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特点及措施探讨
【摘要】本文从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中的问题,着力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体系,达到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质量,满足现实农机应用需求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操作
体系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操作的专业性较强,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的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方法,建立有效的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体系。
1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主要特点
1.1时间集中性
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工作一般集中在农忙时节,农闲季节农业机械设备普遍的闲置。在由于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因此导致阶段性的农业机械设备故障提升,为了保证农机设备的维修工作力度,需要加大设备保养力度,注重在集中时间加大维修保养工作频率。当然,这也给农机设备维修人员造成较大工作压力和人员紧张问题。
1.2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我国农机设备的不断推广普及,农机维修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日渐提高。农机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维修人员掌握新的维修方法,能够科学化的进行维修操作。特别是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环境下,要求农机设备维修与人员具有信息化的意识,能够利用互联网与农机户保持沟通,掌握信息电子设备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农机设备维修保养效率。
2当前农业机械维修的主要问题
(1)维修保护推广不足。我国还缺乏完善的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工作体系,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宣传推广工作严重不足。我国农机部门未能及时深入一线进行农机设备养护常识的普及推广工作,有丰富经验的农机设备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机维修人员不具备技术推广意识,不了解农机设备发展的前沿趋势,不能及时的针对农机设备情况进行有效的保养工作。目前我国还未能建立综合性、长期性和计划性的农机知识普及推广机制,没能针对性的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农机知识推广工作,不能实时解决农机户的使用问题,导致农机设备带病运行,农机设备运转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机设备缺乏科学化的推广工作体系。(2)农民农机知识较少。由于农业户的科学知识不足,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不掌握正确进行农业机械设备保养方法,农机设备运转异常情况未能得到及时关注。当前农机户很少有独立进行农机设备保养与简单维修操作的技能,农机户在使用农机设备时较为随意,不能根据地域环境与工作任务对农机设备进行科学的使用和有效保养,因此造成农机设备磨损消耗大的问题。还有的农机户往往忽视农机设备的小问题,不注重及时进行维修检查,不愿意在农机维修方面投入必要的资金,因此导致小问题酿成大隐患。还有的农机户盲目依赖经验,不能采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维修,基层不听取专业农机人员的意见,因此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3)维修保养经费不足。由于我国农机设备的保养维修机制不健全,因此造成了农机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农机设备淘汰报废率高的问题。当前我国还缺乏有效的农机养护管理费用供给机制。随着农机养护管理费用制度淘汰,致使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机养护保护经费不足,农机养护与维修推广工作的经费来源匮乏,制约农机养护工作的开展。虽然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重视开展农机养护工作,出台了一些农机养护政策,但是经费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落实。有些农机养护部门工作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的检测维修设备不足,检测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因此不满足基层养护操作现实需要,严重制约了农机设备的养护能力,不利于提高维修保障水平。
3优化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措施
3.1加强维修管理工作
提高农业机械维修的有效性,保证农业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和消除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还要加大对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力度。首先,农机监管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农机设备的巡查力度,在农忙时节和农忙前进行必要的农机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其次,建立有效的农机技术普及推广机制,在掌握前沿农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推广工作。农机部门还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农机维修和保养部门,能够以各种有效的方式传递农机设备保养的常识。第四,加强农机设备随意改造的督查,消除农机管理使用的中的随意性大问题,对私自改装农机设备厂家和人员进行处罚,保证农机设备合理使用。
3.2完善农机保养机制
提高农机保养工作有效性,应当针对农村现有农业机械设备的情况制定科学化的农机设备保养工作体系。首先,应当建立信息化的农机设备保养实时互动机制,运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农机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运用网络进行农机保护的技术共享,提高农机户的日常保养工作意识。其次,建立有效的农机保养的互动机制,注重通过网络、视频或电话方式指导基层进行农机保养。第三,成立专业的农机保养操作队伍,根据农机户的需要进行预约保养服务,达到有效提高维修保养质量目标。
3.3完善维修保养方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农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要求,应当完善农机设备维修保养方法。首先,应当引导农机户购买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设备,注重在维修的过程中积累同型号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法,配置专业的维修设备与工具。其次,根据农机设备维修保养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农机设备检查体系,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维修与保养操作方案。第三,建立农机设备的观察机制,推广农机设备运转情况登记记录表,促进农机人员及时的记录农机设备异常情况,促进农机人员按在操作前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设备检查。第四,注重及时更换微小部件,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农机设备的细微问题,以便于消除农机设备隐患。
3.4提高维修人员素质
促进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建优质的农机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队伍。首先,加强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促进农机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维修与保养方法,提高维修与保养操作质量。其次,还要帮助农机维修人员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维修操作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维修操作方法,达到提高维修操作有效性目标。第三,应当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机制,促进维修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前沿趋势,鼓励农机维修人员研究前沿问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结论
提高农机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建立完善的农机设备保养与维修体系,在总结农机设备维修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维修保养措施,切实取得农机户的支持和认可,达到不断提高农机设备保养维修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增泉.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及保养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2):5-6.
[2]王建兵.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及保养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0):50.
作者:侯贤东 单位:商丘市睢阳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