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探讨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鄂尔多斯市
在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出现。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气象灾害也开始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已经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农民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总结鄂尔多斯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以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全面了解农业气候规律,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1-4]。
1鄂尔多斯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1干旱
干旱在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经常出现,属于常发性的气象灾害,其主要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出现频次高、危害程度严重和持续时间长等,在各类气象灾害中占据首位。干旱强度和出现时间决定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因鄂尔多斯境内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生产水平低,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较大,干旱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本年度农业生产欠收。鄂尔多斯境内降水量变化规律是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少雨区,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干旱强度也随之增强;而东南部地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小,干旱强度也相对较低。
1.2雨涝
鄂尔多斯市年内降水主要在夏季较为集中,这阶段经常会有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的暴雨天气出现,再加上一些地区的防洪标准相对较低,相关防洪设施比较简陋,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农业生产的雨涝灾害具有季节性特征,且年际变化较大,在每年7月上旬~8月中旬这段时间内出现频率较高。鄂尔多斯市降水分布规律和地势地貌共同决定了雨涝灾害的区域性差异,其中东南部向西北部雨涝灾害逐渐减少。
1.3霜冻
鄂尔多斯市霜冻天气在春季和秋季出现频率最高,在霜冻灾害出现时,植物体表面的温度会达到0℃以下,造成植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发生冻结,进而出现微小的冰晶体。因冰晶体的作用,使得细胞内部水分不断渗透到外面,植物原生质的胶体出现凝固,导致植物细胞脱水死亡。霜冻灾害的危害强度受地形、周围环境、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响较大。若是春霜冻时间延缓或者是秋霜冻时间提前,将会进一步加剧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
1.4冰雹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是强烈积雨云中发展形成的固态降水。冰雹天气出现时的局域性和短时性特征明显,且在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大风、大幅度降温、强降水、雷电等突发性天气,给农业生产、通讯电力、交通运输、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均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冰雹在鄂尔多斯市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出现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会造成农作物叶片、果实、茎秆等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产量。
2防灾减灾措施
2.1干旱防灾减灾
1)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对于鄂尔多斯市气象部门来说,应对人影作业体系建设不断进行完善,并成立起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以对全市人工增雨作业进行统一协调和指挥,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在鄂尔多斯市境内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为了增强水的利用率,可采用节水、高效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微灌、喷灌等方式。3)增强农作物自身的抗旱能力,可选择农业技术措施,在高温干旱季节做好面上覆盖和增施有机肥,以对土壤进行改良,降低水分蒸发能力,提升保水性,加大抗旱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2.2暴雨洪涝防灾减灾
1)鄂尔多斯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重视起抗洪减灾工作,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部署,不断完善防汛反应机制;2)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3)加强气象、农业农村、国土、政府、水利、交通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抵御暴雨洪涝;4)加大防汛抗洪的资金、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汛期来临前,做好堤防修筑、水库加固、河湖整治等工作。暴雨洪涝的出现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降水是最为直接的因素。为了增强对暴雨洪涝的监测、预报服务能力,应尽快构建起洪涝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增强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2.3霜冻防灾减灾
1)掌握低温天气发展规律,调整农业布局。为了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需要熟练掌握作物生育期内低温天气发展规律,以更好的安排农业生产工作。2)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在低温霜冻天气还没有到来之前,农民可以选择加热法、烟雾法、灌水法等措施对局部小气候环境进行改善,降低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3)选择综合栽培技术。根据当地冷害发生发展规律,加强耐寒品种的研发,苗期内可以选择地膜覆盖,做好施肥和灌溉工作,增强植物自身的抗寒能力,进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4冰雹防灾减灾
1)加强植树造林。可在鄂尔多斯市冰雹灾害多发区内适当增加林业比重,开展封山育林工作;适当提升抗雹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农作物种植中应尽量避开多雹季节,第一时间抢收成熟的农作物。2)人工消雹。通过分析鄂尔多斯冰雹时空分布规律,在冰雹多发区上游增设炮点,并向冰雹云中发射催化剂,进而实现人工消雹,降低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高尚文,李金义,李涛,等.抚顺市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与气象灾害防御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70-9872.
[2]黄晓飞,刘.刍议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J].科学与财富,2014(11):261-262.
[3]何燕,高永珍.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1998(5):254-257.
[4]鲍文.贵州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灾减灾能力建设[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533-537.
作者:魏佩 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气象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