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病害防治论文 > 论清茬大曲生产工艺及其病害防治

论清茬大曲生产工艺及其病害防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08 11:43:00人气:387

摘要:清茬曲是汾酒大曲三个品种之一,把握清茬曲生产工艺的入房排列、上霉、晾霉、潮火、大火、后火、养曲操作,防止窝心曲、黄圈和黄印、红心率偏高、空心曲,对于提高汾酒大曲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清茬曲;清茬大曲生产工艺;病害防治

汾酒大曲是在汾酒酿造过程中集“糖化、发酵、生香”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生化制品,是汾酒质量的重要保证,自古就有“好酒必有好曲”的论断。汾酒大曲的微生物来源于原料、水、空气、谷糠、苇杆、苇席以及其它一些辅助工具,来源于杏花村独特的天然气候。汾酒大曲原料为大麦、碗豆、水,属于中温制曲,具体又分为清茬、后火、红心三个品种专业化生产,其中尤以清茬曲操作较为不易。优质清茬曲以薄洒芝麻霉,断面呈清白茬口,没有黑道、黑圈、一清到底,有明显的豆香味为标准,从制曲原料、原料粉碎,踩制曲坯的水分大小到曲坯入房培制,清茬曲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汾酒大曲生产中清茬曲的制作较其它品种有一定的难度。

1清茬大曲生产工艺

清茬大曲是汾酒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把握清茬大曲生产工艺对于提升汾酒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将自己在清茬大曲生产过程中的要点汇总如下。

1.1入房排列

曲坯入房前曲房要保证好的卫生通风,稳定的潮湿性,冬季要提前开汽加温,清茬曲卧曲间距应宽于别的品种,间距要求均匀3cm~4cm,行距1cm~2cm,轻曲放两边,重曲放中间。卧曲完成后要根据气候、风向适当调节窗户,当曲坯爽利不粘手时及时盖席上霉。

1.2上霉

盖席后要密切关注曲坯的上霉情况,视曲坯上霉率和温度及时给予揭席,上霉以芝麻霉为标准,温度应控制在41℃以下,丈席要保持潮湿性,上霉以2天半到3天为宜。上霉是大曲培养的重要环节,上霉从入房排列其实就开始了,有的操作者不重视上霉,生产的大曲有许多是光板曲,这对后期培养是很不利的。

1.3晾霉

最近几年实践证明,晾霉开始可以适当比传统的方法加大点力度,这样形成的曲皮比较理想,等曲坯用手捏感觉发硬要及时翻曲,翻曲后应追踪温度,以不超35℃为宜,防止曲坯因升温过高过猛出现裂缝,我认为这就是汾酒生产的精髓―前缓。

1.4潮火

翻曲隔天后要进行四层原倒,四层原倒可以起到聚火的作用,可以让产品顺利进入潮火期,潮火是决定汾酒大曲品种的关键期,清茬曲在潮火期排潮要适可而止,潮火是热曲的基础,也是排潮的关键时期,更是区分三种大曲的关键阶段。工艺要求潮火期清茬曲要达到顶点温度46℃。潮火期翻曲由四层抽去苇杆,人字排列,翻为七层,抽苇杆翻曲要尽量调整轻曲、薄曲、虚曲到两边和架头,重曲放在曲架的中心地带,目的就是为了重曲不受冷,轻曲不受热,潮火期围席是保证曲间恒温的一个重要手段。视曲坯热度决定前后半房曲中间的宽度,俗称火道。潮火期降温不低于32℃,以防升产生黑印黑道。潮火期一般4d~5d,昼夜温度两起两落,窗户两启两封。“只要热曲全到位,开窗晾曲必散席,宁可早扦席,也要早散席”这是汾酒集团高级技师霍永建师傅对潮火阶段操作的精辟论断,我十分赞同霍师傅的操作技艺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潮火期要关心曲坯的来火情况,遇见来火缓的要及时用外温来引火,也可以在曲坯上面加盖丈席来保温,翻曲要根据曲坯升降温情况来权衡,曲热要注重贪晾,曲冷要注意引火。

1.5大火

当感觉曲房中没有潮热并且出现炒碗豆香的时候,曲已顺利进入大火期。在大火前期要果断截火,截水降温是清茬曲提高优质率,降低红心率的关键步骤。清茬曲大火期升温比较容易,晾曲则比较困难,冬季还比较好操作,到了夏季晾曲就要抓住早晚凉快的时机,按曲心温度的高低进行操作,热曲以曲心温度48℃~49℃为宜,晾曲则以38℃~39℃为好。大火期要以晾为主,减少曲心温度较高的恒温时间,防火红心大量出现,同时晾曲千万别晾过了头,以免再次升温时产生二道眉。清茬曲要尽量延长成曲时间,突出汾酒中挺的特点,大火期以8d~9d为好。翻曲要严格按照曲块的热晾程度来进行,可以适当加宽间距,放宽火道来散火。当曲间品温降低至36℃~38℃时曲坯进入后火期。

1.6后火

后火期曲坯断面大多只剩0.5cm,清茬曲后火期传统工艺以保温为主,多热少晾。近几年操作出现了后火期保温则曲心晾不透的现象,在短短的一两天时间就会出现大量火红心,针对这种现状在热季我采取了晚上晾曲早围席,关窗时散席的操作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清茬曲后火期一般4d~5d,操作温度逐步缓落,曲心水分逐渐排出,也就是所说的后缓落。

1.7养曲

养曲是保证成品曲水分的重要一步,清茬曲成曲水分要求不超过14%,养曲要尽量保持室温、品温,曲心温度不宜过冷,3d~4d尽量排出曲心多余水分。成曲水分不超14%是工艺要求,有时会给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培曲时间长了,一般会做到的。清茬曲的培育要用心、用脑,用心去呵护,用脑去思考,要勤跑、勤看、勤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质量的不断提升。

2清茬大曲的病害防治

清茬大曲是成曲时间较长,病害较多,评定较严,操作难度较大的一个品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清茬大曲为例来讲述汾酒大曲,也以清茬大曲的病害防治作为提高大曲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清茬大曲的病害防治是大曲生产的必修课,也是我多年来潜心研究的一个课题。

2.1窝心曲

窝心曲类似于干生心,这种曲曲心发酵能力很低,影响汾酒质数量。窝心曲有两种:一是发酵中排放通道不畅通,潮火用温不足发透程度差导致大火时间长,落火时间迟,晾曲困难时还容易突然超温封挤曲心。还有一种是前期排放水分过快过猛,造成后期水分欠缺,形成自然耗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生心。造成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晾霉温度较高,二是潮火期太长,三是大火晾曲没有到位,这三种情况都将导致水分排放较猛落火突然,形成窝心曲。针对窝心曲我们要做到热晾心中有数,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有效防止以上三种情况的发生。

2.2黄圈和黄印

黄圈黄印现象是清茬大曲最为忌讳的质量问题,清茬大曲要求茬口清亮,一清到底,所谓“清”就是不能有杂色。黄圈黄印多数出现在春秋季节,春秋季节均匀控制温度较难,上霉完成后在晾霉阶段温度过低,收窗后升温过快,冷曲和潮气相碰突然产生的。通常产生的黄圈较重数量不会太多。预防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要勤检查,适当提高春秋季节晾霉温度,不要让外面的风直接吹到曲块,晾曲应该由小到大,关窗后温度要监控不要升的过猛。

2.3红心率偏高

与黄圈和黄印现象一样,在清茬大曲中出现红心率偏高的现象也是不允许的。清茬大曲中的红心率要小于30%。偏高的红心率通常是因为后火期曲心水分没有排尽,曲心温度尚存,后火、养曲凉曲不到位造成的。所以清茬大曲要特别注重后期管理,以免工作不到位出现红心率偏高的现象。

2.4空心曲

客观地说水分小、曲面粗、压力小容易产生空心曲,水分足的曲在培制过程中有足够的水分挥发,有利上霉去皮,不过水分大容易造成曲块定型困难,上霉易淹霉曲使皮变硬,经过热晾,自然鼓胀,产生空心曲。所以踩制时水分大要加大定型力度,掌握好晾曲时间。这样做有以下好处:易生霉,可以防止大部分曲变形,不会出现淹霉也就自然防止了空心曲的产生。技术来源于积累。经过多年的实践自己学习到了一些生产知识,懂得了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减少和消灭了大曲危害,使我们班组的大曲质量2009~2013年连续5个周期取得公司清茬曲第一名。汾酒大曲是一门复杂的生物技术工程,掌握汾酒大曲生物技术是我的工作夙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因为我知道还有许多汾酒大曲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我坚信汾酒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建耀,王广峰,王泽义.汾酒大曲[M].2004年8月

任满成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