灌,并喷水于树叶表面。
1.2冻害
冻害有春冻、冬冻之分,春冻一般发生于3月底至4月初,气候反常,若气温较高,则本尚处于休眠状态的果树会发芽,遇强冷空气时,果树萌芽会受冻害。对此,需强化果园的综合管理,提升果树的抗寒力。冬冻即发生于冬季的冻害,果树被冻可能会致使局部树皮剥落,严重者会枯死。对此,冬季霜冻前,需以薄膜包裹枝蔓,以达到防冻的效果。
1.3涝渍害
此病害一般于6―8月发生,梅雨季节,降水量较多,加之热带风暴、台风导致的大雨,可引发涝渍害。涝渍害有两种类型:一是洪害型,由过多积水未及时被排出导致,若积水时间>12h,果树地下部分会遭到水害;二是湿害型,由土壤长期水分饱和导致,可致使土壤缺氧,从而使果树的根系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全株果树[1]。此类病害属于急性病害,因此建设果园前,应合理选址,如向阳坡地,并合理设计排水沟、回沟。
1.4风害
在大风影响下,果树的枝条会被折断,严重者甚至架面倒塌,早产较大损失。因此,规划果树园时,应该设计防风林带,并对架面实施加固处理,可选用大棚架式。另外,每667m2果园应该立有水泥杆柱60根左右,并以8号铁线拉成架面,再使用12~14号的铁线拉成宽网,50~60cm。1.5日灼在阳光直射影响下,果实的向阳面可能会出现暗褐色,致使毛茸发生脱落,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果肉坏死,果皮下出现革质的斑疤,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对此,着果30d后,需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
2猕猴桃栽培技术要点
2.1建园技术要点
果园的地址应选择海拔<1200m的地方,有充沛的降雨量、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3~17℃,极端气温应该>-0.5℃,土壤宜为酸性[2]。种植园地应该选择向阳、避风的地带,且排灌应该方便。若在坡地建园,应该设计为等高的梯地,若在平地建园,应设计排水沟。
2.2栽植技术要点
秋末落叶后、春初萌芽前均可栽植,但最佳栽植时机为秋末落叶后,即11月中至12月上旬。若在春初栽植,需于2月中旬前开始,栽植前,应先开挖定植沟,开挖时,分开表土、底土,施予足够的底肥,每穴施入40kg栏肥,再施入0.5kg磷肥。理直苗木根系,将苗木扶正,把细土培上,轻柔往上提拉一下苗木,以促进其根系的舒展,再覆盖土壤压实,浇透水。同时,合理控制栽植深度:穴土下沉后,嫁接口较地面高5~10cm。雌株、雄株配比为8∶1,3行一组,每组中间一行隔两株栽植1株雄株。
2.3土肥水管理技术要点
2.3.1土壤
猕猴桃根是肉质根,自身穿透性不强,土壤最好为砂质土,疏松、透气良好。同时,猕猴桃栽植时,应以有机肥对土壤实施改良处理。
2.3.2肥料
幼树处于生长期时,应对全素肥(氮肥、磷肥、钾肥)进行勤施与淡施,每30d1次,1年1株施肥量应大于1.6kg[3]。对于已经结果的果树,萌芽前应合理施予催芽肥,果实膨大期施催果肥,果实生长的后期,施壮果肥。要注意的是,施肥方法应该为穴施、环施,依据产量确定施肥量。
2.3.3灌水
芽萌动前,需灌足水,以使果树顺利萌芽、抽枝。初果期若有夏旱出现,应及时浇灌,以确保果实正常生长。雨季则应该将排水、防涝工作做好。
2.4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依据不同品种果树生长的特点,相应地修剪果树。例如,若果树生长势旺,则会降低成花力,需修剪为株丛式,并配备T型架。果树处于生长季,应修剪去除双芽、过密的新梢、弱梢,12m2内留芽控制为10~12个。4月下旬,展开摘心工作,此时,新梢约60cm,摘心可节省养分,使花芽顺利形成,从而促进猕猴桃产量、品质的提升。对于长势较强的徒长枝,应该留5~7片叶摘心于果实以上,对于再发枝,应对两三片叶摘心进行保留。合理利用果园空间,剪除不能利用树枝,能利用的则保留,注重“稀密适度”原则的坚持,以使果树的生长不受影响。另外,小果、伤果、畸形果应去除,徒长枝保留一两个果,中长枝保留四五个果,短果枝保留2~4个果,并确保叶果比例为4∶1,以使单果重量增加,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
2.5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猕猴桃病虫害减少,但仍需实施防治,生长季节,可采用75%的百菌清1000倍液喷洒两三次;冬季休眠期,可喷洒1次45%次石硫合剂;旱春时可喷洒1次40%的乐斯本1000倍液,以防治介壳虫。要注意的是,两次农药喷洒时间应该间隔20~30d。另外,猕猴桃可能会有根腐病出现,发病初期,可扒开其根部的土壤,使根部得以晾晒,去除出现病斑的部分,用0.1%升汞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并于根部涂抹石硫合剂原液。
2.6采收、贮藏技术要点
猕猴桃一般于8月中旬、下旬采收。采收前半个月喷一次杀菌剂,如500~800倍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清除果实表面的污迹,使采收后的蒂腐病减少。采收果实时,动作应轻柔,于柄部剪下果实,烂果则剔除,分级包装。采收后需贮存于温度5℃左右、湿度90%~95%的环境中,且采收之后应该迅速展开预冷散热处理,24h内送入保险库中。
3结语
猕猴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因此猕猴桃的种植情景较为广泛。但在猕猴桃栽培中,需掌握栽培技术要点,并注重气象病害的防治,以促进猕猴桃的高产,并不断对果实品质进行提升,从而提升其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再发.浅析猕猴桃的栽培及管理技术要点[J].农技服务,2015(12):251.
[2]陆叶.浅析猕猴桃的栽培及管理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6):150.
[3]黄光辉.浅谈经济作物猕猴桃的栽培[J].农家参谋,2016(29):6-7.
陈金爱 刘忠平 广东和平水果研究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