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生态论文 > 谈农业电商发展问题及对策

谈农业电商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23 06:25:00人气:438

摘要:安康市汉滨区等一批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级特困地区,近年来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将农民种植养殖、工业生产及销售三产融合,开辟了新型农业电商运营道路,但也遭遇了经营瓶颈。通过对农业电商现状的研究,分析现有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不但能够拓宽我国农业电商发展渠道,还能为脱贫攻坚的道路有效赋能。

关键词:农业电商;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一、安康市汉滨区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汉滨区农村电商也面临着三大制约因素,一是人才短缺,二是物流配套步伐慢,三是品牌化程度低。农村电商急需要一批懂电商、懂营销、会操作的电商人才来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大力进行人才培训,出台吸引人才政策支持农村电商发展,人才短缺可以借助淘宝、京东等强大的培训平台和有效的实践平台,谋求合作来合作培训电商人才。而物流配套更需要政府发力,以政策之力激活农村电商物流配套发展。随着国家电商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汉滨区农业电商发展也存在农业品牌知名度低、企业经营规模化与管理企业规范化不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高及本地企业品牌意识不足、不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信誉机制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处在“有名品、无名牌”的尴尬当中。

二、安康市汉滨区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销售渠道单一汉滨区地处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受到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发达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发展乡村物流,而乡村物流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山区路况较差,物流运输体系不健全,电商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地区产业扶贫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汉滨区经济的发展。山区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获取有限而且难以获知最新的农业资讯,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容易造成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的脱轨。

(二)缺少集群化效益,产品品牌化程度低汉滨区农业生产区域现在仍是以小农经营,自产自销的状态。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整体农产品种植业缺少规模化、集群化种植,组织化程度不高。现有的一些农业电商企业规模小,发展力度不够,产生的经济效益还很微弱,没有形成产销结合的全产业链条,从而导致后续拓展规模受到阻碍,和农民、当地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电商平台规模小,电商专业人才稀缺通过我们调研发现目前汉滨区电子商务的规模普遍较小,在产业扶贫当中的应用较少,汉滨区农村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这一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低,加之对一些电商平台不够信任,更愿意直接将农产品卖给收购商,减少风险,很多村民这样的经营模式已经几十年了,对于近几年电子商务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容易产生不信任感。此外,当地的农民主要依靠实践和经验交流,没有系统接受过种植知识的学习,文化水平较低,对于产业发展,市场变化认识不足,政府针对这方面的人才没有引进政策,大多数从业者缺少行业经验,缺少针对汉滨区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考和解决对策。尽管当地成立的电子商务中心,但人才匮乏仍然制约着中心的发展,本地人才培养困难,引进外地人才更难,人才力量的缺失严重拖慢发展步伐,政府需要在农村电商平台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四)金融支持力度低,涉农保障力度不足在安康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商家主要是小型初创初级加工企业、政府主导,民营管理的农业合作社和农户个人组成,虽然目前在电子商务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面临众多困难,许多中小型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获得金融支持难度大,许多商家的经营规模小,经营方式简单粗放,不能向信贷机构、银行提供完整的财务信息和资料,个人贷款又受到农民个人信用程度低、银行业务较少、金融政策不熟悉等情况。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资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较少的资金无法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第二,农村电商前期投入费用较高,其中包括了平台搭建、宣传引流、后期维护、无偿为用户提供的福利等等。前期投入大,利润低,处于亏本状态。投入的周期较长,回收成本的周期时间长,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风险较高,资产都属于网络资产,价值性不明显难以获得金融机构支持,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破产危机。

(五)农产品标准不完善,产品体系尚未建立在农村电商的发展中,利益相关方对商品的要求水平较高,很多平台要求商品的产品信息、相关标识统一有效。农产品的标准化也需要做到包括品质标准化、规格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既受到生产环境,如水质、土壤、大气的影响,也受到生产过程中技术规程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加工环节,如采摘、保鲜、储存等的影响。

三、安康市汉滨区电商运营对策

(一)增强特色生态农业政策的扶持力度汉滨区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地区农业的发展中要从方方面面做好农业的保障和管理,从政府出台的有关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政策等方面全面提升对于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帮扶力度,并且要从政府的财政方面保障对于农业及其副产品的扶持力度。农村电商的深化利用,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粗加工等环节,其余的养殖业、畜牧业等农业产业也要囊括其中。还要充分提高高质量的生态农业规模建设,不断增加生态补偿环节,并且还要加大这种资源的长期投入力量,扩大对于农民生产工作的保护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农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农业生产新方式,持续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强化相关产业链支持、政策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而为政策落实到位保驾护航。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增加对特色生态农业的帮扶力度,才能让地区农业的发展有底气有魄力有自信,才能够实现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的不断进步,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

(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首先,汉滨区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全局谋划,布局合理的发展体系,推进城乡便捷路网建设,加快物流服务网点建设,从源头降低农村电商生产运输成本,同时,还有充分重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运营,高效地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在乡村的流通,很多农民才能掌握最新的农业动态,掌握农业市场信息,并根据信息对自己的农业知识技术更新和调节农业生产。此外,还必须配套实施好销售渠道的搭建和协作。能够让整个农业产品的供应链条畅通无阻,将原来农村已经掌握的销售渠道与农村电商发展的渠道结合起来,互相融合统一。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能够将网络流量转化为线下的交易量,提高农产品的交易量。通过政府的相关部门主动为农产品做宣传,优先供应本地区的农产品,实现地区自小消费量的提高,我们也要在一些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合或者经营场所,有目的的开办经营一些农产品的相关定点销售机构或者购买点,与长期需求企业或个人签订供需协议等等,增加农产品的曝光度,提高群众收入,将销售渠道拓宽,建立农产品销售的长效发展机制。

(三)多措并举,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把农村电商产业做大做强,我们采取多项措施激励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一是要能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带动效应,带头发展农村电商产业,用农民身边已经发展起来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实践者的致富故事典型,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用直观的方式增强农民发展信心,政府也要积极的发现培养大户、典型户,实行典型成功的大户带动一般小户发展,按照以户带户、以户带组、以组带全村的工作建设思路,逐步带动全村电商产业的发展。二是政府积极主动联系与农村特色产品初加工企业和食品货物采购商开展合作,通过政府合作社流转土地、科技公司示范种植结合的办法,并有条件地提供作物种子、农药化肥、生产技术等,带动农村农户发展电商产业。三是采用“基地+城市社区”直配模式及“批发市场+宅配”模式,建立鲜活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和鲜活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推动电商产业规模化发展。新常态下,农村电商发展要围绕实际需求进行发展变化,积极发挥特色生态农业资源在市场的地位以及方向,进一步认识到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充分参照相关的价值规律,不断优化电商产业结构,进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差异需求。

(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农业劳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农业现代化不断进步,汉滨区要从发挥自身产业地域优势、增加劳动人员的培训频率和时长以及实际的劳作技术出发,鼓励职业性高水平农民的培养和进步,通过产教结合教授实际的农业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知识以及现代技术使用方式。在进行职业技能和劳动素质培训时,可以邀请农业方面的带头人和行业专家到汉滨区先进行调查,再根据汉滨区的人文特色、产业特点进行培训内容的确定,定制属于汉滨区农民的内容,帮助农民进行农业活动,以及熟练掌握相关的农业技术,并且更加高效合理对于土地的长远规划、复合使用。不断研究农业新政策对于农业活动的影响,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新鲜营养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提高扩大农民的经营收入。当前,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农村电商成为农村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电商平台通过不断完善开始拥有可靠适合农村的销售模式、乡村物流体系以及金融支付体系,汉滨区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村电商的带动示范作用,建设成汉滨区特色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完善平台功能,建立买卖双方沟通,填补汉滨区电商市场的未开发区域,不断拓展汉滨区扶贫农产品流通的渠道。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地方的薪资待遇、居住环境、发展前景对于留住人才非常重要,汉滨区政府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开发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另外,汉滨区政府可以效仿一些大城市,为引进人才提供购房优惠政策和子女入学福利政策,或者运用高校智力资源,与本地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校地联合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也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当地的本土企业也应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为员工提供帮助,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培养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曲彩练.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研究―――评《实战农业电子商务》[J].中国食用菌,2020(03).

[2]彭柳,田敏.农产品流通中“互联网+”新经济平台搭建思路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7).

[3]柴森.“直播带货”赋予下沉市场消费新动能[J].中国国情国力,2020(03).

作者:曲江月 李泽楠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