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旅游论文 > 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走势

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走势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07 02:12:00人气:444

一、沈北新区发展现状

1.自然概况

沈北新区地处沈阳市区北郊,处于东经123°16'~48',北纬41°54'~42°11'之间,区域面积1098km2。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7~9.1℃,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境内兼有山地、丘陵、平原,以平原为主。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总面积为126hm2,境内流经河流19条,分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

2.交通状况

新区地处东北走廊的枢纽重地、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域。长大铁路、哈大专客,沈哈、沈环高速公路,101、102、203国道穿境而过,距桃仙机场仅30km,沈阳地铁2号线和3号线直达新区。

3.农业发展现状

新区农业历史发展悠久,果品、优质米、花卉、中草药、乳品、肉禽、生猪、饲料等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迅速,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薰衣草、向日葵、稻田画、果树沟等农业观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稻田艺术节、香草艺术节、寒富苹果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已经形成。

4.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状况

沈北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怪坡、棋盘山、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山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净居院舍利塔、石佛寺、马刚乡农家乐旅游等。全区居住着满、蒙、朝鲜、回、锡伯等十余个少数民族,素有"锡伯之乡"的美誉。

二、2011年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新亮点

1.薰衣草公园

薰衣草庄园位于沈北新区马刚乡马泉村,是沈阳北部旅游区山地、滨水休闲带的重要节点,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栽种全国最大的观赏性薰衣草花田,种植了薰衣草、波斯菊等数十种香草和花卉植物,全景展现了浪漫,如普罗旺斯的花海乐土。茫茫花海中,分布着婚礼广场、音乐广场、清澈湖泊、向日葵迷宫、森林氧吧、藏宝地带、小动物乐园、拓展基地、咖啡屋、香草餐厅、露营地等设施,是亲近自然、举办婚礼、影视拍摄、田园观光、游艺娱乐、团队训练、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2.稻田艺术画

沈北新区稻田画位于兴隆台街道兴隆台村,紧邻兴隆台锡伯族中学。最佳观赏时间在6月末至8月初。是沈北新区优质水稻主产区,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水大米”荣誉,也是沈北新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名片之一。稻田画共四幅图案,分别为锡伯骑射、华强恐龙、影星梦露、酷贝拉卡通女孩。稻田画项目是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服务业有效结合的一个平台,也是现代农业重要的转型升级项目。由于是全国首例,目前已经委托相关部门进行了专利申请。

3.新亮点的巨大经济效益

马刚紫烟薰衣草庄园201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后,已接待游客32万,日均接待游客4000,单日最高接待量1.2万;艺术稻田画7月初对外开放后,已接待游客6万,单日最高接待量1000;怪坡东北虎园项目9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后,已接待游客11万,“十一”期间,还创造了有史以来近6万的最高接待量。2011年沈北新区的旅游收入实现了7.1亿元,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仅国庆期间旅游门票收入就达2100万元,占到全市的60%。

三、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

到沈北新区的主要游客仍是本市,其次是省内周边城市,外省市较少,故应采取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工作。

2.旅游产业链内部结构关联度低,需提高竞争力

沈北新区的游客大多是短途游,一般都是一天至二天,主要是一日游为主,收入中以怪坡、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两个景点旅游占有绝对优势,并没有充分带动生态农业旅游,辐射作用不够明显,衔接不够紧密。

3.产品结构单一,需深度开发

沈北新区的旅游花费主要是一日游的人均花费。在住宿和餐饮方面,游客支出最多,但都是旅游团统一安排,没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方面,沈北新区推出的种类和款式较少,不能满足游客需要,另外结合本地区特色打造的购物点还很缺乏,尚未形成参观、购物、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

4.周边旅游对沈北新区的影响

由于旅游资源类似,区位相近,沈北新区与周边各城市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象。例如丹东大梨树、本溪的小市羊汤及关门山,新民市的温泉及小西湖,苏家屯地区的马尔山草莓采摘等旅游项目,对沈北新区来说,既是旅游开发的竞争,也是旅游品牌的争夺,这对沈北新区旅游带来一定影响。

5.旅游特色不鲜明,科技含量不高

从整体来看,这样一个庞大而技术难度又较大的产业开发,技术储备薄弱,科技含量不够。新区不少生态农业旅游景点还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看果”的传统低层次上。花开过了,果结过了,游人少了,生态农业旅游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6.旅游资源需全年统筹安排

旅游资源季节性变化很明显,尤其是对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的影响非常大,淡旺季反差十分明显。如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或几天的时间,旅游旺季特别短,不少旅游点一年只火一次,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因此,如何延长旅游时间、减小季节性影响是生态农业旅游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1.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未来五年,新区要与全国大型企业联合,重点发展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系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并完善游客基本接待设施,开辟游客观光通道,建立讲解员队伍,将游客关心、感兴趣的加工程序展现出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同时要把新区建成小学、中学、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这些科普教育活动将成为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巨大的市场资源。

2.建立建全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缺少一个统一的、专门的、系统的法律规范和保障体系,沈北新区应该结合自身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特点,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形成一套促进和保障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和健康运行的政策体系,来保障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和升级。

3.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汽车、火车、书籍、地图等媒介进行宣传。举办大型旅游节,或采取制作专题片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播出,在《中国旅游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报刊做旅游专题宣传,扩大社会知名度。

4.需完善交通、住宿、设施建设

沈北新区要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增开旅游专线,实现公路、铁路、地铁、公交系统立体化格局,为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强住宿及餐饮建设,为旅游者提供一个环境优美、价格合理的住宿条件,打造沈北特色美食及旅游产品,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5.引进资金和人才

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想要获得发展,必须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首先要保障政府的公益性投入,其次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和融资方式,通过集资入股、建立制度等积极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沈北新区的生态旅游建设。第三,要引进一批既懂得经营管理、旅游管理开发及策划的专业人才。

6.确保旅游市场良性运行

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禁止宰客、哄抬物价、欺诈等不良形为,在服务态度及出租车运营等方面要严格监控,在沈北新区人民心中树立人人是旅游形象的观念,时刻把自身的形象作为沈北的形象,给来沈北新区的游客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通过他们积极宣传沈北的优良环境和旅游心得,扩大潜在游客范围,保证旅游市场良性运行。

7.重视环保教育,开发与保护并重

生态农业旅游经营企业的角色行为具有“双刃剑”的功能,一方面为观光农业旅游系统注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能量,另一方面,追求经济利益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甚至是恢复的不可逆转性。因此,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应该处理好经济收益和环保补偿的关系,保证两者互利互惠,良性循环。

8.挖掘市场潜力,扩大游客来源

近年来老年人旅游人数不断持续增加,逐渐成为旅游的主力军,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在春秋两季,除开黄金周,就是老年人的旅游旺季。因此沈北新区应开发一些适应老年人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充分抓住这个潜力巨大的旅游群体。

五、结论

沈北新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管理、推广体系健全;地域、交通、资源、技术力量等方面均占优势。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农业旅游园区周边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日用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已成为沈阳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沈北新区推动地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沈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