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物流论文 >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30 23:27:00人气:363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面积比较大,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够远销国外。但是长时间地利用土地进行耕作,导致土壤的肥力大大下降,生产出的粮食质量和数量都会有所减少。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让土壤具有保水、保肥、保土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生产力不断发展,旧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所以以前惯用的农业生产模式应该做出调整。随着常年不断的农业种植,土壤的肥力大大下降,甚至有些土壤会出现沙漠化或者土壤板结的情况,对我国的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保护性耕作措施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的一种农业种植模式,这种种植体系的利用大大增强了土壤的肥力,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1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免耕覆盖法就是在收获农作物之后,将农作物的残留植株留在地里,让它们自然腐化,这样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保持土壤水分,将植被留在地里起到了一个覆盖的作用,水分可以很好地保存在土壤中帮助种子更快的发芽,土壤的蓄水能力也会因此大大增强,这对农作物的种植以及水资源的保护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地区天生土壤干旱缺水,并且河流很少,不利于农业种植,免耕播种可以让这些干旱地区也能种出很好的农作物。

1.2依靠残茬覆盖减轻耕地水蚀和风蚀

残茬覆盖其实与免耕覆盖是同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防止耕地被水蚀或者风蚀。我国的土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这是因为对耕地的保护不够,在下雨的时候,耕地的土壤就会随着雨水流入到河流,土壤的肥力就会变得越来越低,农作物的产量也会减少,并且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加,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地方刮风的天气比较多,这也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影响,风会带走表层土壤。时间长了,土壤被一层一层的风蚀,就容易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并且也会对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地的风沙天气也会增加。如果能够使用残茬覆盖的方法,那么会是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1.3依靠秸秆还田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在前几年,农业种植的地区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那就是焚烧秸秆。很多农业种植人员认为,把秸秆焚烧之后,不仅省去了清理秸秆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让秸秆焚烧后的灰烬留在地里,增加土壤的肥力,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科学研究证明,焚烧秸秆后的灰烬留在地里会加剧土壤的板结,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并且焚烧之后产生的有害气体飘到空气中,会导致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而把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留在田地里,让他们自然腐化,会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产,是一个省力又环保的办法。

1.4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增产效果显著

保护性耕作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方法,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要比传统的耕作方法更好。经过统计,很多运用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农作物年产量比以前要大大提高。这种方法一举两得,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所以,要不断的在农业种植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2推广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到农业种植区,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大多农民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耕作方式。让他们使用新型技术,可能一时半会的接受不了,并且很多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很多技术都操作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对农业种植区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让他们学会使用新型的农耕技术,并且让他们体会到这种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好处。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有很多偏远地区可能因为信息比较闭塞,没有听说过这种技术,要加大宣传力度,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到全国每个地区。

2.2做好机具的配置工作

还有一些地区是因为农业机器的水平达不到要求,没有办法实施新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比如如果想实现秸秆还田工作,就需要有一台秸秆粉碎机,将秸秆完全的粉碎在农田里。但是因为有些地区经济水平不高,很多人没有购买农耕机具的经济能力。国家可以开展农作物机具的补贴工作,鼓励农民去购买农耕机具,让他们拥有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些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原因,比如山路崎岖,大型的农耕机具没办法开进农田里,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想出一些方法,为这些地势比较独特的农田制造出专用的农业机具,方便农民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由免耕覆盖、残茬覆盖等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在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方面有很大的好处。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长久之计,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更加的省时省力,让农作物的种植变的更加科学化、科技化。

参考文献:

[1]李宏哲,林静,李宝筏.免耕播种机在辽宁铁岭县的适应性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4(8):49-51.

[2]王克鹏,张仁陟,董博,等.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水分及作物叶水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13):3752-3761.

[3]陈源泉,隋鹏,高旺盛.不同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的生态评价结果对比[J].农业工程学报,2014(6):80-87.

作者:陶东哲 单位:洮南市向阳农机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