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镇高原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
摘要:现代农业到底是什么,有些什么要求,如何在“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永仁县永定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永仁县永定镇实际,阐述了永定镇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取得的成效,针对存在的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足、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规划引领,高位推进;围绕产业实施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实施电子商务工程等对策措施,旨在为永定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经营主体;科技创新;信息体系
高原特色农业是立足云南实际、彰显云南特色、促进云南发展、实现云南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自主发展战略。它解决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举高原旗”就是举生态旗、资源旗,“走特色路”就是走“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之路。地处云南高原的永仁县永定镇,其农业也必须走高原特色农业之路才是发展之策。永定镇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现代化进入了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新阶段。对于当前永定镇正在推进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要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为引领,以副总理在2014年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0%左右、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以上、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以上”为指标,以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2014年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场会上提出的“生产导向市场化、生产工具机械化、生产过程信息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经营形式产业化”为技术要领,由首要追求“吃饱”向主要追求“吃好”转变;在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加入了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由数量型农业到效益型农业的转变;突破传统农业千家万户分散式粗放经营和城乡界限分明的局限性,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通过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取得的成效
永定镇地处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县城,旧名苴却街,是永仁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辖3个社区居委会、9个村委会,计92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人口31666人,其中,农村居民人口11790人,占全镇人口的37%,非农业人口19876人。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雨量883.9mm,年日照时数2824.3h,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拉萨)。辖区国土面积327km2,实有耕地面积1656.27hm2,其中水田843.73hm2,旱地811.07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05hm2。201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0150万元,比上年53927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9219元,比上年同期8305元增长11%。
1.1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永定镇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中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全面落实以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良种推广为主的重大科技增粮措施,重点抓好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2016年粮豆播种面积2557.73hm2,粮豆总产达10720t。
1.2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围绕市场和加工龙头企业原料需求,着力打造“第一车间”,全镇建成了优质粮食、优质烟叶、优质蚕桑、特色畜禽、绿色蔬菜、优质特色水果、农作物繁制种等一批高原特色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建成优质烟基地453.33hm2,全镇收购烟叶860t,实现收入2447.99万元,均价28.47元/kg,上等烟比例达71%。新建成蚕桑基地58.13hm2,全年共养蚕2088.6张,产鲜茧85.2t,实现产值346万元。发展商品蔬菜253.33hm2、蔬菜繁制种286.67hm2,共实现产值4050万元。云南哲林x果有限公司在云龙、乍石、麦拉建成连片晚熟x果基地2000hm2,成为亚洲最大的晚熟x果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以生猪、肉牛、黑山羊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全镇生猪存栏47500头,出栏60500头;牛存栏5064头,出栏3652头;黑山羊存栏16003只,出栏23700只;累计完成肉类总产6788t,其中猪肉产量5264t,牛肉产量508t,羊肉产量达450t。全镇畜牧业产值达17472.57万元,培育规模养殖户达70户。
1.3培育多元化主体,加快产业化经营
截至2016年底,全镇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1户,全年龙头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0142万元,实现营业(销售)收入15003万元,实现利润857万元,企业从业人数达1152人,带动农户1.3万户(次)。全镇累计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会员4062个,2016年实现经营收入126万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加快了产业化经营步伐。
2存在问题
2.1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永定镇山地面积占94%,是典型的山地农业。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低,水利化程度不高,高标准农田少,低温、雪灾、干旱、大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频繁发生,对粮食作物和特色经作种植影响较大。水库、沟渠、道路的经济寿命缩短,难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畜牧生产设施设备落后,规模养殖比例低。农业信息滞后,产销脱节。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机械作业在主要产业和主要生产环节的覆盖面明显不足,在相当大的区域内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在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2.2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业化程度不高
特色产业优势不突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紧密。经营主体散、小、弱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带动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蚕桑产业,虽然在永定镇发展了10多年,累计发展桑园266.67hm2,但年产值至今未超过千万元,2016年仅有346万元。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管理人才,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多,缺乏名特优产品和品牌产品,难以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如远南公司,虽为省级龙头企业,但经营不善,负债累累,长期拖欠农民地租及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上访,流转的土地撂荒严重。
2.3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加剧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标准化生产、加工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缺乏;实用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滞后,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长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各种病虫害时有发生,产出率降低。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导致农业环境污染加剧。
2.4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开发周期长、见效慢,土地、资金和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城市对农村资源要素“虹吸”效应更加凸显,农业发展要素在工农和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面临很大挑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高稳产农用地被占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空间被压缩。农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整体投入量偏低。财政支农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省、州财政,县、镇因财政力量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
2.5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贸主导权竞争日益激烈,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中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在国内,部分省(区、市)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开发特色优质农产品,对永定镇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形成一定的冲击。在永定镇,周边的四川省仁和、会理等县(市),省内的元谋、大姚等县(市)以及县内的莲池、宜就、维的等乡镇都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增产不增收现象屡屡发生。
3发展对策
3.1规划引领,高位推进
永定镇应增强统筹发展理念,把现代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科学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0年)》《云南楚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楚雄州“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永仁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为依据,制定永定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产业布局上,立足于永定镇资源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积极融入楚北经济增长,围绕金沙江昆楚攀东西开放合作产业带、攀楚玉南北开放合作产业带、永武有机果蔬暨休闲观光农业经济产业带、南永特色林产品经济产业带等特色产业带,划定特色产业区,构造特色产业群,以大基地、大园区培育大产业。以粮、烟、桑、果、蔬、畜、种为主导产业,明确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规划“1个核心区”,即:以永仁县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永攀物流园区、哲林x果庄园、方山诸葛营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区。规划“3个产业带”,即:永定河流域有机粮经作物暨休闲观光农业经济产业带、方山山系特色生态经济林果暨休闲观光农业经济产业带、老尖山山系特色生态经济林果产业带。规划“5个示范区”,即:大坝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区、麦拉有机水果生产示范区、店子冬繁制种生产示范区和特色优质稻生产示范区、糯达优质烟生产示范区。巩固提升粮、烟、蚕桑、生猪等传统产业,做精做优蔬菜及繁制种、石榴、枣类等精品产业,大力发展x果、沃柑、黑山羊、肉牛等优势产业。通过编制发展规划,转变以往“走到哪算哪”的无序发展模式,以规划为引领,严格按规划争取项目、安排资金,加强规划的约束性、指导性,高位推进永定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3.2围绕产业实施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上一盘菜、凑成一桌席”的合作精神,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统筹协调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烟草、公路等部门,整合五小水利、高稳农田建设、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村道路、低效林改造、农机补贴、规范化畜厩补助等项目,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设施农业,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实施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主的农村各项改革,不断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新活力。1)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在畅通骨干排灌渠系的基础上实行水、电、路、渠、林等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土地平整、排灌沟渠、机耕路、农田林网等配套建设。协调推进和紧密衔接骨干排灌水工程、田间工程、输配电设施等建设,强化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2)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好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优先发展“五小水利”工程,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积极配合直苴水库、麻栗树水库、大血厂水库、太平地水库等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突出抓好粮经主产区、经济林果区等重点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和滴灌,大幅提高有效灌溉面积。3)强化机械装备能力建设。根据多样性农业发展需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按政策兑现农机具补贴推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推广适宜永定镇的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的农机设备和高效节水农业设备,加快农机化主推技术示范应用。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推进行动,提升水稻、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烟、桑、果、蔬、畜、种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机械化发展。推广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提升设施农业、动植物病虫草害防治、农产品烘干、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等装备水平,提高全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3.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经营主体
推进永定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投入上千亿的资金,在各级财政支农资金不足的条件下,必须通过引资加以解决。要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第一要事,围绕主导产业,坚持“招大商、引大资”,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全省100强企业来谋划布局;强化产业招商、精准招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强势推进实施人才强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氛围,在实现“量”积累的基础上,确保招商引资成效。切实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人才、有前景的大企业,鼓励以大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为主体开发建设主导产业,促进以产业招商、以商建产业,支持按飞地经济模式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广泛吸纳外来客商到永定镇投资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围绕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目标培育壮大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各村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类、养殖类、休闲类、联合经营类等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采用种养结合的循环生产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推行品牌化销售。每年对重点经营主体进行筛查,对列入重点扶持的经营主体,优先给予政策支持,优先保障农业用地;对比较优势地位削弱,或不具备发展潜力的经营主体,予以退出培育名单,增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培育名单。鼓励和支持经营主体参加“三品一标”认证和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等评选活动,实现永定镇农业特色品牌零突破。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
依托楚雄州农科所的科研实力和“楚粳”品牌,着力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协调和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六良”配套,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区,加快选育适合永定镇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永定镇主导产业的良种覆盖率。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提高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覆盖率和应用水平。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协调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科技的开发、使用和推广,重点在楚粳、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繁制种产业上取得突破。
3.5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实施电子商务工程
制定和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全产业链上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建设永定镇电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示范店,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利用互联网解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等问题。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淘宝特色中国楚雄馆”“国资商城”“农业信息网”等为基础打造永定农产品网店群,拓宽多元化销售途径,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罗卫昌.楚雄州推进桥头堡建设产业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2]刘文跃.认清形势把握规律突破瓶颈―全力推进大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J].云南农业,2017(4):11-13.
李坪 永仁县永定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