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套养鳖仿野生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日期:2017-06-10 09:49:17人气:1620
[摘要]本文介绍在安徽省颍上县,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在藕塘营造出野生生态环境饲养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双重目的。[关键词]藕塘 套养 生态系统 野生技术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鳖作为传统美食的市场需求增大。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能,催生了旺盛的需求。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通常,野生的鳖价格要比人工饲养的鳖高出许多,也更加受欢迎。这就对饲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水资源丰富的同时,气候宜人,形成了颍上县良好的生态系统。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证明这里的生态资源良好。因此人工营造野生生态系统,规模养殖鳖,实现经济和生态双重收益成为可能。颍上县部分养殖户在县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在藕塘套养鳖,逐渐摸索出了仿野生生态的养殖技术。藕塘养鳖能够成功仿制野生生态的原因在于,鳖喜欢清洁且安静的环境,通过觅食鱼虾水生昆虫等生活,并且需要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既能便于其躲藏外部刺激,又能让其在陆地晒太阳和遮阴的陆地活动,而藕塘基本上可以提供以上环境条件。但是要实现高产、安全的藕塘套养鳖,需要规范的养殖技术为基础。1藕塘的生态环境建设
消费者之所以更青睐野生鳖,是因为野生生态环境没有污染,生态系统复杂而稳定,鳖在自然状况下生长,安全又美味。这就意味着,饲养者必须人为营造出复杂且稳定的生态环境。
1.1藕塘的选择与建设
藕塘本身要符合野生生态所需要的清洁和活力才能饲养出和野生鳖一样品质的鳖来。首先,藕塘地点要靠近清洁水源,远离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藕塘要有方便的灌水和排水设施,塘底平坦,形状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从基础建设上,要保证池塘不受干旱、洪涝和狂风的影响,且清洁具有活力。莲藕的生长能够为池塘提供丰富的氧气,提高水的含氧量。养鳖池塘要有兼顾的防治逃逸的设施,池塘底部,周边应该用铁丝网网住,防治逃逸。为了实现良好的仿野生生态状态,建议可以将鳖与鲢鱼或者鳙鱼进行混养。鱼类的活动可以提高水的流动,这两种鱼还会以鳖的粪便为饲料,清洁了鳖的粪便有利于池塘保持卫生,还能够避免鳖传染疾病的传染。混养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虽然藕塘套养鳖与混养鱼为藕塘提供了更多的肥料,但是并不是说这样就不需要施肥。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藕的生长,并且提供更多的浮游生物,促进池塘生态多样性和复杂性。大自然的鳖,除了捕食小鱼小虾之外,也会进食水草,昆虫,真实食物的多样性形成了野生鳖的美味。而池塘内的浮游生物增加,可以促进水草、昆虫的繁殖,从而有效的补充人工提供的饲料,丰富鳖的营养。因此可以根据水的肥瘦投放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一般藕塘套养鳖,其水的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就是合格的水质,如果透明度过高,反倒不利于鳖进行躲藏和自行觅食。
1.2藕塘内搭建鳖的活动场所
两栖动物的鳖需要食台和晒台才能保持足够的健康。食台可以用木板搭在池塘的边缘,便于鳖爬上来进行摄食。为了仿照野生状态,可以在池塘的另一边用砂子堆出一块晒台,便于鳖进行背部晾晒。晒台上也要进行别要的遮阴,便于鳖在岸上活动,又能很好的避免过度暴晒。为了促进鳖的正常运动,保持其自然习性,晒台和食台都要延伸至水面以下,形成良好的坡度,给鳖提供缓慢爬行的场所。食台和晒台都要定期清洁消毒。2藕塘的饲喂技术
鳖属于杂食性动物。仿照野生生态饲养的话,就要确保饲料原材料的多样性和新鲜度。通常动物性饲料为新鲜的小杂鱼和动物内脏,植物性饲料有新鲜的南瓜,胡萝卜,以及各类蔬菜。总之,种类越多越好。为了避免新鲜食材自身携带病菌而影响鳖的健康,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在投喂之前,要先用4%-6%的淡盐水进行浸泡,浸泡1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另外,仿照野生生态饲养,并不等于拒绝人工合成饲料,在以上新鲜饲料的基础上也要适度投喂人工合成的全价鳖饲料。鳖的天性比较敏感,遇到声音和刺激就会躲起来,夜晚出来活动多。因此在饲料投喂上,可以分为上午一次和傍晚一次,而且傍晚投放量要占一天的绝大部分,约60%。在鳖苗投放到池塘3天以后就可以进行投喂训练了。3藕塘养鳖的保护措施
藕塘养鳖,要营造出有利于鳖安全快速成长的环境,同时也要避免天然伤害。真正的野生鳖价格昂贵且稀少,是因为自然环境中,鳖的天敌较多。因此,藕塘养鳖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鳖不被伤害。
3.1要防止天敌伤害,在防止鳖逃逸的基础上,池塘周围的铁丝网也要阻止蛇、老鼠进入,设置捕鼠器,每天进行池塘巡视。
3.2要防止鳖群内部的相互伤害。鳖天生好斗,因此不同大小的鳖不能混养在一起。生长特别小的鳖也不能喝体型较大的鳖混群饲养。每个池塘要控制好公鳖和母鳖的数量,因为当鳖成年后,公母鳖会形成自然的对立进行争斗,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公母鳖在性成熟之前分开池塘饲养,避免争斗伤亡。
3.3要时刻监测水质,如果鳖出现死皮烂皮现象,则可能是水质受到污染,要进行及时的池塘清洁,或者降低鳖的密度。对于已经出现生病症状的鳖要拿出来进行隔离,防治疾病扩散。当外界环境发生
变化后,及时观察鳖的反应情况。例如:暴雨过后,要及时查看池塘的能见度。照料好上岸的鳖,平时也要注意预防池塘的噪音污染。4总结
很多现代化养鳖户,为了尽快取得产量收益,通过人为加热手段,干预鳖的冬眠,也就是室内加温养鳖新技术,这样可以缩短生长周期,从原来的4-5年缩短到12~14个月。但是本文认为,藕塘套养仿野生生态技术的养殖方式不应该强行干预鳖的冬眠习性,应该尊重生态规律。考虑到经济效益,可以在第三年适度的加温缩短其冬眠时间,这样才能饲养出不输于野生鳖营养价值和美味成都的人工鳖。参考文献
[1]刘传宏.池塘生态仿野生鳖养殖技术要点[J].农技服务.2013(02)
[2]沈文平,张日喜,王家军.中华鳖仿自然生态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7(01)
曾献华 安徽省颍上县半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