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建设论文 > 农业综合体发展现状探讨

农业综合体发展现状探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7 02:30:00人气:382

摘要:农业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农村商业化综合类开发项目的总称,能够集产业农业、工厂化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近年来,农业综合体发展迅速,不仅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及农民生活水平,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主要探究了农业综合体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田园综合体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综合体;现状;问题;农业经济

农业综合体是以农业为主导,融合工业、旅游、创意、地产、会展、博览、文化、商贸、娱乐等一、二、三产业,形成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型产业结合体[1]。通过市场建设和产业链配置,形成产业互补、功能互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继而产生具有强聚集效益和强辐射能力的区域经济磁力性,最终起到农业产业功能载体和农业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近年来,农业综合体迅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嘉年华发展得如火如荼,不仅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及生活水平,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农业综合体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科技、品种资源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要想在困难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就必须了解农业综合体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必须对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对农业综合体进行探究,分析近年来农业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农业综合体的商业模式打好基础。

1农业综合体发展现状

1.1农业综合体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

农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在农业文创、农业产业生产加工、创意园区、休闲娱乐等方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科技人才、创意农业等软实力和农业品种资源及生产加工相融合,对农业综合体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2农业综合体类型多样

全国农业综合体多种多样,创意类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我国已创建了6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认定了20个。目前,62个国家级产业园已形成了95个主导产业,吸引了近10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近500家省级龙头企业入驻,吸引返乡下乡就业人员达14.2万人,撬动金融社会资金近1800亿元,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比所在县平均水平高34%。目前全国已建成农业嘉年华20多个,与2014年相比几乎翻了几倍。2015年开始农业嘉年华在数量和建设规模上均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尤其是2016―2017年,场馆设施建设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举办地点也从最初的南京和北京南北两大代表性区域快速发展到全国近20余个省份,目前最北达到了吉林,最南延伸至广西,最东达到上海,最西延伸至新疆,均已有在建或已建成农业嘉年华,未来农业嘉年华会遍布全国。

1.3打造知名农业品牌和品牌农产品

各地区依托特色自然条件、人文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农业综合体,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农产品品牌开发方面,在完成“三品一标”申请认证基础上,利用品牌效应,积极提高品牌影响力,创造出高附加值农产品。农业综合体要想赢得国内市场并走出去,必须打造具有国际品牌的高质量农产品和农业综合体园区。

2农业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主题、产业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

近几年,农业综合体建设发展迅速,但尚处初级阶段,规划设计创意和深度不足,大多是自然景观加人造景观、乡村旅游的低层次重复建设,同质化程度较严重,特色不突出,缺乏亮点,建筑内容在实际结构和风格上,甚至在设计意向和内涵上,雷同程度较高,缺少对乡村资源的深度挖掘,产品相对单一,吸引力不够强,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2]。另外,部分综合体为解决空置率,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放低企业准入门槛,造成主导产业不明确,综合体定位不清晰,特色和优势不明显、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弊端出现,乡土乡情氛围不浓,产品缺乏竞争力。

2.2农业融合及深度延伸不足,缺乏创新力

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缺乏深加工,更缺乏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业态创新不足,创意水平不高,乡村文创、农业创意、康养设计、循环农业互动体验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创新型高附加值的新兴业态产业发展缓慢,总量占比较低,有的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区农业综合体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发展意识,产品结构单一,效益不高,限制了农业综合体内生动力的发挥,对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3]。

2.3缺乏专业人才,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创意性人才不足,创意设计类人才缺乏,尤其是农户产品创意、个性化设计、盈利模式规划等方面缺少相关专业人才的有效指导。在种养及管理等方面缺乏专业技能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缺口也较大,农业综合性项目管理内容复杂,对经营管理人员要求很高,需要对市场需求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的人才。

2.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完善

大部分农村基础条件差,且不同区域存在的问题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水利水电设施建设不够,交通不发达,厕所、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问题凸显,农业产业链衍生的联动效应没有显现出来;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设施体系不完善,农业金融及产品较难进入,致使金融、资本、信息区块等增值服务不能纳入农业综合体。

2.5建设及经营费用不足,农业投融资及招商困难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产业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农业综合体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建设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虽然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但对于一些不发达地区,农业综合体建设运营发展中所需资金缺口仍普遍存在。一方面,农业综合体与金融机构的融合力度不够,农业综合体业务与金融产品融合不够深入,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开发限制,资本进入很少,建立多元化的农业融资体系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融资困难,不仅使农业综合体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也使一些创新性很强的项目迟迟不能落地。

3发展建议

在农业综合体已逐步成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重要抓手和落脚点的大背景下,应不断对农业综合体进行结构创新和优化升级,能提高农业综合体的创新性,发挥规模效应,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在农业数字化和智慧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综合体要与大数据、区块链模式相适应,对农业综合体的受众、参与者及产品营销进行准确定位。推进农业综合体的进程虽然路途坎坷,但也硕果累累。我国许多省市地区,农业综合体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业综合体品牌增多,应不断丰富发展内涵,聚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中也存在不足,如主题及产业特色不突出、农业融合及深度延伸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和创新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建设及经营费用不足及农业综合体行业缺乏完善的产业链[4]。发展农业综合体,需要从产业、人才、科技、创新力、政策、投融资等方面大力支持,才可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对国内外农业综合体现状有了全面了解,才会在此条件下更好地对农业综合体商业模式进行探究。发展农业综合体要注重发展模式和地域人文自然特色资源的整合,以“人才是关键,创新是动力,产业是根本,农业综合体为载体”为理念,完善农业综合体的产业链。全国范围内,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农业综合体商业模式,且各种模式各具特色,相互借鉴。对于农业综合体商业模式进行理论及实践上的探究,不仅要在宏观层面把握好农业综合体的发展方向,也要为发展农业综合体做好经验总结和理论基础,如此才能对农业综合体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参考文献

[1]章伟江,胡豹,王丽娟,等.现代农业综合体运行机制研究:基于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的实践[J].农业经济,2014(5):9-11.

[2]韩伟宏.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7(16):295-296.

[3]李楚鸿,周波.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关系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6):164-169.

[4]张会曦,梁普兴,李湘妮,等.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733(23):241.

作者:曹文龙 米志强 单位: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