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养殖技术论文 > 鱼虾蟹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鱼虾蟹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日期:2017-10-20 12:03:42人气:137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鱼虾蟹等食物需求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天然产量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人工养殖,提高养殖产量势在必行。微孔增氧养殖作为一种全新的养殖形式,在当前鱼虾蟹池塘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池塘改造

由于鱼虾蟹均属于水生生物,所以对水质环境具有较高要求,这就要求养殖人员需要结合池塘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造,改造工作应该以水源充足、污泥少、水质清新、洱源充沛为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鱼虾蟹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二、防逃设施建造

防逃设施的建造首先需要确定位置,通常设施应该建在堤岸上,高度和内倾斜角分别以50cm和15°为最佳,一般采用双层塑料围成即可。同时,在池塘周围要用每隔2m左右埋一根木棍作为木桩,用相应尺寸的双层塑料贴靠在木桩内侧,夯紧压实,将双层塑料打上孔眼,用铁丝固定在木桩上。

三、微孔管器的安装

一般来说,微孔增氧养殖方式采用的多为短条式增氧系统,该系统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即主管、支管和微孔曝气管。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在高于池塘水位15cm左右处架设总供气管,架设位置应位于池塘中间,并贯穿整个池塘。然后以总供气管为中心,分别在左右两侧水铺设一条微孔管,微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总供气管上和离池埂1m远处,并使其呈水平状分布。

四、水草种植

水草的种植需要依靠水草带来完成,一般来说,根据池塘规模不同,对于水草带长度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养殖户需要结合实际规模来对水草带的宽度和间距进行设定。水草带设置完成之后,便可进行水草种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水草主要包括伊乐藻、苦草以及轮叶黑藻几种类型。水草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其种植面积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不能超过总面积的30%,而且要分布均匀,避免水草种植过于集中,这样不仅有利于虾、蟹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而且还能够帮助河蟹更好的摄食和躲避敌害。

五、苗种放养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便可开展苗种的放养工作,放养的苗种主要以青虾种和河蟹种为主。其中,青虾种的放养应该在春季开展,规格应该在2000尾/kg,投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设定,需要注意的是,所放养的虾种规格需一致,附肢齐全,活动敏捷。河蟹种的放养应该在3月上旬开展,规格应该为60-150只/kg,同样需要苗种附肢齐全、体质健壮。

六、水质调控

“新”和“优”是水质调控的根本目标,想要将上述目标顺利实现,养殖人员首先要定期换水,根据月份不同,换水的周期也有所不同,比如说,3-5月水深应控制在0.6m左右;6-8月水深应控制在0.9m左右;9-11月水深应稳定在1m左右。同时,在养殖期间,应该每隔一星期注水一次,每次15cm左右,还要在此基础上经常减少水质,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从而给青虾和河蟹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其次,养殖人员还要调节溶氧,温季节微孔管增氧设施每天开启时间应保持在6小时,好天气下,微孔管增氧设备从凌晨2点开至次日日出,雨天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增氧时间。

七、饵料的投喂

饵料的选择需要符合青虾和河蟹的生长需求,一般以河蚌、优质杂鱼为主。投放量需根据苗种的数量和具体的生长时期来具体设定。投饵的方法应该坚持“四定”和“四看”。其中“,四定”主要是指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四看”则主要是指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和看苗种生长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饵料的投喂量。

八、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手段。就目前日常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主要集中在河蟹的管理上,青虾管理为辅。不同天气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在高温环境下,养殖人员需要每天巡塘,以此来对河蟹的生长情况做到全面、系统的掌握与了解,比如说,河蟹的摄食情况、活动情况、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逃走情况等。在大雨环境下,需要将管理重点放在河蟹防逃方面,一旦发现有河蟹逃走的迹象,应该及时堵塞堤埂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除此之外,日常管理还应做好对河蟹和青虾的保护工作,防止青虾和河蟹受到敌害的侵袭,第一时间排除有可能对其产生侵害的生物,比如说水老鼠和青蛙等。由于是人工养殖,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病害,对于这一问题,养殖人员需要切实做好防病工作,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使用漂白粉等药物来防止病害发生。一旦发现病蟹和死蟹,应及时弄清患病原因,抓紧治疗,排除致病、致死因素,确保青虾和河蟹健康、快速的生长。同时还要确保水质环境达到标准,定期对水质情况进行测定,并做好记录,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九、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青虾、河蟹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养殖产量的提升成为了养殖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从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微孔增氧养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水体的增氧效果,而且对维护良好水域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养殖产量,必须加大微孔管水下增氧技术的推广力度,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作者:朱志涛 张平 郭程序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林牧渔业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