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水保论文 > 地方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

地方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6 04:01:00人气:406

摘要: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是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提升江苏省仪征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在分析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控制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强化源头控制、强化体系建设、强化政策引导等环节,提出了控制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体系建设;政策引导;仪征市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区域内发生的面源污染,是在降水或灌溉时,土粒、农药、氮、磷和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排水、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的污染模式。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在2017年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分别达到1.067×107t、2.162×105t、1.415×106t、2.120×105t,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9.8%、22.4%、46.5%、67.2%,所占比例甚大。由此可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严重阻碍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根据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责任状,要求到2020年底,江苏省仪征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化肥使用总量较2015年下降5%以上,农药使用总量确保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对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仪征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1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仪征市区域内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畜禽粪污、化肥、农药、农膜、农作物秸秆等。1.1畜禽粪污随着仪征市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由于畜禽粪污的排放量大,导致其成为了仪征市农村地区主要农业污染源之一。据统计,2019年仪征市畜禽粪污产生量为1.240×105t,资源化利用量为1.178×105t,利用率为95%。

1.2化肥

目前,在仪征市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施用环节,存在着“重化肥,轻有机肥”的问题,且为追求农作物高产,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化肥投入量,这不仅造成了土壤板结、酸化,毁坏了土壤结构,引起了地力下降,还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下降,更是引起了农业面源污染。为此,仪征市近年来通过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有机肥、绿肥轮作休耕等形式,实施了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统计,2019年仪征市农作物生产上化肥施用面积为4.67×104hm2,化肥施用总量为11585.34t,较2015年下降了4.22%,耕地肥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1g/kg,较2015年同区域提高0.2g/kg)。

1.3农药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仪征市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证,但是,这也杀灭了大批害虫天敌,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农药在喷施时,仅有10%~20%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害虫,40%~60%流失到地面,5%~30%漂浮在空气中[1],漂浮的农药后来又随降水落到陆地上,污染了土壤、农产品、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此,仪征市实施了农药使用总量确保零增长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统计,2017年、2018年、2019年仪征市农药使用量分别为353.38t、328.78t、310.30t,连续三年实现了农药零增长。

1.4农膜

据调查,仪征市废旧农膜每年回收计划量为232.3t,而2019年的废旧农膜回收量仅为185.8t,回收率为80%,这意味着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有近50t,这不仅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还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

1.5农作物秸秆

据调查,仪征市农作物秸秆年产生总量为2×105t,而2019年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2%,这表明还有近3%的秸秆遭到废弃,秸秆经过雨水浸泡,会污染水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2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民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识不强

目前,仪征市广大农民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识不强,对生态农业的内涵认识不够,对农膜、农药包装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参与度不高,不重视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等。

2.2农业环境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仪征市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再加上仪征市农业环境保护队伍和机构不健全,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环境保护体系,显著影响了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推进。

2.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费不足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且相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等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而目前仪征市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力度小,这也显著阻碍了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3控制仪征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3.1强化源头控制具体为:

(1)鼓励农户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频率和数量。(2)创新形式和加大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技术,扩大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撒施化肥的传统方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复合肥、生物农药等。(3)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既要结合科技入户、农民职业培训、科普宣传等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危害,又要通过条幅、宣传单、微博、微信、电视台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而提升农民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意识。(4)进一步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扶持及治理。例如,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十三五”期间仪征市共实施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项目10个、小而散养殖场畜禽粪便集中收集处理中心项目2个、沼气工程项目4个;对于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建立合规的干粪堆积场和污水收集池,进行场容场貌治理等。未来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扶持及治理。(5)对于水产养殖,从源头上,加强对各种添加剂、农药、抗生素等可造成水体污染的投入品的管理。

3.2强化体系建设具体为:

(1)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及时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线索录入平台,并对平台中群众举报的涉及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进行签收办理,做到全过程留痕、全过程监控。(2)加快制定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相关办法。(3)强化农民的品牌意识,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3.3强化政策引导具体为:

(1)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专项财政补助资金,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途径资金筹集机制,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加入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市场化运作中去,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稳步增长。(2)制定农业废弃物回收奖补政策,让参与回收的企业或个人从中获利,进而调动其参与回收的积极性。(3)制定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补偿制度,依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农业废弃物生产部门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的企业和个人,要向回收利用者缴纳一定的回收处置费用,以弥补回收利用者。

参考文献

[1]赵春雷.种植业污染治理对策[J].河北农业科技,2008(5):20-21.

作者:冬明月 单位:仪征市农业环境与能源指导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