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摘要:为了推动生态农业转型,以山东临沂地区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为对象进行分析,文章讨论了生态农业经济结构,明确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树立生态农业发展新理念、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服务机制三点发展建议,旨在提高生态农业稳定性与开发性。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模生产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新时期环境下农业正式进入到生态阶段,为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非常关键。但是生态保护不到位,致使资源遭到浪费,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以免农业生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深入开发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为经济发展赋予可持续发展路径,是目前生态农业领域的重要工作。
一、生态农业经济结构
现如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农村发展也开始向绿色生态过渡,期间发展模式也转变成为生态农业经济结构。按照山东临沂地区的区域优势、生态农业的产业特征,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应该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关注。临沂地区在这一方面采取了延长产业链与生物链的举措,并且实施农户与公司联合发展的新模式,将当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贸易等多个环节统一,通过严格的检查与监督保证农产品质量。针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期间发现的农药超标与滥用农药等问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全方位实施农产品种植资格考试,对于临沂地区的经济类农产品种植务必要通过资格审查之后,才能够进入到对应的工作岗位中,期间还需要接受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针对发现的农药超标问题,可以通过一票否决制度,切实保证当地农产品质量,不能因为过于重视农业利益,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提高临沂地区农产品销售量,农产品生产环节,当地所有农户在参与规模生产期间,对于化肥以及农药的应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农产品实际应用安全的监督。避免农产品销售过于追求利润而采用违规的膨大剂与催熟剂等添加剂。对于个体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监督,也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证市场中所有农产品符合质量规范。另外,农村土地主要是通过个体农户承包的方式进行种植,这就需要加强种植农作物的类型、农药使用量等项目的监督。集体性与规模性农庄进行农作物生产时,同样需要加强生态农产品监督,切实保障生产农产品质量,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生态农业经济结构,务必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
二、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双管齐下农业技术在新时期背境下得到升级,这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相关技术的升级也要注重环保性,若缺乏对实际的考虑,只是大范围地采用新型技术,有可能会直接阻碍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人员要创新传统观念,不能只是将生态农业作为传统农业的新生产模式,而是要创立具有开放性特点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彻底替换封闭装填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除此之外,发挥出国土资源、农作物多样性特点,提高临沂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率,开发、保护双管齐下,促进农业生产深入发展。
(二)创新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基于生态农业的本质,推动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以此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另外,农民生活方式也可以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优化。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关键点是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总结不同农作物生长规律,增加农业产量与收入。农作物生长有各自的规律,生态农业则是遵循该规律,期间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农业资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农作物健康生长、良好发育,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生产社会与经济效益融合统一。针对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进行调整,期间需要发挥出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优势。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致力于创新生产技术,采用契合的生态农业发展工具,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优良条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三)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生态农业系统本质上属于有机系统,系统在运行期间的重点是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两者整合。结合山东临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可知当地生态农业发展中,核心内容是自然、社会、人力三种资源协调规划与创新,针对当地现有的生态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搭建生态农业背景下的新结构,充分体现出所有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利用价值,实现当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保证市场中农产品质量。
三、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树立生态农业发展新理念为了加快实现生态农业转型,树立农业发展新理念非常必要。第一,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期间,要加强对产业化、工业化的重视,并且积极引入这两者理念,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当地农户可以作为经济组织的一员参与规模经营,不仅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将以往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规划性、规模性问题加以解决,充分体现出规模优势;第二,加强对农产品种植的重视,所有农药、化肥在正式使用前必须接受检测,农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也要进行质检,加强农产品种植科学性,保证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第三,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开发旅游项目,作为农产品周边产业,为其提供附加收入,降低生态农业价值固定这一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提高临沂地区农产品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农业产值局限性及时转移,获得充足的资金推动当地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服务更加具备个性化,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生态绿色农产品。另外,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体现在种植土地区域内摄像头的安装,实时监测农产品种植情况,既可以规避种植期间的突发性问题,又可以保证生态农业种植效果。
(二)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能力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期间,农业部门人员应该总结生态学规律以及自然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充分发挥出生态农业发展规律的作用,全面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山东临沂地区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按照当地农业生产需求优化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结构,将生态农业资源与能量协同整合,构建循环流动机制,在保证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也可以和自然环境维持和谐的关系,在保证生态农业开放性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农业生产与经济活动,维持生态农业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三)建设农业服务机制为了加快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引导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农业部门人员要将建设农业社会服务机制、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体系等提示日程。农业部门可以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作为生态农产品市场保护机制。一般制定优惠政策期间,所有工作人员要深入到当地的农业市场中,总结经济发展趋势,将生态农产品出口作为扶持重点,使土地流转效率得到提升,按照临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逐步开展规模经营,拓宽集约型农业经济覆盖范围,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同时,结合生态农产品生产实践优化认证机制、市场准入制度、生态农业保险机制等,通过生态补偿的形式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另外,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还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如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农业部门制定约束制度,做好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还需要从其他相关产业着手,及时组织维修水利水电设备、乱采乱垦行为的处理、生态农产品质检等,将其作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消除不利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立足于信息化农业、创新发展理念等,积极探索新时代背境下的发展机制,明确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完善发展方案与规划,提高临沂地区生态农业资源利用率,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冬冬.浅谈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J].山西农经,2020(04):71-72.
[2]张红英.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探索[J].商讯,2020(05):185.
[3]王敬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26-27.
[4]王元钊.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视角探索农业经济的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9,38(12):33.
作者:李印朵 单位:郯城县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