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生态学论文
一、输入输出动态平衡原理
这个原理涉及生物、环境、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它认为,无论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又称协调稳定原则,涉及生物、环境、生态系统三个方面。结合此原理,我们可以观察到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教与学并没有达到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而是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一般情况下,学校并不会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英语写作课,教师是在大学英语这门公共课中,穿插讲解写作,有时也会进行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专项练习。但是由于大学英语课时有限,除了听、说、读、译,能够分配在写作讲解或练习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根本无法保障学生有足够的输入量。同样,学生花费在写作的时间更是有限,除了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观察,学生基本上不会去主动进行写作练习。根据输入输出动态平衡原理,在设计研究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输入和输出量。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建立一个小型的英语写作教学系统,包括写作技巧、写作策略、四六级范文、佳作欣赏等项目。而对于学生的输出,可以借助在线批改系统,结合教师批改,要求学生进行多稿写作以保证学生在写作方面有足够的输出量。
二、生态位与生物群落
生态位(niche)最早由Grinell于1917年提出,定义为:“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Elton将生态位定义为“生物在其群落中的功能状态”,从而使生态位与栖息地概念相区别。1957年Hutchinson提出了生态位的多维超体积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他认为生物在环境中受到多个资源因子的限制,每种因子对该物种都有一定的适合度。在语言学习中,完整的生态平衡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组成,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有其相应的生态位,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在维护生态的平衡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的外在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具备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而构成群落的各个物种对群落的贡献是有差别的,通常根据各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来划分群落成员型。其中包括优势种(dominantspecies)和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和罕见种。这些种通过不同的多度、密度和盖度等,对生物群落的稳定和生长繁殖起一定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主体,学生种群也在该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在学生种群内的不同级别的学生也拥有各自的生态位。他们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在群落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中国的学生往往习惯于个体学习,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教师可以根据教与学的具体要求,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生态位的重叠与分化。就大学英语写作而言,同伴互评是写作反馈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的概念,加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作互评中的合作,对于我们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耐度定律和花盆效应
另外,以下的两个原理也能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很好的结合,对其进行指导。耐度定律是指每个种只能在一定的环境内生存和繁殖。生物种类在一定范围内,对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需求有其上下限度,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个种群对于该因子的耐性限度。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课时的多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度的选择。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第一点是它在空间上的局限性。第二点它对环境有特定的要求,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花盆效应主要表现为由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学生与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本,进行封锁式小循环。结合此效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选用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对其进行分析、讲解。总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完全可以借用生态学原理,对其进行指导。
作者:樊雅桢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