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
一、养殖水源
水源是水产养殖的基础条件,想要保证水产养殖的高效率,必须对水源的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在选择水源的过程中,要严格的对其水质进行检验,将《GB11607》的标准要求作为水源选择的基础依据,保证选择养殖的水质健康清洁、适合养殖、无污染。最好就是选择没有受到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污染的水源,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养殖中所需要的用水量,而且还要确保水源周围的取水条件是否便利,与此同时还要保证交通便利、能源充足,所选择的水源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另外,选择水源之后要对养殖池塘设置给排水装置,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进水和排水不会产生水源交叉感染的现象。
二、调控水质
1.根据理化
指标进行水质调节理化指标是养殖用水的基础要求,所以相关人员要对水质中的理化指标进行合理的控制,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对水质中的指标进行掌握,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水质含量检测的全面性,要做到溶解氧、氨氮、pH值等方面的检测。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水产种类和溶解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水质中的溶解氧越高,水质中有害物质的作用越小,能够促进水产种类的成长,对饵料利用率的提高有着良好的帮助。为此想要提高水产的效率,需要增加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可利用增氧机、增氧管道、增氧剂提高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就水质中的pH值而言,水质中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水产造成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水产的健康,需要对水质pH值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使其能够符合水产生物的生长要求。水产生物的成长需要觅食,水质中氨氮含量对生物的进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水质中剩余饵料,会再转化成氨氮,导致水质中氨氮含量超过规定的标准不利于水产生物的摄食,所以相关人员要对饵料的投放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为水产生物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
2.控制好水质中的生物指标
在水产养殖之前,需要对水质情况进行调制,将其透明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为了保证苗种投放后的生长,保证水中的生物量,需要对水质进行施肥,保证浮游生物能够得到良好的繁殖,为苗种提供充足的食物。
三、苗种管理
1.对生产厂家苗种的情况进行掌握
为了保证水产的生产更加健康,相关单位要加强对苗种质量的管理,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苗种生产厂家的检查,保证生产企业符合苗种生产的要求。保证生产企业苗种生产的规范性,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严格管理,以此实现对苗种情况的全面性掌握,为苗种的选择提供正确的引导。
2.为苗种生产的厂家提供技术支持
想要实现水产的高效健康养殖,必须控制好苗种的质量,为此,技术部门要对生产企业提供苗种的培养技术,委派专业人员到苗种厂家进行技术服务,对苗种培养时的用药情况进行指导,从而实现对苗种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比如,在进行虾类苗种生产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其具体来源进行详细的掌握,根据其来源的特点进行苗种质量的控制,以此提高水产的养殖产量,为养殖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苗种生产的监管,为苗种生产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同时为了提高苗种的质量,还要合理的控制药剂的使用,做到苗种生产全过程中的整体性管理和监控。
3.提高检验的力度并加强对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关单位要对苗种的出厂进行严格的把控,无论是产品检验、药残检验还是检验方面都要确保合格之后,才能够准许苗种出厂,实现苗种质量源头上的控制,此外,苗种生产厂家要对自身提高要求,不管是生产制度还是服务制度,要保证制度的完善性,做好售后服务的同时为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提供养殖方面的指导,以此提高水产健康高效养殖的水平。
四、饵料管理
1.选择正规的产品进行购买
在养殖的过程中,水产生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高质量的饵料,因此,在饵料的选择和采购过程中,需要以得到质量认证的产品为主,并保证饵料的保质期在适用的范围之内,使其能够符合水产生物的生长要求,只有这样,在养殖的过程中才能够为水产生物提供生长的能量,促进水产产品成长速度的提高。另外,如果养殖需要利用到鲜活的饲料,养殖人员要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并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避免饲料对养殖水质造成影响。
2.进行科学性的喂投
在养殖的过程中,饲料的投喂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分别是坚持投喂饲料质量合格的原则、坚持饲料投喂适量的原则、坚持定时投喂饲料的原则、坚持定点投喂饲料的原则。另外,在饲料投喂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养殖情况、当下季节、气候、水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投喂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造成饲料浪费的现象发生,减少剩余饲料对水质的影响,促进水产生长率的提高,为养殖户提供更高的效益。
五、安全用药技术
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对于水产药物的使用,不能违反国家用药标准,杜绝违禁药品的使用,同时还要扼制原料药的使用,因此,在渔药的选择方面,养殖人员要进行合理的选择,购买时要去正规药店购买,以此保证水产用药的安全性。另外,还要在养殖的过程中,对渔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保证相关人员能及时掌握用药情况。另外,在渔药使用方面,技术单位要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养殖户对安全用药的认知,保证实际养殖中用药的安全。同时还要在培训的过程中,加强养殖户对水质方面控制的理解,了解水产病害的预防,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并将培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养殖中。此外,养殖人员还要对药物的作用进行全面的了解,在使用的过程中控制好用药剂量,根据病害的情况合理的使用渔药,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对水产用药情况进行合理的检查,特别是对禁药的检查要加强力度,并将检查过程详细的记录。对于药品的生产而言,其投入市场的时间也要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进入休药期之后,才能够投入市场,以此为水产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安全保障,促进养殖户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作者:唐黎标 单位: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路696号杭州市农业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