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水产发展论文 > 优化渔业模式助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优化渔业模式助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27 10:53:00人气:367
新时期,加快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刻不容缓。一、利用废弃和环境恶劣场地,合理扩展养殖空间 在确保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盐碱地、修路架桥所挖的低洼地带、矿区作业留下的塌陷坑洼以及砖窑挖土形成的坑塘,只要满足渔业生产条件、没有安全生产隐患都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引水养殖,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对湿地沼泽尤其富营养化水域可结合政府综合治理开发,合理规划,适度放养水生动物,通过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的养殖种类建立起科学的生物群落,促进水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如滤食性水生动物对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有下行效应的作用,可促进水域中物质循环畅通,不仅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资源,还能利用鱼虾蟹等活体改善水质,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北方一些相对缺水地区在闲置地采用集装箱养鱼,也不失一种合理扩展养殖空间的方法,有利于增加北方地区渔产品总量供给,增加渔业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一些废弃船体船坞改造后也可考虑引进水体从事水产养殖。二、多渠道合理利用各类水体,循环利用好补给受限水体 水体的供给是渔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旺盛,水资源越来越需要节约使用和高效利用,除了江河湖泊外,许多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若能经过合理规划和进一步有效治理如沉淀、过滤、中和、增氧、稀释等综合治理使其符合渔业生产用水标准,亦可用来养殖水产品。另一方面对于水源质量恶化或者水源补给有限的养殖水域,尤其北方相对缺水地区,可以考虑种植水草并设法使水体循环流动起来,形成水草-循环水相对封闭的独立自然净化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养殖水体,从而达到持续循环高效利用的目的。如长江水产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池塘水循环自然净化系统由循环起始的第1级循环池到终端的第7级循环池,溶氧不断增加,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和其它营养盐类大多降到最低值。该系统既不需要外部水源,又不对外排污,自动化程度高,净化水质好。天津等北方地区使用该系统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稻田渔业,减少幼小野杂鱼作饵 近年来稻田渔业发展较迅速,不少地方兴起稻田养鱼、稻田养虾和稻田养鳖等生态化种养结合产业,并形成一定可观的规模。这种模式下水稻为鱼虾蟹等提供清新荫凉的水体,水中杂草、浮萍、大量浮游生物等为鱼虾蟹提供天然饵料。另一方面,鱼虾蟹等又可捕食害虫、螺类等天然饵料。水生生物在捕食过程中,又搅动水体和土壤,促使养分流转并有效转化,不仅更加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而且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减少了饲料、渔药等渔用投入品的使用,若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稻田渔业,可大量减少使用幼小野杂鱼作饵料鱼,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增殖。四、生态处理养殖废水,促进渔业生产污水零排放 现阶段我国渔业生产以粗放式居多,养殖水体分散,科学化管理程度低,从事渔业一线生产人员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客观上造成散户养殖人员过度看重经济成本,使用低值饲料、渔药等,饲料产品科技含量低,势必造成水体污染程度提高,加之片面追求高产多产的心理造成投饵不科学,残饵过多,如鲑鳟鱼和斑点叉尾t的总固体排泄物分别占投饵量的40%~52%和18%~69%,过多的残饵使水体底泥富营养化程度高,大量细菌、病毒繁殖,诱发疫病滋生。充分利用稻鱼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景观等生态系统处理养殖废水并循环高效利用,促进渔业生产用水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渔业。五、通过测菌用药实现减量用药 我国池塘多是粗放散养模式,渔民专业知识整体偏低,安全用药意识有待提高,指导用药主要依靠渔药经销商、渔药企业销售人员提供售后服务以及各级水产主管部门的引导和培训,安全、规范、精准用药尚需要普及和提高。开展病原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监测,根据检测监测数据指导渔业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精准选药用药,通过测菌用药实现减量用药。六、逐渐提高渔业生产准入门槛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粗放式养殖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客观上也就造成水产养殖准入门槛低,从事渔业生产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相对缺乏。不过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渔业生产结构逐渐调整,适当提高渔业生产准入门槛,让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渔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七、促进水产养殖信息化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促进水产养殖产业链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等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使互联网为水产养殖智能化提供支撑,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和经营方式变革,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在生产领域,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采集养殖水体的水温、溶氧、pH等水质数据以及养殖生物数据,以供养殖生产者根据采集信息进行生产管理和决策。对于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采集的渔业渔情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行政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在养殖服务领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养殖生产资料的购买、渔产品的销售、远程技术培训以及保险金融服务等,实现养殖服务领域信息化和现代化。新时期优化渔业模式,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任重道远,也需要各方联动,共同实现水产养殖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张涛 湖北省武汉市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