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情况分析及发展对策
[摘要]普洱市拥有良好的水产养殖条件,2017年全市水产养殖总产量达115220吨,占全省16地州(市)养殖总产量的11%。养殖产量较大,但与之匹配的需求市场未得到培育和拓展。现有的养殖水域条件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并因此引发全市养殖规模、产量削减变化,笔者通过对全市水产养殖情况分析,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水产养殖;分析;对策探讨;市场;制约;品种结构
1普洱市水产养殖情况
1.1发展概况
普洱市水产养殖起源较早,长期以罗非鱼为主要养殖品种,其次为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虾、蟹、泥鳅等名特优养殖时间稍晚,但近年来养殖品种(名特优类)、养殖规模有小幅增加扩大之势。其发展进程以时间分段而论: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处于养殖技术落后、养殖产量低、养殖规模小且分散的状态;自90年代初开始,一是获益于从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引进全雄性罗非鱼取代原长期未经选育、雌雄同池共养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全雄性罗非鱼在全市大规模推广养殖成功,成为主要养殖的品种;二是受益于鱼料使用的改变,以全营养型的鱼用配合饲料取代原用的糠麸、油枯,在养殖品种、养殖饲料及养殖方式上求新求变,使全市水产养殖产量由此至2010年前得以逐年快速增长;最近10年,其养殖规模、养殖产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1.2水产养殖情况现状
以2013年至2017年最近5年的养殖面积、养殖产量等反映养殖情况的主要指标相比较,全市水产养殖情况总体为饱和稳定状态,不同水域、不同养殖模式的具体养殖情况见下表:
1.3养殖品种
全市的池塘养殖、库区养殖以罗非鱼为主养品种,混养4%~5%(尾数比)的青、草、鲢、鳙、鲤等品种;网箱养殖以单养罗非鱼为主,也有少数以鲤鱼、青鱼、草鱼、花鲢等品种的网箱单养模式;稻田养殖以鲤、鲫、泥鳅为主要养殖品种。2013年至2017年,罗非鱼养殖产量依次占全市养殖总产量的68.26%、64.22%、64.63%、66.68%、66.99%。
2水产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养殖水面
为顺应国家治理江河生态环境政策,普洱市政府于2017年9月颁布《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糯扎渡库区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全部取缔糯扎渡原已养殖的网箱,实行禁养;墨江县政府等县区多个库区也作出了限养、禁养规定。由此,全市养殖模式将进一步单一化,养殖面积将被大幅缩减,每年原有养殖产量难稳难增,对全市水产品总量的保有稳定形成直接不利影响。
2.2市场制约
近十年来,有多重原因在制约着水产养殖产品的销售问题,一是受产品质量的影响,由于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认识不到位,在养殖过程中不求质量只重产量,盲目追求高产量(尤以池塘养殖为甚),高密度养殖、过量投饲,使鱼病增多、用药量加大,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变差,进而使养成产品口感等质量下降,使产品市场欢迎程度受挫;二是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罗非鱼等品种养殖量过大,市场无消化空间,虾、蟹、泥鳅等名特优养殖量过低,多种产品主要于外地调入供给;三是罗非鱼片加工外销市场萎缩及因质量问题等原因使外销渠道不畅。因以上种种因素,全市水产品总量虽大,但与之相匹配的市场一直未得到培育拓展,养殖产品常年供过于求,产品售价常年处于低价徘徊状态,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3对策建议
3.1以稻田养鱼为抓手保障水产养殖趋稳向好发展
普洱市有宜渔稻田40万亩(据《普洱市“十二五”渔业规划》),而2013年至2017年仅养殖97354亩、93228亩、97711亩、98500亩、100638亩(据“普洱市渔业统计年报”),已养殖面积仅占可养殖面积的23%、24%、24.9%、24.6%、25%,可进一步扩展养殖规模的潜力巨大,以2017年全市稻田养鱼平均亩产49kg计,全市宜养而未养的近30万亩稻田可养殖产量可达14700吨,以同年全市池塘平均单产1361K计,与10800亩池塘养殖总产等量。简而言之:抓好稻田养鱼这一水产养殖模式,不但能在养殖面积、养殖产量上较大程度对冲弥补因库区限养、禁养而削减的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而且稻田养鱼鱼产品具有生态、绿色、有机等优良品质。优质的鱼产品自然会受消费者欢迎,市场空间得以拓展,鱼产品价格会有提升,使养殖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2提升水产品质量突破市场制约瓶颈
水产品外销渠道通畅与否,内需市场受消费者欢迎程度的高低,无不与水产品自身的质量优劣情况有直接而重要的关系。普洱市水产品量大而价贱,究其主要原因: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罗非鱼鱼片加工出口的外销市场上,往往因部分质量低劣的产品影响整批次的出口标准合格率,产生“一粒老鼠屎糟蹋一锅粥”的破坏效应,导致外销渠道受阻。也因大多水产品从口感变差到有机、生态等整体质量不保障,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弱化消费群体。有鉴于此,水产养殖行政管理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应该对水产养殖业者加强有机、绿色生态健康的养殖生产理念宣传,并对养殖生产过程符合有机、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条件的水产养殖企业进行相应的认证,让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明显的优势。水产养殖者应将追求产量与保障质量有机结合,二者并重,在充分保障养殖品种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优良的前提下,理性降减养殖密度,从养殖源头一以贯之地抓好抓实产品质量,在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在养殖用水方面:勤换、勤调节(于池塘);在用料方面,选用正规厂商生产饲料,所选饲料无影响养成产品质量的添加剂、激素等,且不过度投饲;病害防治方面:以预防为主,尽量避免病害发生,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若需用则选择对养殖产品低残留或无残留的药品。在全程养殖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自身产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优质的产品质量作保障重拾消费者信心,拓展销售市场,获取更大的养殖效益。
3.3合理调整养殖结构
以何种模式进行水产养殖主要是由水域状况、水体条件等客观因素决定,养殖者无更多主观择优选择的条件,而普洱市大多县区因具有良好的自然宜渔条件,可供选择养殖的宜养品种较多,养殖者应全面了解、利用好自身的养殖自然条件,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丰富养殖品种,使养成产品适销对路。连续多年来,全市水产养殖品种单一而不合理,大量养殖罗非鱼,而罗非鱼的鱼片加工出口外销渠道不畅,致使产品严重供大于求;而消费者大量需求的虾、蟹、泥鳅等名特优养殖又极为滞后,本地自产供给占比份额极低,市场外调供给份额大。水产养殖者应有清晰的判断,理性选择养殖品种,使自身的水产养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吉桥.世界水产业及其养殖业的现状与展望[J].水产科学,2001(01).
[2]李洪彦.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实现海洋与渔业经济跨越式发展[J].水产科学,2002(02).
[3]舒廷飞,罗琳,温琰茂.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2(02).
作者:温清宏 单位:普洱市渔业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