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机具应用论文 > 略谈当前基层农机教育的方法

略谈当前基层农机教育的方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05 06:38:00人气:323

1当前基层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1.1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近年来培训所用的很多教学设备却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水平,如手工制作的示教板、挂图、利用旧机具拆解件制作的教具等。以平南县农业机械学校为例,近5年除增购2辆多功能拖拉机作教练车外,其他教学设备都没有更新过。同时,教学手段还是停留在“上理论课―机具实物讲解―操作(驾驶)实习”的模式。这些设施条件、教学手段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

1.2教师的知识技能滞后教学水平跟不上

多年来,政府部门对农机培训机构的建设重视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加上单位收入来源少、效益差,导致培训教师很少得到进修学习的机会,不能掌握新型农机具、新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影响培训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3培训形式单调农民难接受

目前,基层农机教育培训一般还沿用早时的培训形式,所有接受培训的人员被集中到培训单位进行授课、考试。在当前形势下,农民的劳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项目由以前的单一农作物种植向多元化经济项目(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农忙之余的空闲时间较少,而上述的培训形式约束性较大,已经不能适应农民的要求。

1.4农民受训意识差

组织培训难笔者所处的地区与广东省毗邻,当地农民有到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的传统。留在本地务农者,多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不强,很多人认为农机具主要进行农田作业,驾驶员没有必要参加技术培训,会用就行;他们无视安全生产,忽视机具使用的经济性。基于农民存在这种意识,很难将他们组织起来集中培训。

1.5培训单位资金困难

培训实施难目前,基层农机培训机构的收入主要依靠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而这块业务随着市场的变化已逐渐萎缩,政策性培训或示范项目配套培训收费很低甚至没有,教职工的工资福利、补助难以保证;对一些惠农公益性培训,上级没有资金下拔的需垫资,培训工作很难实施,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2基层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的基层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作为农机教育培训部门必须开拓创新培训思路,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探索出发展对策。

2.1提高培训师资素质改善教学设备

多渠道为教师争取进修学习机会(进院校、与农机生产厂家进行合作交流等),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对现代农机技术发展动向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同时,要淘汰残旧落后的教学设施设备,添加当前适用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电教板、透明模型、电子磁板等,并配置新型的农机具作为教学机具。这样才能紧跟农机具现代化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教学培训的质量。

2.2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

提高农民的受训意识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农机培训的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拖拉机培训管理办法》等),并利用农机安全监管活动、农机购置补贴的办理、“阳光热线”(当地政府部门宣传行业政策法规、接受群众行业监督的一项活动)等活动,宣传农机培训的必要性及有效性,提高农民自觉接受培训的意识。

2.3利用有关项目配套普及农机相关知识

近年来,上级部门每年都会给基层安排一些农机化推广项目,如2011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2012年国家的“万亩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农业机械学校利用这些机会,利用项目安排的资金,有效地组织了共13期1300的培训,通过进行水稻生产的栽植、收获等环节所涉及的水稻插秧机和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安全使用知识、维护保养、操作技术等内容的培训,从而使水稻生产机械化知识的普及收到明显的效果。

2.4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基于当前务农人员的劳作状况、文化素质的差异,农机培训必须改变以往的培训形式,方能吸引更多的务农人员来参加。比如采取送培训下乡、田间课堂的形式,利用农闲时间,采取实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考虑学用结合的原则,选取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适用、实用的知识内容进行培训,并将农机手在实际使用农机具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授课的重点内容。在培训中,教员带着问题去授课,学员带着问题听课,学用紧密结合,提高培训的质量及效果。

2.5充分利用基层组织的示范作用

带动群众接受培训村“两委”、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农机大户人员等基层组织人员有着较好的文化基础,不仅对农机具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有着相当高的求知欲,因而能比较容易地把他们组织起来。培训机构就应充分调动起这些人的积极性,把他们组织起来集中进行农机相关知识培训,使他们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各种类型农机具的安全操作技能、维护保养常识,具备一定的农机具维修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培养他们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人的能力。这样,这些人员不仅自己的技能得到提高,而且能吸引、带动周围的农机手参与培训或得到间接培训,从而能提高更多农机手的技能和素质。

2.6与经销商、生产厂家合作减少培训资金的开支

如今,很多的农机经销商、生产厂家在农机销售旺季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促销,培训机构可以抓住这个时机,与进行展示、促销的技术人员配合,开展对这些农机具使用知识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合作,既可以推动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又可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推广,还可以减少培训的开支(培训资料、新产品机具的租赁等费用的支出),达到一个多方共赢的效果。

作者:毛仲波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农业机械学校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