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水产发展论文 > 水产苗种产业发展探思

水产苗种产业发展探思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24 17:11:00人气:392

摘要:海南的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城乡居民物价水平、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海南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产苗种;繁育;产业

海南省位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是我国版图最南端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目前仅有的热带岛屿,具有独特的热带气候,常年气温在24~26℃之间。这些独一无二的热带自然资源、光温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是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海南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得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发展迅速,自2015年以来,海南石斑鱼年产量可达1亿千克以上,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海南的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城乡居民物价水平、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海南省水产资源发展优势

海南省具有无可比拟的自然光温优势。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年平均日照时长2534h,年平均气温24~26℃,在海南的光温条件下进行水产苗种繁育,周期短、产卵早,据统计,海南水产苗种供应时间比广州区域要早80d,比福建等区域要早70d。在种质资源方面,海南省依托南海最大的热带海域,海水物种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海南省海水鱼类品种多达2300多种、虾类品种多达360种以上、蟹类品种多达350余种、头足类约70种。数量众多、品种各异的水产种质资源为海南发展水产苗种繁育产业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基础[1]。

2海南南繁水产良种繁育种苗的现状

2.1海南部分区域已经建设较完备的良种繁育基地

近年来,海南加快水产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一些地区建设了较完备的水产种苗繁育一体化体系。目前,南繁水产培育苗种主要包括石斑鱼、扇贝、鲍鱼、牡蛎、罗非鱼、泥鳅、中华鳖、尖吻鲈等几十个品种。海南的文昌会文-琼海长坡一带被誉为“虾苗硅谷”,文昌、海口、定安重点建立了淡水苗种产业基地,东方板桥建立了著名的石斑鱼苗种产业基地。目前,海南省的水产苗种不仅畅销内地,还出口到越南、新加坡等周边国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战略点。

2.2海南南繁水产种苗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60年的发展,海南水产苗种繁育产业已初具规模。据统计,目前海南共建有水产苗种场1100多家。从种类分布上来看,海水鱼苗种场约500多家,虾苗种场数量约400多家,淡水鱼苗种场约80多家,其他贝类、龟类、蟹类等苗种场约100多家。从区域分布上来看,文昌、陵水、澄迈、东方、海口、乐东、琼海等市县都分布有水产苗种繁育基地。以广西罗非鱼良种繁育基地为例,2012年,该基地在海南省乐东县投建,主要以罗非鱼良种选育、保存、培育、繁殖为研发核心。目前,每年向广西提供罗非鱼良种鱼苗1.8亿尾,保障了广西罗非鱼早春养殖的生产需要。据统计,2017年我国水产苗种产值逾680亿元。当下,海南省正在大力推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可大力发展渔业南繁产业,建立全国热带鱼类龙头产业基地,海南鱼苗不仅可满足全国需求,还可以走向世界。

2.3海南省筹划建设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

和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规范的动植物种源引进中转基地,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育种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海南省已组织编写了《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产业规划》,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起步区(月亮岛)市政配套工程已于2019年11月开工,力争2020年底竣工。下一步海南省将建设包括中转隔离基地(保护区)、种质基因库、保护和繁育研究所、检疫中心、大数据中心、种源交易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把海南省打造成外来生物规范进入我国的安全通道和我国获取、保护、开发全球濒危珍稀动植物种质资源中心[2]。

3海南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立足“大农业”的视角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其南部的三亚、陵水、乐东等三市县日照长、静风、少雨、病虫干扰少,是不可多得的苗种繁育基地。多次视察海南南繁基地,并强调:要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成集科研、销售、生产、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南繁硅谷。2018年底,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出台并指出,支持海南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推动海南建设国家南海生物种质资源库、水产种业南繁基地和深远海智能生态渔场。海南省要站在“大农业”的视角和高度,全方位推进水产种业南繁基地建设,明确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提升南繁水产业的内外影响力,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3.2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将南繁基地发展列入国家战略,提出了南繁基地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描绘了南繁基地的发展蓝图。下一步,建议在编写《南繁科技城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海南热带南繁水产苗种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南繁水产业发展的近、中、远发展思路,确定重点发展项目和布局,落实保障措施,助力南繁水产苗种产业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3]。

3.3加大产业科研创新

以南繁科研为基础、以水产育种为核心、以热带农科为特色,集聚水产苗种产业创新要素,不断推出优良新品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科研工作者都在着力解决苗种繁育难题,以大力提高鱼类产量,丰富百姓餐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态环保标准的提高,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培育更多品质优良的鱼苗,通过推广更环保的养殖技术,让渔业生产与渔业生态实现双赢。要加强科研创新,围绕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在品种的高产、抗逆、优质等性状方面加快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建议国家对海南发展热带水产苗种繁育产业给予优惠倾斜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海南渔业育种基本建设和科研投入,建设国家级水产苗种南繁基地和南海水产种质资源库。

3.4做好产业布局谋划

按照南繁规划,现有南繁基地发展布局是一体两翼三区,南繁水产苗种产业也应该参照南繁基地发展布局,做好整体发展谋划。建议引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海南建立基地,构建“1+4”的产业发展平台。“1”就是中国水产研究院的研发平台,可以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多家水产研究机构,加快水产科研研发与创新。“4”即打造四大南繁水产种苗基地,按照目前水产种苗布局分布,因势利导,做好升级改造。在文昌建设“虾苗南繁研发基地”,在乐东-三亚建设“石斑鱼苗南繁研发基地”,在陵水建设“早春鱼苗南繁研发基地”,在海口-定安建设“淡水鱼苗南繁研发基地”。全力支持热带水产苗种繁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铭辉,王永波,梁松,等.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l.热带生物学报,2014,7(02):171-176.

[2]陈冠铭,李劲松,林亚琼,等.国家南繁育制种基地正规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7):135-140.

[3]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7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周海波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