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旅游论文 > 农业旅游发展路径分析

农业旅游发展路径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02 16:08:00人气:381

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分析

1.农业旅游发展与生产力的分析

工业革命释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农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农产品的供给落后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仅能提供必需的初级农产品,农业贸易萎缩,传统农业面临着衰退的危险,这些失衡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农业旅游的兴起。农业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补充,实现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减缓了因农业公共服务缺失带来的人口失业、人口迁移等问题。

2.农业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分析

农村旅游作为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可开发的价值。区别于一般的农业收入,农业旅游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受市场和季节性双重影响,收入各时间阶段差距较大,单单依靠旅游业振兴地方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作为传统农业的补充,才能有效避免阶段型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投资者认为,农业旅游的投资周期较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率较低,受益缓慢,逐渐从市场投资转换为以政府性投资为主,市场投资为辅的模式。2003年英国政府对农业旅游的拨款便高达500万英镑(1英镑约合9.30元人民币,2013)[2]。

3.农业旅游与环境影响的分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对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农业旅游的发展也不例外。农业旅游虽然给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忽视环境的承载能力式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以后埋下隐患,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德尔菲法运用衡量农村旅游的125个指标,主要包括政治、社会、生态、经济等,指导农业旅游在可持续框架下的发展[3]。

4.农业旅游与农村文化融合的分析

农业旅游文化在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当地文化的双重作用下,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3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乡村―乡村、乡村―城市型、城市―乡村型,使本地文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然而独特的乡村文化是吸引在城市生活人的主要因素,有效地保护和融合是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一环。

二、农业旅游的各国实例

1.政府主导下的农业旅游产业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农业面临经济收益增长乏力和产业职能转变等问题,为使农业恢复发展活力,日本政府迅速推进农业经济增长结构和经营模式的改革,如都市―农山渔村共生对流活动和绿色旅游等极具代表性的发展活动。为保障农业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日本政府颁布了多项法律,其中主要包括《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旅行业法》、《温泉法》和《农山渔村余暇法》等,对农业旅游相关发展项目的审批和标准做出详细的说明,有效地减少在管理过程中的违法现象,保证依法经营农户的合法权利。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加强对不同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的规划,促进经营模式的多元化。2000年制定并通过了“第三次北海道长期综合发展战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展农业旅游的相关建设,随后陆续出台了各项实施规划细则。得益于政府主导的农业旅游发展规划,2006年北海道旅游休闲农业总收入为244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5元人民币,2013),带动本地域其他企业增收553亿日元,对本地域经济总贡献份额为7.3%[4]。

2.依托生态环境发展农业旅游

自1983年世界自然联盟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来,许多国家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的第一选择,澳大利亚便是其中之一。澳大利亚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优质牧场,沿着起伏的地形把牧场进行连接,仅用一根铁丝作为区隔,这些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生态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生态化的牧场,其管理和生产完全依赖机械化,减少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扰动。在悉尼大学附属农场,两名管理人员采用环形脉冲管道设备为300头奶牛挤奶。所以,澳大利亚的农民必须具备过硬的机械化操作技术,才能参与牧场的日常管理。农民会在牧场两旁的建筑物周边种植大量的花草树木,即使是在不种植植物的花坛周边,也会铺上厚厚的木屑,防止水土流失,澳大利亚著名的澳奇溪牧场的天堂农庄便是典型代表。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在所有的旅游收入中,牧场旅游收入大约占35%。

3.推进文化产业式农业旅游

法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农业旅游具有更多的文化气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农业相对于工业较为落后,农业人口逐年减少,到1990年仅为70万人。为此,法国提出领土整治政策,开始农业旅游的探索,仅2000―2006年就拨款5300万欧元用于修筑辅助性设施和文化产业的开发[5]。其实早在1955年,欧贝尔便提出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利用法国独特的文化形成极具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为保证项目的开展,法国政府每年都会以补助津贴的形式向农户发放补助,但是政府对于农业经营者的管理趋于弱化,主要是依靠法国民间的行业协会进行监管,政府的职责仅限于监督检查。目前,法国的农业旅游项目主要有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和教学农场等9大系类,其中著名的农业旅游地区有鲁西永地区的朗格多克、阿登地区的香槟之旅和科涅克地区的白兰地之旅。法国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其产品畅销国际。法国的农村庄园开展参观和手工制作葡萄酒的项目,让游客深刻认识到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不仅可以品尝刚刚制作出来的美酒,还可以动手制作专属于自己的葡萄酒。

4.通过多样化经营手段提升农业旅游收益

农业旅游已经成为美国居民周末旅游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有效地带动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设施保障,多元化的项目增加了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据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调查显示,农业旅游的经营项目从原来的住宿和观光逐步趋向于多元化。目前78%的农场经营农产品销售、81%的农场开办观光活动、69%的农场经营体验式活动、51%的农场经营其他项目,主要收入绝大多数都是由农产品销售获得。在农业旅游宣传方面,从最原始的平面媒体和农业组织宣传到后天增加的网络宣传,营销成本逐年降低。在多样化经营手段的带动下,2007年美国农场的收入增加了2.43万美元,比2007年增加1.71万美元。在美国,每当水果收获的季节,果农就会组织各式各样的宣传,招揽游客到他们的农场采摘成熟的水果。游客采摘完水果之后,一边欣赏田园风光,一边享受新鲜的果实,离开时仅需支付低于市场价的金额便可以带回家与朋友家人分享。

三、启示

1.政府主导下的快速发展

中国目前农业旅游的产出相对较少,主要是源于开发工作相对滞后。农业旅游的开发具有投资周期长且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政府的作用是市场投资无法替代的,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问题提供了帮助。为农户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有利于农户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增加收入来源。中国政府应加大对于农业旅游的法律建设,为各地区的农业旅游建设做理论指导,规范农业旅游市场,避免出现欺客现象,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业旅游的健康成长。

2.走生态化和谐化的道路

农业旅游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文化遗产为基础,必须要走生态化和谐化的发展道路。现在游客对于农业旅游的要求日益增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日渐成为热点项目,所以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避免农业旅游项目缺乏人与自然的统一内涵。建立生态园区不仅仅可以吸引大批量的游客,也是对生态资源的一种保护,促进了生物多样化,逐渐形成了具有绿色气息的生态景观。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通过积极申报文化遗产,加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掘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农业旅游产生的附加价值。

3.完善农业旅游的差异化建设

中国目前的农业旅游项目形式单一,没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开发浪费了大量资源,农业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化和品牌化,使中国农业旅游处在低水平徘徊。中国应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挖掘旅游资源,着重开发当地特色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

4.加强管理以及完善营销策略

中国应利用农业合作社的群众优势,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迅速开展相应的服务,切实提高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目前,网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宣传具备传播快、成本低、时效性强的特点。通过网络,可以使农业旅游的宣传遍布世界各地,并将相应的旅游产品通过电子销售的形式加以推广,有效地解决宣传手段匮乏等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认知度的提高。(本文作者:王洁佳、陈巍 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