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物流论文 > 智慧农业中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智慧农业中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08 14:29:00人气:463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传感器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农业生产、监测管理和加工储存等方面,最后对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感器;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自古以来,粮食生产在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少的中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慧农业”一词逐渐发展并且成为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感器作为现代智能化的重要工具,为推进实现智慧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国内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

智慧农业是运用传感器网络等多种技术通过移动平台实现信息采集、生产数据收集等功能并达到对农业生产智能控制的效果。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开展智慧农业项目,不仅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者、消费者的观念和组织体系结构[1]。智慧农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加快实现现代化,国家为此多个政策并给予诸多的扶持。从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到2019年2月国家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2]。无一不显示出智慧农业发展实施的必然性。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2018―2019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响应下,诸多国内企业纷纷投资布局智慧农业,加快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比如美团“未来食物农场”、腾讯“智慧农业平台”、京东“京东农场”和阿里巴巴“AI养猪”等。但是与国外相比,智慧农业起步晚的劣势仍然存在,技术含量、生产水平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因此,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2传感器的概念

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将被测量的物理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信息输出的检测装置,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优点[3]。农业传感器主要包括生命信息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生命信息传感器是通过检测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信息元素和农药化肥等元素含量,并对植物生长体征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而分析植物生长状况。环境传感器主要是对水分、土壤、空气等植物所生长的环境进行监控分析,及时了解环境变化,保证植物成长和农作物质量达到最优水平。目前,常用的农业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4]。现代智慧农业技术发展离不开传感器。目前,市场所生产的传感器质量参差不齐,传感器的性能选择也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低功耗、材质耐腐蚀、抗低温性能好的传感器可在户外田间的环境中使用。受农业生产地区限制和大多数农民对传感器知识缺乏的影响,应选择安装方式简单、方便携带、稳定性好和校正周期短的传感器。

3传感器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3.1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国内传感器技术具有局限性,传感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大多存在于育种育苗过程中。例如,通过使用生物传感器操纵种子的遗传基因以达到培育优良品种的目的。另外,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生理生态监测,配合相应的智能化系统,对作物的各项参数进行准确有效记录,能够实时了解作物生长状况,针对监测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进而提高收成率。比如,可以利用颜色传感器、水分传感器检测作物的颜色和水分含量来判断作物的成熟程度以便于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除了育种育苗,农业机械在作物种植以及生长过程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带有传感器装备的农机不仅会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一定量的人力劳动。传感器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近几年来非常普遍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和未来可期的农业机器人等。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中,利用传感器进行土壤湿度的检测是最必需和基本的操作。当湿度传感器反馈结果为土壤干燥的情况下,配合智能平台及时启动灌溉系统进行相应的灌溉调度;相反,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水分已达到合适的标准时,关闭灌溉系统以达到精准灌溉的效果。对于期待值最高的未来农业智能机器人,它是一个集视觉、力觉(压力)、避障(超声波&红外)、触觉等多种传感器于一身并且由平台控制,从而实现各种作业的机器设备。通过融合多个传感器的感知,获得更加精确的信息,完成信息交融[5]。

3.2在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大多体现在对作物生长周围环境的监测,比如土壤、大气、水环境、杂草等的监测。目前,传感器在大棚种植中有显著效果,例如技术较为成熟的大棚智能监测系统。在此系统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实时监测育种环境使其作物达到最优生长的条件;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不同土层温度、土壤pH值、氮、磷、钾等农药化肥元素等,进而精准传递土壤水分和土壤颗粒组成的信息;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植物生长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保障植物光合作用;新兴的杂草检测传感器技术可以进行杂草识别达到除草自动化等。相应地,在禽畜饲养领域的动物育种繁殖、生存环境等环节也需要应用传感器。例如,育种使用生物传感器;生存环境采用气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及时调整饲养方案,提高饲养质量。3.3在加工储存中的应用传感器在加工储存上的应用主要是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分类加工成熟的农作物过程中,根据农作物特有的性质进行相应的传感器检测。例如,根据水分传感器来判断蔬菜新鲜程度。同样地,在储存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仓库存储环境,确保农产品保持良好的存储状态。

4传感器在智慧农业上的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6]。在此情形下,实现智慧农业数字智能化和加强与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对于智慧农业来说,传感器是实现智慧农业的最基础,也是最必不可少的“探头”工具。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和传感器行业的飞速发展,传感器也向更加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成本低、功耗小、使用简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实现传感器集成化的一种技术,也是精准农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集成传感器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感知、采集、处理传输网覆盖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的分布式传感网络。在农业生产中,该技术主要用来获取环境信息,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智慧农业发展和真正实现农业精准化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未来需要发展的智能农业机器人。一个集多种传感器于一身且可以智能操纵的机器人,不仅可以代替人工实现更加精确的信息数据获取和田间劳作,还可以配合大数据平台得到更合适的治理方案。同样,在遥感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现地形分析、灾害研究、病虫害监控和植保无人机等占有主导地位。此外,传感器和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可以打造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多功能智慧农业平台,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节点。一方面,可以对传感器所测的数据进行信息整理,整个过程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也同样需要平台处理;另一方面,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不仅能够完善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构建,还可以打破农业市场时间和地理的限制性因素,促进农村经济新业态。

5参考文献

[1]王辉,汤文亮,王永祥.江西省智慧农业PPP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2):174-176.

[2]新华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撷要[J].新农业,2019(6):7-10.

[3]张建召.论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30.

[4]姚金霞,王利,郭鹏,等.传感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9(1):26-27.

[5]马雪丽,王宏阳.农业机器人中的传感器技术[J].智库时代,2019(37):291-291.

[6]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6):12-13.

作者:吕桂英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