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水产发展论文 > 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浅析

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浅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14 21:16:00人气:460

摘要:在各产业的飞速发展阶段,渔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在慢慢发生改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渔业的转型即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总结了团风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团风县现有的资源,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及策略。

关键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策略;团风县

团风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境内水域资源丰富,具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有利条件。全县总水域面积为1.3万hm2,其中可以进行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达到6866.67hm2。2017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5万t,水产业总产值5.2亿元。在团风县经济发展体系内,水产养殖占有重要的比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品质及品种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市场。林群等[1]结合国内外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现状,指出工厂化养殖因具有不受气候影响、节地、环保且高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水产渔业的发展方向。林菲[2]分析了当今养鱼界的发展,发现当今养鱼界正向“农业化、牧业化、工业化”三维立体结构发展,显现出三足鼎立之势,但目前发展中国家仍以发展农业化养鱼为主。除养殖模式外,程同海等[3]认为应着力打造生产作业环境,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渔业二、三产业。在管理方面,蒋翠红[4]指出水产养殖业的可追溯性管理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对整个水产品产业链的追踪,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王新利等[5]认为水产综合物流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现存物流模式的缺点,较为适合中国现阶段水产业发展。目前,根据生态渔业、绿色渔业发展要求和团风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需要,湖库实行禁、限养,部分精养鱼池被占压,这些都制约着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本研究根据团风县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分析在水产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团风县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为团风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团风县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有长江、巴河、举水三大水系,全县水域面积1.3万hm2(含长江和其他河沟),其中可养水面6866.67hm2,目前已养水面4800hm2。养殖品种约35个,主要有四大家鱼、中科3号鲫鱼、黄颡鱼、鲈鱼、鳜鱼、黄鳝、小龙虾、翘嘴等,其中鲢、鳙、草鱼、团头鲂、鳜鱼等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水产苗种孵化场所2个,年生产鱼苗约25亿尾。水产养殖覆盖10个乡镇,团风、淋山河、方高坪、回龙山、马曹庙、上巴河、总路咀、但店、贾庙、杜皮等乡镇水产养殖面积分别为1333.33、578、530.27、946.53、241.73、465.27、322.47、328.47、134.07、196.73hm2。其中团风、淋山河、方高坪、回龙山等几个沿江乡镇水产养殖面积较大、渔业生产基础设施较好、名特优水产品较集中。《团风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科学划定了水产养殖“三区”(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禁养区类型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所在的水库、湖泊、长江、河流;限养区类型为集中式二级饮用水源地、湖泊、水库、列入湖北省重点保护湖泊的保护区外围500m以内的池塘、当家塘;养殖区类型为塘堰、精养鱼池、稻田综合种养区、苗种繁育区。据历年水产生产统计年报数据,2016―2018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分别是6666.67、5266.67、5000.00hm2。截至2020年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4800hm2(其中精养鱼池3666.67hm2,普通池塘1133.33hm2,湖库面积未做统计),渔业人口4439户、12703人。水产品总产量3133.33hm2,渔业总产值5.88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5.30亿元,水产苗种产值0.44亿元,增殖渔业产值0.14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35万元。渔业在大农业中,依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2团风县水产养殖发展成效

2.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渔业供给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深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全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水产新品种,发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打造以沿江乡镇重点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为主,山区乡镇重点发展生态综合种养为辅的五大水产养殖片带。至“十三五”末,全县发展优质鲫鱼、小龙虾、鲈鱼、鳜鱼、黄颡鱼、黄鳝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4666.67hm2,其中鳜鱼533.33hm2、鲈鱼133.33hm2、黄颡鱼3000.00hm2、翘嘴1000.00hm2(含套养面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533.33hm2,其中团风镇铁铺、严家咀、赤山桥村一带稻田养虾面积200.00hm2;回龙山大湾铺、鹞子湖一带稻田养虾面积333.33hm2。逐步形成五大水产养殖片带,即团风黄湖铁铺优质鲫鱼、黄颡鱼、鳜鱼、小龙虾等特色养殖带;方高坪、淋山河大宗鱼类规模养殖带;回龙山鹞子湖大湾铺稻虾生态养殖带;马曹庙、上巴河草鱼、鲫鱼、黄颡鱼高效养殖带;总路咀、但店优质鱼示范养殖带。

2.2渔业生态健康养殖不断推进

加强设施渔业建设,推进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积极推广工厂化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十三五”期间,建设了现代渔业示范基地2个(百容水产基地、黄湖凯诚基地),稻田养虾示范基地2个(回龙山大湾铺凯鑫虾稻基地、鹞子湖忠勤虾稻基地),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基地1个(淋山河镇胡桥村黄鳝养殖基地)、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2个(团风镇徐家楼丛火家庭渔场基地、淋山河君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湖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基地、湖北凯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团风县江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团风县胜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团风县艳兵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团风县徐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设施渔业的发展和稻渔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展现了绿色无公害、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优势,提高了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3渔民科技服务不断加强

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水产养殖培训,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宣传与指导,举办“春风行动”、送科技下乡、稻田综合种养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400,入户指导68,赠送扶贫村贾庙乡仁家冲村花白鲢、鲫鱼、鳊鱼等鱼苗5000尾。推行市场主体+贫困户模式,建设了徐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双杨水产专业合作社等2个产业扶贫示范点。

2.4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坚持生态发展,全面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严格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执法监管,严控水产养殖污染,开展“河边塘”“湖边塘”尾水治理,全面落实河湖库长制,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以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为切入点,不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成果,组织开展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绝户网清理、拆围“雷霆行动”回头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养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3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团风建县以来,团风县的水产养殖业主要有四大家鱼、优质鲫鱼、黄颡鱼等养殖品种。养殖品种少,养殖规模小,主要采取家庭农场及个人承包的模式进行养殖,整体连片养殖区域小不集中。大中型的养殖合作社偏少。这些情况导致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弱,对渔业市场的把握不准,从而影响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

3.2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在春季鱼病多发季节,水产养殖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每年团风县因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万元。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导致大量违规用药,产生药物残留等质量问题。在池塘养殖中,水产动物疫病随时可能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规范用药,就会导致疫病的蔓延,危及整个池塘,对整个池塘的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大大降低水产品的产量,从而影响渔民的收入和渔业的经济效益。

3.3特大灾情抗风险能力弱

水产养殖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据统计数据了解,2016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团风县全县渔业受灾面积达到4713.33hm2,水产品产量损失达到22636t,苗种损失11630t,渔业机械损失5135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全县水产养殖户均未对水产养殖进行投保,保险机制不完善、保险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为水产养殖业是高风险行业,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对水产养殖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渔民面对灾情的应对及抗风险能力的强弱也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4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针对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经过数据分析,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对比,发现其成因主要集中在当地养殖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养殖技术人员有限、品牌意识薄弱,养殖技术水平低、渔业支撑体系不健全等。

4.1养殖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中国水产养殖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与地区间的发展水平不一,商业保险和互助保险模式并存。由于水产养殖业具有投入高、产出高和风险高的特点,其发展迫切需要保险的支持。2017年在洪水灾害来临前,团风县政府计划出资给水产养殖贫困户购买水产养殖保险,但因为该行业面临承保操作难度大、道德风险防控难等挑战,最终未能成功投保。2017年团风县水产业受到重创,也进一步说明将水产养殖业纳入保险理赔范畴势在必行,让水产养殖户能安心发展水产养殖,真正从中获利。

4.2养殖技术人员配备有限

团风县属贫困县,工资水平偏低,在人才引进方面没有优势,导致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流失,现在团风县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的人员只有3个,年龄均在45岁以上,老龄化十分严重。在春季疫病多发季节及出现严重渔业灾情时,现有的养殖技术人员完全不能及时对养殖户进行科学地指导,影响了团风县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

4.3养殖业支撑体系不健全

一是苗种体系建设滞后。团风县苗种基础设施老化,专业从事苗种培训地基少,亲本退化,名特优苗种不足,良种覆盖率不高,新品种开发与应用鲜见新突破。大部分名特优品种需从外地购入,比如小龙虾苗种需从鄂州购入,鳜鱼主要来自于广东等地,名特苗种的供应受制于人。二是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病防体系不健全。虽然团风县在全省的带动下建立了疫病防疫站机构并购入了基本的设备,但是由于没有专业从事疫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项研究疫病防治的经费,疫病防治工作还无法有效开展。三是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养殖业科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成果不多,基层推广体系弱化,科技成果到户率和应用率不高,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亟待加强。

4.4养殖业发展支持保障不足

养殖业市场主体、养殖大户申报“二品一标”、申创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积极性不高,品牌意识不强。部分鱼池水质监测系统、进排水等配套设施不全,达不到现代渔业建设要求;针对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较少;水产养殖投入成本大,养殖户融资较难;水产品养殖保险尚处于空白,水产养殖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

5团风县水产养殖发展对策

5.1依托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渔业示范区

一是着力发展设施渔业,积极开展向上争取资金,加大鱼池标准化改造力度,重点抓好齐鑫、凯诚两个中央现代渔业项目基地、省级现代农业发展水产专项基地以及水产板块基地建设。二是着力发展“高效渔业”,不断调整优化养殖结构。以“十大名优品种、十大实用技术、十大优化模式”为重点,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稻虾、稻蛙共生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努力扩大小龙虾、河蟹、黄鳝、鳜鱼等名优产品养殖面积,力争全县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333.33hm2。大力推广先进渔业科技,集合资源,聚焦投入,集中力量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三是着力振兴“水产种业”。加强水产苗种的培育,引进和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苗种企业,对名特优、小龙虾等苗种繁育进行科技通关,针对四大家鱼的亲本进行更新换代,切实提高团风县良种自给率及覆盖率。

5.2调整产业结构,做强渔业品牌

一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实行分区养殖,发展订单渔业,加快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建设稳定、高产、优质原料基地。不断加强品牌创建。加大“二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快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壮大苗种产业。二是盘活资本,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资本渔业”。通过招商引资、企业融资、投资入股、兼并重组,不断壮大团风县水产养殖市场主体。三是做强渔业品牌,大力发展渔业品牌效应,支撑品牌建设,将原有的品牌做大、做强、做实,创建驰名商标,打造团风名特优及特色养殖系列,努力成为全省的主导品牌和特色品牌。

5.3科学规划,构建现代化水产品市场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团风县区位优势、水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引进的齐鑫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的科技优势,科学制订水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分步推进,差异化发展。二是构建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的水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依托现代水产业示范区、水产品加工园区等平台,加快形成县城有区域性水产品市场、乡镇有骨干水产品市场、各村有产地市场、基地有塘头市场的水产品市场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现代交易方式。推进水产品订单销售、冷链物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等新型农产品交易方式,为水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捷有效的渠道。四是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重点围绕市场建设,配套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现水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标准化管理。目前已建设的水产可追溯平台直连接了3大合作社,后期要加大水产可追溯平台的建设,提高县、镇、村的覆盖率。

5.4发展特色养殖,满足市场需求

在传统普通水产品品种养殖的基础上,逐渐寻找有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种进行养殖,达到少量、精养、高收益的目的,不但要满足现有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同时要满足其他地区对水产品的需求。在科研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水产科研项目,争取政府支持,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可以在传统品种上进行选育,提高传统品种的抗病性及生产能力,重视稀有品种的保护与养殖。

5.5完善金融保险制度

在产业化、健康化的同时,需完善投资风险担保机制,以求健康可持续发展。渔业的保险经营应与国家农业政策相一致,渔业保险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因此不能单独依靠市场实现均衡,建议可以采用以下的保险模式:一是渔业互保模式,由政府推动,形成政策性、非盈利的组织,政府不对该组织收税,组织内互保成员之间自我组织、自我管理、风险共担和互助共济,为所有成员提供风险保障。这种组织运行模式,使得互保成员间利益捆绑,所有成员都会监督和自觉减少风险发生,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商业保险模式,把商业保险引入淡水养殖行业,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政府不仅需要对购买淡水养殖保险的养殖户进行补贴,而且需要对经营淡水养殖保险的公司提供补贴,通过融合政府对淡水养殖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符合团风县实际情况“财政支持、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淡水养殖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团风县淡水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5.6提高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治工作是影响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目前,团风县对水产疫病防治的研究和防治远远滞后于生产方面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用药剂量的增加都导致病害防控能力变弱。要提高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可以通过加大团风县疫病防治站的建设,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抗病、抗逆性强的新品种选育,开展鱼类免疫机理方面的研究,研制安全无公害的水产用兽药,在养殖户中提倡健康养殖管理。

6小结

团风县水产养殖业从建县发展到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养殖面积不断增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不断提升,品质不断增强。但在出成绩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疫病防控能力有待提高、监管机制有待加强、技术人员配备有待提升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问题的局限性:团风县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本研究对团风县水产养殖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还停留在较为表面和理论的层次上。基于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所提出的建议也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的效果和实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团风县水产养殖业与周边乡镇的水产养殖相比具有竞争力,随着周边地区水产养殖的发展,团风县如何继续发挥自然优势,保持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群,王琳,黄修杰,等.广东工厂化水产养殖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132-134.

[2]林菲.工业化养鱼将成世纪绿色产业[J].北京水产,2001(4):9.

[3]程同海,宋波,周海嘉.浅谈加快水产养殖产业化进程[J].苏盐科技,2005(1):26-27.

[4]蒋翠红.水产养殖业可追溯性管理与渔业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业,2016,10(3):152,154.

[5]王新利,朱晓琳.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10):63-67,111-112.

张静雅 徐双前 团风县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