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病害防治论文 >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探究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26 14:18:00人气:375

【摘要】在沥青路面上行车具有舒适感,并且其路面的维修更加方便容易,但是养护却很麻烦。随着近些年来新型路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性,同时广泛的应用在了高等级以及一般等级的公路上,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代替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但是其也有个巨大的缺点,产生病害的次数非常多。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防治措施

1引言

沥青作为道路粘结剂,被全世界普遍使用,特别是在公路路面面层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然而,因为沥青材质的不同,还有设计、施工设备与水平的差异,使得沥青路面经常产生多种病害,常见的有车辙、凹坑、泛油等,以上这些常见的病害会大大降低行车的安全性与效率,增加了车辆的磨损,并且大大减少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时间,降低了道路的投资效益。因此,深入研究了其产生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措施。

2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增加,城市道路面临着非常残酷的考验,许多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出现损坏,如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问题,有的甚至在城市道路使用当年就发生了病害,很大程度上提前了正常维修期,直接影响车辆运行的同时,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沥青质量问题

近年来,交通运输一直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投资,全国各地有许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道路和正在建设的项目。全国各地沥青来源稀少,沥青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在广东大多数的原料主要是进口沥青,沥青到岸的量非常大,所以在施工现场出场证、寄售订单、产品合格证大都是复印件,另外,大部分的改性沥青不能确认货物来源,致使沥青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在我施工的工程项目当中总有沥青原技术指标取样不合格的情况,原材料的不稳定势必造成路面的质量不稳定,道路车辙,泛油和其他早期的病害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2.2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柔性路面国家设计规范还在使用弯沉值进行控制,使用年限的控制指标是通过将使用年限累计折算为标准的载荷次数。但是,并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重型车,尤其是超重型车对路面结构强度的要求,规范中的转换系数忽视了路面承载的极限能力,如果超过了其极限能力将会严重破坏路面的结构。造成路面开裂、推挤甚至局部沉降等路面损坏现象。目前,在高等级公路上随处可见超重型车辆和重型车辆。道路的结构层分三层,分别为上、中、底面层,由于施工单位多以经济节约为准则,并不重视交通量的增长以及使用寿命的长短问题,所以像高等级的沥青路面也只是将进口沥青用在上面层,而对于中、底面层仍然使用的是国产的沥青,这就导致路面很不达标,因为国产沥青的质量很多都达不到标准,但是为了节约成本也总是会选择这一种策略。

2.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规范,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经历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和试拌试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单位将这四个阶段压缩成两到三阶段,一些单位仅仅依靠建设的经验,所以,从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很大的偏差,导致沥青混凝土内在质量有严重缺陷,另外,结合当前国家的发展现状,公路工程期间相对较短、价格低、碎石场不够标准,大部分材料由个别企业负责,材料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匀性、稳定性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大部分单位在施工以前都根据样品进行了筛选分析而且也符合要求,检测并调整配合比也在施工过程不断进行但由于变化性以及差异性较大,油石比级配也在变化,这是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控制的存在问题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控制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拌和搂设备稳定性对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目前,沥青拌和楼设备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国内大部分道路施工工期紧,搅拌设备长时间高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缺乏必要的保养维护,设备故障率高,导致沥青混合料生产频繁的中断,打断了前面道路摊铺的连续节奏,会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拌和楼设备的生产不稳定也体现在料斗中的热料倒入锅中搅拌时的称量偏差大,所以实际混合比和设计混合比将产生较大的偏差,这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有时会因为人为因素或设备的偏差也会影响混合料的质量,有时低温度会导致比较大的渗水和压实度不足,有时高温会导致沥青的老化。

2.5沥青混凝土摊铺压实的存在问题

沥青混凝土摊铺压实的主要问题是摊铺设备问题。目前,公路路面摊铺一般都是前后各一台设备同时进行,这将必然会导致热接缝现象,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大多施工单位都解决不好,造成接缝处会渗水;另外,摊铺机中的螺旋布料器常常会在中间交接位置聚集有粗骨料,粗骨料的大量聚集会出现集料离析现象,也会导致接缝渗水现象。这些渗水问题会使路面坑槽的病害更早出现。

3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对上述沥青路面病害成因进行分析,主要从施工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交通管理等5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1对于沥青质量问题的措施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都要控制沥青质量。①选择可靠的沥青供应商和沥青品牌,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供应商。调查供应渠道,确保沥青质量;②提高控制沥青质量的取样频率。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裂缝主要是由沥青面层本身低温收缩引起的。精选优质矿物,选择的沥青要低温劲度小、延性大、低温度敏感性、低含蜡量。

3.2对于设计问题的措施

设计单位要充分结合我国交通的现状,要充分重视车流量的快速增长和严重超载问题,从而合理的将设计等级提高。建设单位不能仅仅考虑成本问题,不能一味的为了节约经济而降低路面等级,如果这样的话,路面会因为提前出现病害问题,从而导致行车不安全,路面损坏严重,维护费和营运费会大大增加。精心设计,进行复杂地形地质调查。特别注意软地基加固,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用合格的路基填料,或经过处理后用于填筑路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路面具有稳定的基础。基层对半刚性材料的选择要以抗侵蚀性能强、干缩系数低、温度收缩低以及高抗拉强度为原则;选择高质量沥青作为沥青面层;在稳定性达标的前提下,应选择穿透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

3.3对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的措施

沥青混合料设计应特别注意。除了常规马歇尔试验外,还应增加对抗车辙的动态稳定性试验,并应增加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由于中国目前引进了这个指标,虽然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有一些成绩,但由于在施工企业中应用还没有普及。所以,作为交通行业标准,应尽早实施。对沥青面层的矿料要精准地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要做到合理规范。配制优良性能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的优良性能,有效地减少裂缝。

3.4对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控制问题的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期间定期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对施工组织要安排合理。该设备可以在雨天,前场搬迁机器,检测验收时间等进行检查,楼和拌的生产记录要做到每日都进行检查,对称量设备要校准,发现设备失稳现象,应立即停用检修,每个工作日应为每个热料仓的热材料做筛选试验和沥青混合料提取筛选试验和及时检查级配精度和稳定性。监理单位也需要对施工单位的生产状态进行跟踪检查,增加各项指标的采样频率,找出问题后要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抓住关键,严格控制每道程序的质量。

3.5关于沥青混凝土摊铺压实问题的的措施

摊铺机要保持前后错开的状态,另外施工时要保证两台铺摊机的距离合理,以防混合料的温度降的太迅速出现纵向冷接缝,为了防止接缝离析导致的接缝处渗水要及时用细料对其进行填充。尽量降低摊铺机的收斗次数,及时清理掉料斗周围已凝固的料以防止出现局部离析。碾压温度应控制在规格范围内,并设法获得上项。碾压次序应该为从外到内的阶梯式方式,并且要保证相邻碾压带的重叠部分达到后轮宽度的1/2,以防漏压。

4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无论是在设计,还是施工方面均存在一些缺陷。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应在施工中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从选材、施工控制、病害处理等层层进行严格管理,如此一来才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各种病害的出现。要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方法防止已发生的病害的进一步扩大。强化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尽可能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增长使用年限,提高投资回报率。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3]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12~13.

朱贤祥 重庆市丰都县公路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