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旅游论文 >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03 11:09:00人气:312

1产业融合的涵义

产业融合,一般来说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种产业(或多个产业)合成一体,逐步成为新的产业。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出新的产业属性。它是由于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发生技术融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呈现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全面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融合功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一旦出现交叉点,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成为必然趋势。产业融合在旅游领域的表现具有特殊性。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呈多样化,在散客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这种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成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以旅游者的需求变化为导向的旅游产业融合,其结果是于大产业中增加了新元素,旅游产业外延扩大,旅游市场延伸,通过融合产生新型业态。新的旅游业态,围绕满足旅游者观光体验、好奇求知、寻根探源等旅游需求,开发旅游吸引物,创新旅游产品,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2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发展日渐重视,提出一系列的规划措施,这些措施都为以产业融合为根本属性的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创新思路。农业旅游是农事活动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新型业态。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城市居民服务的,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业活动,体验农耕作业,享受农田劳动的乐趣。农业旅游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使然,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结果。在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与旅游业在观光、体验、休闲的空间领域交叉、契合,从而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共生性发展。

3发展农业旅游,加快推进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3.1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农业旅游使农业劳作、田园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具有吸引力价值的旅游资源,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娱乐、求新求变需求,从而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农业劳作也由于城市居民的体验介入而平添愉悦情趣,农业的旅游功能得以显现,农业的产业面达到延伸和扩散,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因此,农业旅游作为旅游者的体验旅游,对农业来是说对农业经营运作方式的改变,对旅游业来说则是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

3.2赤峰市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

(1)拥有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赤峰市是农业大市,农业是赤峰市的基础产业,全市耕地面积996.22千公顷。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又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这些都是现代人所向往的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同时,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田园风光、乡村野趣,更为重要的是植于本土的浓厚乡村文化特色和农村人文景观,赤峰市“土、特、新、奇”的农牧产品和别致的田园风光,为观光农业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2)设施农业发展快,农业观光功能强。赤峰市设施农业面积66万亩,和润等龙头企业以现代农业高新科技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农业高新技术、高效项目与高效化经营、规模化、特色化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不断完善以现代农业展示示范、优质农产品包装与流通、农业旅游观光功能为核心的产业建设。观光农业向人们展示高新科技运用于农业的现代化成果,展示从基础设施到生产到加工到流通等方面的高品质的农业体系。

(3)拥有绿色产业示范区,休闲体验功能强。赤峰市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地理条件,区内有热带果树植物馆、北方果树植物馆、珍奇花卉馆、牡丹馆和生态走廊、植物景观示范区、生态餐厅、高效观光示范棚,以现代农业为背景的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休闲、采摘、餐饮、娱乐等特色的休闲体验旅游景点。

(4)良好的配套服务。赤峰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为农业旅游在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比较完善的配套服务。

3.3赤峰市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1)观光式农业旅游。以赤峰市大规模的设施农业为资源依托,通过观赏农业高新技术应用、高品质农业体系及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使旅游者耳目一新,获得知识,享受精神的愉悦。

(2)体验式农业旅游。在瓜果、蔬菜种植园,让游客亲自到果园、菜地采摘蔬菜水果,随意品尝,这样不仅使游客有“结果”的喜悦,而且使其有获得结果的过程体验的喜悦,满足旅游者的求新求异的心理诉求。这种旅游模式以亲身体验为特点,并且有多种形式。

(3)综合型农业旅游。这种形式是把上述的某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让游客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活动,既有参观游览,又有休闲体验,集吃、住、劳、做、游、娱、于一体,以获得在城市中所体会不到的乐趣。

3.4赤峰市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

(1)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发展农业旅游。以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旅游者对农业旅游产品的需求特点,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合理开发。同时,要以发展生产为目的,以保护资源为前提,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充分考虑本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2)旅游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形成的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旅游多层面的内涵,促使传统观光游向融产业观光、互动体验、创意休闲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转变,在休闲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创新的理念、创意的方法、新颖的技术,更好地整合原有产业资源,开发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

(3)以环境为第一要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相比,乡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这是新型产业化的依托,也是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乡村地区大多为未开发区,应严禁污染,维护好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追求景观和生态质量的提升,集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及旅游休闲农业。

(4)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突出参与性,打造体验型主题旅游产品。当前是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的体验意识不断增强。主题鲜明的体验式农业旅游产品能够充分调动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因此,在产品设计开发时要精心创意,打造诸如“开心农田”“、快乐农场”等主题产品,以满足都市人回归农园风景的心理诉求。

(5)重视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满足旅游者的情感需求。农业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在于不同于城市精雕细琢的自然特色,其文化内涵应定位于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和纯朴浓郁的民俗风情。都市居民离开喧嚣拥挤的城市环境,来到乡村别里,就是为了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体验乡村文化,感受纯朴民风。因此,农业旅游必须以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开发符合旅游者精神需求的旅游产品,使其文化定位与旅游者的憧憬相共鸣,给其带来与众不同的精神体验。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