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物流论文 > 地方蔬菜冷链物流发展展望

地方蔬菜冷链物流发展展望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31 09:55:00人气:408

摘要:山西省蔬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冷链流通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当前山西省发展蔬菜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对山西省蔬菜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对策展望。

关键词:蔬菜冷链物流;问题;对策;展望

蔬菜冷链物流是指蔬菜产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的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系统目的在于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减少产品损耗。

1山西省蔬菜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

山西省蔬菜供应是典型的“冬春调入,夏秋调出”,全年供需基本平衡,但季节性矛盾突出。冬春对南方外省的供应需求依赖度较大,缺口达300×104t以上,而夏秋主要以调出为主,年平均调出400×104t。2019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18×104hm2,产量825×104t,常年夏秋蔬菜的产量约700×104t,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蔬菜运输需要进行预冷后运输。目前,山西省蔬菜冷链物流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各蔬菜基地预冷库、保鲜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极少,技术落后,第三物流发展滞后。据调查,全省90%以上的蔬菜以常温物流为主,全省蔬菜冷藏运输率为10%,冷链流通率不足1%,低于全国5%的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90%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蔬菜产量对冷链需求。尤其是缺乏产地预冷装置和冷藏运输设备,导致蔬菜的采后损失严重,据测算,每年山西省约有100×104t以上的蔬菜在运输中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108元以上。2019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明确提出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而山西省蔬菜冷链物流的关键是产地预冷库的建设。建设预冷设施可以有效减少蔬菜在运输中的发热、失水萎蔫、腐烂变质损耗,提高蔬菜的品质。一般来说,运输距离在200km以上的蔬菜就必需冷库进行预冷。按照蔬菜生产基地每生产1t蔬菜需配备3m3预冷库的标准测算,山西省常年蔬菜产量在800×104t以上,年约需2500×104m3冷库。据初步统计,目前山西省专门用于蔬菜生产的预冷库不到20×104m3,平均不足需求的1%。全省蔬菜大县的预冷情况也不乐观,榆次区年产蔬菜约43×104t,用于蔬菜的预冷库6×104m3,占需求3.3%;清徐县年产蔬菜31×104t,预冷库1.5×104m3,占需求1%;曲沃县年产蔬菜34×104t,预冷库1.4×104m3,占需求1.2%;新绛县年产蔬菜55×104t,预冷库1×104m3,占需求0.6%。蔬菜产地预冷库的严重不足,极大的限制了山西省蔬菜的运输距离,增加了蔬菜损耗,降低了蔬菜质量,影响市场竞争力。

2蔬菜冷链物流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山西省蔬菜冷链物流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2020年4月16日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农市发〔2020〕2号),中央投入资金重点在全国16个省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2020年6月22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申报和工作推进的通知》(晋农办市发〔2020〕141号),明确了推进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的具体项目落地;山西省正在进行编制的《“十四五”山西省设施农业规划》中,也明确山西省将重点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村建设产后预冷、贮藏保鲜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新发展蔬菜预冷库、果蔬冷藏库250×104m3以上。紧紧抓住此轮国家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千载难逢机遇,加大发展蔬菜冷链设施建设,对提升山西省蔬菜产业基础水平,对山西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1发展蔬菜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可以扩大农业投资

近几年来,山西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增速下滑,甚至出现连续负增长,重要原因是民间煤焦铁资本投资大幅度下滑,突出体现在农村新增蔬菜项目数量明显不足。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有项目投资支撑,要以项目为投资载体,产业才有发展后劲。稳定蔬菜供应安全,必须把蔬菜产业基础打好,把蔬菜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农业投资的一项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扭转农业投资下滑势头。

2.2发展蔬菜冷链设施建设可以提升蔬菜产业基础设施水平

当前,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已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早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项目及早落地”。山西省蔬菜保鲜冷链物流体系起步晚、基础弱、发展严重滞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全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必须把蔬菜冷链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推进,从根本上改变蔬菜保鲜冷链设施建设落后局面,提升蔬菜产业基础设施水平。

2.3发展蔬菜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山西省蔬菜生产主要向晋南、晋中、上党等优势产区聚集,流通半径扩大、运距拉长,反季节、全年均衡销售需求提高,迫切要求加强蔬菜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融通产销两端,减少产后损失,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提升蔬菜产品贮运品质,实现蔬菜产品的错峰上市和保鲜增值。对蔬菜产品来说,提升产品价值,保鲜冷链是必不可少的,增加菜农收入,必须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提高蔬菜流通效率,解决蔬菜季节性供需失衡问题。

2.4发展蔬菜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近年来,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功能化特点,对优质蔬菜产品的消费需求显著提升。山西省蔬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产业水平正在不断扩大,但是与日趋升级的群众消费需求还不匹配,特别是蔬菜采后预冷少,流通无低温,品质难保障。2020年全国上下大力提倡发展“六新”突破,新基建电商发展迅猛,特别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新媒体电商有异军突起,反映了农产品消费正在迅速升级。为扭转这一局面,迫切需要加强对山西省蔬菜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有效完善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提高蔬菜产品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消费需求。

3蔬菜冷链物流发展展望

根据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蔬菜主产区、特色蔬菜优势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建设一批节能型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等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配套建设预冷设施,配备称重、分级、检测、输送、包装、信息采集等设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250×104m3蔬菜预冷库、果蔬冷藏库的建设任务。力争通过持续蔬菜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现全省蔬菜保鲜冷链能力明显提升,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普遍提升,产后损耗显著下降,信息化、品牌化水平全面提升,产销对接更加顺畅。建立覆盖广泛、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流通顺畅、服务农户的蔬菜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形成紧密型联农、带农、为农运行机制,推动山西省蔬菜产业大发展,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作者:李庆华 单位: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