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环保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上升,水产养殖产业的规模不断变大。水产养殖过程复杂,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需要极高的技术支撑。论述了妥善处理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和养殖工具材料选择的方法,以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保问题;对策
近几年,环保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各个行业在具体作业中实施了环保行动。水产养殖过程烦琐,如果处理不好养殖中的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适应环保理念、保护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要重视环保,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解决措施。
1水产养殖中的环保问题
1.1有机物污染水源
水产养殖过程复杂且烦琐,养殖期间需定时定点给动物投喂饲料。投喂饲料后,仅有一部分饲料被养殖动物食用,还有一部分会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流走或经泡发后沉入水塘中。长时间积累后会有大量的有机饲料充斥在整个水圈中,饲料上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影响水质,造成水圈环境的二次污染[1]。同时,水产动物在食用饲料后,排出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会随着水流沉入水底,继而滋生更多的微生物,造成水质浑浊。水中微生物增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养殖产业的整体质量。这些微生物如果得不到合理处理,就会快速增殖,逐渐影响到周边的水域,污染周边的水源。
1.2养殖药污染
养殖者在养殖场中加入渔药,以减少病虫,防治养殖害虫。养殖者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药物,有的养殖户没有经过合理预测就盲目使用渔药。这些药物虽然可以减少病虫,但同时也会污染周边的水域,造成大量的鱼类和贝类死亡或发生变异,继而造成二次污染。1.3养殖产业环境保护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养殖产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善,很多法规的实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明确约束实际的污染行为,导致养殖环保问题越发严重。需要专门的环境保护制度全面约束养殖过程,从而为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证。
1.4水产养殖过程中环保监管不力
监管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最有效的途径,能有效预防环境问题。目前,养殖产业中的环境监管力度较低,导致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不规范,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行为,加重环境问题,从而影响水圈环境。
2水产养殖中环境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
没有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是水产养殖造成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国家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水产养殖中有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应结合现阶段水产养殖情况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将环境保护问题列入法律层面,有效防范不规范的养殖行为[2]。建立法律的初衷在于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法律机制中,使养殖行业市场更加规范。引导取得营业许可证的养殖户加强法律意识,将法律制度发给养殖户,让养殖户遵守法律、规范养殖。另外,要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许可制度,对养殖户的养殖资格进行标准化审核与管理,对不符合养殖资格的不予批准,从源头上提高养殖户的法律素养,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建立法律制度的核心在于对污水排放的标准化,对随意排放污水的养殖户进行法律制裁,以儆效尤。并对排放标准进行规定,国家应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污水排放标准。
2.2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制
监管部门要在养殖过程中有效监控环境保护执行标准,从源头上对不良的养殖行为进行监控和制止,确保合理养殖,促进养殖产业的绿色发展。当地监管部门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做好监管工作,并联系当地政府和基层管理干部全方位地监控养殖户的养殖行为,确保养殖规范。另外,监管部门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并将这些监管制度下达到基层管理者,让基层管理者全面监管养殖户,从各个环节做好监管工作[3]。应明确监管部门的职权,确保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如果发现严重的污染问题,应让养殖户进行停业整顿,更加严重者应吊销其营业资格,从而提高监管效果。
2.3鼓励绿色养殖
从养殖产业经济来看,应鼓励和支持绿色养殖。为了提高绿色养殖的效果,国家应积极建立养殖支持策略,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促进科学绿色养殖。我国养殖产业的资金补助较少,应建立完善的资金补助机制,对养殖户进行资金补助。西方国家对养殖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在环保方面收获了较大的成效,养殖产业随之向科学养殖的方向发展。我国可以效仿西方国家,对养殖户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使养殖户可以进行科学排放污水和科学养殖。要实现绿色养殖,就不能缺乏资金的支持,如果缺乏资金支持,那么绿色养殖计划就难以实施。水产养殖需要具备较高的养殖技术。很多农户虽然养殖经验较丰富,但掌握的养殖技能和专业知识较少,在养殖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规范养殖行为,从而加重了环境问题。因此,国家应为养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养殖户能够掌握熟练的养殖技术并具有科学、绿色的养殖观念。技术团队要培养养殖户绿色养殖观念,在技术上对水产养殖户进行指导,让养殖户科学养殖、科学排污,重视环保问题,正确使用农药,从而减少污染。
2.4加强环保科学研究
水产养殖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污染比较严重。从技术层面,可以加强环保科学研究,对水质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根据水质污染品种和实际情况提出应对策略,提高水污染治理技术。治理技术的提高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水产养殖环保问题。要加大研究力度,为水产养殖提供技术保障。
2.5强化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养殖户作为养殖产业的主力军,其养殖行为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要加强水产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素养,促进其科学养殖,树立养殖户的绿色养殖理念。现代养殖户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中年人,但绿色养殖意识较薄弱,因此可以通过各个渠道加深养殖户绿色养殖的观念,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素养。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媒体传播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加大社会层面的环保认知度,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跟随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环保意识以及水产养殖质量,促使养殖产业朝绿色的方向发展。
3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水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也随之扩大。水产养殖应适应新时期的环境保护理念,养殖户和社会各层级都应重视环保问题,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荣祥.浅谈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130.
[2]赵楠.水产养殖:从饲料加工工艺到环保养殖技术的综合提升[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18):45-48.
[3]陈明忠.探讨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模式[J].新经济,2014(10):82.
作者:赵涛涛 于美波 安萍 单位: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