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业类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摘要:以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类院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率过高,平均每年超过13%;大三大四学生的肥胖指数明显上升,身体素质较大一大二大幅下降;大学生大二时的肥胖指数最低,身体素质最好.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身体素质;身体形态;体育课改革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状况明显改善.201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抽查复核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稳步回升趋势.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产生变化的原因,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测试数据引自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采用EXCEL对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成绩等级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级依据教育部2014年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分析全校学生综合评定等级比例.体重指数评分明细表见表1.体重指数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一个必测项目,通过分析体重指数的变化,可以反应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趋势.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综合评价结果
2016-2019年学生体测成绩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表2显示,2016-2019年变化不明显.学生体测不及格率在10%以上,不及格率过高,学生身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2016级学生在校四年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表3显示,2016级学生在大二时身体素质最好,优秀率、良好率最高,不及格率最低,从大三开始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大四时整体身体素质最差,优秀率、良好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这与大三大四不开设体育课正相关.2016-2019年大一新生体测成绩综合评价结果见表4.表4显示,学校生源身体素质下降明显,2019级新生的不及格率最高.
2.2在校学生体重指数统计分析
2016-2019年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评价见表5.表5显示,大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2019年大一新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结果见表6.表6显示,从2018开始,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上升;2018级和2019级新生超重率和肥胖率比2016级和2017级新生明显高.学生整体变胖的原因是由于生源在变胖.2016级学生大学四年间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结果见表7.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体重控制好,大二比大一时体重控制更好;大三大四时体重控制最差,超重率和肥胖率较大一大二时增长幅度较大,这与大三大四不开设体育课、大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有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校大学生四年间健康测试成绩基本稳定.(2)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身体素质最好,大二达到峰值,优秀率、良好率最高,不及格率最低,大三大四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大四身体素质最差,优秀率、良好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3)新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4)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在逐年增加,新生有变胖趋势.(5)大学生在的大一大二身体形态保持最好,大二最优,超重率和肥胖率最低,大三大四身体形态保持变差,大四时身体形态保持最差,超重率和肥胖率最高.
3.2建议
(1)学校要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课程的安排与选择应以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为依据,多开设体能课或田径课以供学生选择.(2)针对大学生大三大四身体素质下降和身体形态变胖的现状,广泛开展体育类公共选修课,大力发展各种学生体育社团,鼓励其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赛,丰富校园体育竞赛,营造体育锻炼氛围.(3)倡导大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或万步走.(4)引进俱乐部制,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大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健康观念,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5)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和相关规定,通过强制要求倒逼学生重视体质测试,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农业类院校的体育课程要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提供有效的途径,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4(1):5-8.
[2]顾久贤,李铁.健康中国背景下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120-124.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S].2014.
[4]黄明芳,赵广平.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2-132.
[5]陈明,王艳双.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0-135.
作者:段兴军 陈美龄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