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个工业企业稳定、良好发展,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雾霾以及颗粒物等污染致使城市空气能见度降低,不断会造成交通事故,还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治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对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模式及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改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文主要就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以及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模式;治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城市中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引起人们以及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尤其处在取暖季节的北方城市,雾霾以及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质使得能见度大大降低,不但威胁道路交通安全,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很大损害,极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以及皮肤类疾病。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大气环境治理仍然存在数据分析不客观以及预测性低等缺陷,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模式以及方法进行创新改革,从而使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1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分析
对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模式进行创新,环境管理方法的创新是关键。国家政府的环境管理行为能够对环境治理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而方法得当且有效的环境治理能够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更加平缓,说明在经济增长同样的条件下,环境治理手段的实施能够使环境代价有效减少。在当前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频繁爆发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促使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以及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来推动相关人员对大气污染问题给予关注,国家环保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很多城市大气治理技术性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同时,还对全国PM2.5监测时间表以及浓度限制等给出明确规定,从而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全面和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国家政府以及环保部门对相关工作做出了重大改革,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以及法律规定等陆续出台,各个地区也做出快速回应,制定了适合本省的大气治理方案以及计划等,而管理-经济-环境系统循环结构是当前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主要创新模式。
2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方法
2.1综合利用城市大气监测技术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是由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物引发,所以必须对这些空气污染物质进行监测。按照监测方法来划分,大气监测可分为化学监测和物理监测以及生物监测等监测方法。其中,化学监测所采用的方法为实验,通过实验来对污染物质进行定性以及定量等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但是其监测结果往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物理监测主要是通过仪器设备等进行污染物质的监测,此方法不需要准备化学实验药品等,操作简便、监测效率高,可以在城市大气监测中大范围使用。生物监测主要利用动植物与城市大气污染物接触的状态来判断大气环境质量,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
2.1.1气态物质监测技术
对于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来说,气态污染物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气态物质监测技术是当前城市大气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针对不同的污染物质来说,其监测方式不尽相同。例如,城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需要利用化学实验以及相关仪器设备来进行监测,SO2物质的监测则可以利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监测。
2.1.2固体颗粒物质监测技术
目前,国内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对固体颗粒物质自动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关部门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促进固体颗粒物质监测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并加强离散型颗粒物浓度监测等方法的利用,从实现对固体颗粒物质的有效监测。
2.2建立污染源和治理预警机制
首先,大气环境治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来建立大气污染源以及应急治理预警机制并将其完善,并且有关科研机构还应对常规治理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现状。其次,大气环境治理部门应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利用视频等实现对可吸入颗粒物质以及气态污染物等物质的实时监控和监测,从而使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向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各个能源的消耗逐渐增多,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问题不容乐观。有关大气环境治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责,对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模式和方法等进行创新,并通过不同大气污染物质监测技术的利用以及污染源和治理预警机制的建立来推动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创新和全面开展,从而使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宁雪婷,李生彬,王银生,等.国内城市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模式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150-150.
[2]王振波,梁龙武,林雄斌,等.京津冀城市群空气污染的模式总结与治理效果评估[J].环境科学,2017(10):4005-4014.
[3]胡诚林.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中PPP模式的运用与优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88-93.
作者:于雪峰 单位:江苏徐海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