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园林农业生态论文
1、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1.1特色与乡土
特色是旅游的魅力所在,也是农业生态观光园旅游活动吸引游客的保证,更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农业生态观光园的特色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色,即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其景观要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突出“乡趣”、“野趣”,特别强调经济、实用,营造出有地方特色的观光农业景观。
1.2主题明确
主题就是旅游地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旅游地特色,增强其竞争优势,满足核心客源市场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因此农业生态观光园的题是其建设、经营的核心,也是其卖点之一。“田园性”、“乡村性”和“生态性”是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基本出发点。
1.3兼顾生态与开发
(1)生态旅游是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
(2)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是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的:
(3)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来宣传生态旅游的思想,明确生态保护的意义;
(4)通过居民的积极参与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建设的互动推进。这四项标准初步判定观光农园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
1.4以人为本,重在参与
现代旅游者越来越看重旅游经历,渴望参与,应设计一系列供旅游者参与的农业旅游项目,如跳民族舞蹈、钓鱼、野炊等,以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强调对游客参与性活动的项目的开发建设游人在观光农业园区中是“看”与“被看”的主体,观光农业园最大的特色是,通过游人作为劳动(活动)的主体来体验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并成为园区一景。
2、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入口的规划设计
园区入口是面向游客的门户,是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印象所在,在规划设计上遵循其生态、乡土的设计原则,可以考虑在入口处放置广场,在广场上设置具有民俗特色、富有田园气息的雕塑小品等,例如在入口处设置景观水车,既能吸引游客的视线,造成震撼感,同时又能体现出农业园的乡土特色。
2.2生产体验区的规划设计
生产体验区主要为进行农作物的生产,可细分为畜牧区、森林经营区、渔业生产区等。同时设有可供游人参与体验的蔬菜、花卉园艺生产,让游客认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参与农事活动并体验到农业生产的乐趣。
2.3科普示范区的规划设计
园内可架设玻璃温室大棚,种植日常生活中少见的新奇品种、野生品种,展示当今先进的无土栽培方式,如水培法、基质培、立体栽培等。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或高科技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
2.4观光游览区的规划设计
观光游览区一般地形多变,同时栽培多种观赏型农田、瓜果,通过对不同植物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姿态、花期、花色、季相、香、果、叶等的合理配植,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加上珍稀动物的饲养观赏等,使游人身临其境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
2.5水体景观区的规划设计
在农业生态观光园中存在水体形式有湖、溪、泉、瀑等。为体现其生态自然性,溪流多为自然水体,一般是以观景、休闲娱乐为主,而湖塘大多则是用于生产的鱼塘、荷塘,在景观营造上应兼具生产、观景、娱乐的功能。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可满足游客观景娱乐的需求。游人也可泛舟其间自行采摘莲子、菱角或于岸边挥杆垂钓、捕虾捉蟹。
2.6休闲娱乐区的规划设计
本区应为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核心区。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站在游客角度,开设尽可能多的游客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并进行大概划分,从而形成趣味丰富、适用面广的娱乐活动,满足游客的需要。
2.7民俗文化展示规划设计
民俗文化的体现应应用于园区的各处,大到园区主入口,小到角落的景观小品,都能体现其文化性,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通过强调园区设计的民俗文化性为园区整体增添魅力,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景观小品的文化体现,设计主题的文化展示,景物景点的命名来展示、特色民俗活动展示等。
2.8管理服务区
该区可设有行政办公楼、职工宿舍、综合性招待所等,并配套各种服务娱乐设施,为团体会议、一般游客留宿提供服务。
作者:张锐 刘浩然 杜洁 伍敏华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