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建设论文 > 现代农业建设状况与有效路径

现代农业建设状况与有效路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3 17:43:00人气:382

本文作者:刘瑞东 单位:山西省农业厅

现代农业是一个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且具有发展变化特点的农业概念,在接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实现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与各种企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农业产业体系。

一、山西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情况

山西一直是以煤焦、钢铁、化工等行业为主导产业,农业相对属于弱势产业。农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省委、省政府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的发展方针,在推进山西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业产业化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等为特色的四大产业,并建立起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太行吕梁两山干果杂粮生态经济区和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作物经济区三大经济区。

二、制约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运转机制不健全,征地制度存在问题

从我省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一方面有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由农村集体按农户人口数,加以平均分配的,由于客观上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由于城镇扩建、交通占地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化与调整,出现农民对土地"只种不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低而不稳且品质不佳。这种人地关系不稳的状态导致了农民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能合理地长期地对土地进行规划使用。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限制

城镇化发展目前,我省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涉及户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已成为制约城乡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公平分配、人力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根源。具体表现为,那些选择进城务工,走农民兼业化道路的农民工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并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他们却无法分享社会公共财政、医疗、教育给现代都市所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一个小小的户口本将我省的城市和农村相分离,成为城乡壁垒的分界和标志。已成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省级财政对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总量不足且分配结构不合理

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农村社会事业滞后是山西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筹为辅的资金投入渠道。目前,在财政投入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省级财政投入与农村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不相称。此外,有限的政府支农资金存在分配不合理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县乡村各级人员的供养和开支,建设性支出较低;第二,在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中,用于流通领域的过多,用于农业研究、技术推广以及农业现代化经营的比例太低;第三,财政支农资金缺乏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所以,财政总量投入不足和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山西现代农业发展滞后的根源所在。

4、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落后,农民文化素养亟待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与支柱。山西在农业科技方面问题严重,集中反映为科技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当滞后、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很不发达、农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其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和农业科技经费制约体制。在我省农村教育方面则表现出农村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且投入不到位、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在校人数和就业人数比例很低。

三、推进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1、明确土地产权,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征地制度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它的基本要求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土地产权对农民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大胆的借鉴兄弟省份的改革经验,以明晰地权,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目的,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我们可以在有条件的市县乡,直接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尝试,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以股权形式分配给农民,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创办股份合作制的农业企业;对直接推行土地股份制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大幅度延长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进一步稳定人地关系。此外,我们可以对荒山、荒坡、荒滩、荒沟实行公开拍卖,整合我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必须体现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条件下,我们可以根据被征农地的用途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具体如下:对出于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土地征用,政府可以进行干预,给农民合理的补偿后,可将集体用地征收国有;对出于商业开发为目的的土地征用,必须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加以征购,大幅度提高土地征用价格,让土地价格与真实的土地价值保持一致。在此交易过程中,政府要担负起行政登记和市场监管的作用。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以城乡分异为特征的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山西省城镇化建设的一块绊脚石,严重制约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需要强调的是,改革户籍制度的目的,不是取消户籍登记管理,关键是要取消附加在户籍上的种种诸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不合理甚至是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和制度,给新进城落户的居民以平等的待遇,进一步适应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建议我省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依据的城镇户口申报制度,用导向性的准入条件代替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制度。同时,要按照统筹城乡的发展要求,逐步清理现行制度中带有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规定,尤其是对其子女的入学、医疗、社会保险给予城镇人口的同等待遇。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弊端,扎实稳步地推进建设"和谐山西"的重大战略。

3、建立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完善管理体制

在我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下,应按照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所规定的"财政用于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法律条文,通过投资农业基本建设、变流通环节补贴为对农民直接补贴、支持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4、建立农科教结合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山西现代农业的兴衰成败。为此,我省应把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发展山西现代农业的一个核心任务加以落实。一方面,继续深入地完成农村青少年的"普九"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我省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山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此外,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鼓励广大农业科技研究人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四、结语

现代农业不仅是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更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多加扶持,并且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大力发展。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